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399988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走向繁荣阶段时期表现形成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发展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繁荣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

2、电影事业的发展(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3)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4)走向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2电视事业的发展(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三、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2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特点(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影响(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轻巧识记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名师点拨1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都可以使人们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2)不同点:现代媒介具有信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点。通过现代媒介,可以及时

4、迅速地掌握第一手资讯,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2四大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从媒介的本质功能看,可以使民众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从其娱乐功能看,可以给民众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3)从其联系功能看,可以加强民众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可以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1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2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戊戌变法前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为夺取

5、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我国电影事业自1905年起步后发展较快,新中国电影事业逐步走向辉煌。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诞生,近年来电视逐步普及。4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材料一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据大公报(1905年)(1)概括材料一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教你读史根据数据信息概括其特点。提示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化;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办

6、下去。材料二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它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如时务学堂创办了时务报)。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教你读史根据句号将材料二分为三层,逐层分析其影响。提示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近代社会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1原因(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

7、文化扩张的影响。(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3)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思想,挽救民族危机,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等都需要通过报刊宣传、发动。(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2特点(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

8、重政论。(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材料一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教你读史抓住“追赶飞行的子弹”等关键词分析。提示现象:互联网发展迅速。原因: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

9、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地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材料二进入21世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20世纪90年代,超市的购物方式在几年间就占据了主流市场。进入21世纪以来,网购渐成时尚,年轻人较之中老年人更喜欢网购。网购足不出户,网络几乎可以解决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使人们更加依赖于电脑。网络传播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展现了多种生活方式,文娱活动的丰富多彩,展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网络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不再轻易相信某种宣传;网络改变了社会政治生活,促进了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社会进步。(2)结合材料思考互联网给我们生

10、活带来的变化。教你读史抓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多种生活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的社会进步”等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提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社会进步。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之策1影响(1)积极方面: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消极方面:网络不良信息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使不少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等。 2.应对之策 (1)顺应世界潮流。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

11、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除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社会、教师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题组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年份当年创刊总数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189573189611718974945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A B C D解析:选C材料的落脚点在中国人办报数量迅速增长的因素而非中国人

12、办报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响,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属于中国人办报刊影响,错误。对材料理解错误,所以本题凡是含的均是错误的。2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解析:选C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3.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于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

13、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启迪民众 传播新知A B C D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近代报刊对当时人们的主要影响有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启迪民众、传播新知等等,故选A项。题组二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4历史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其中“m”为“movie”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A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C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解析:选A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5下表是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19851990

14、199519992000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 799647 7622 332 1642 931 6823 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 05691 572383 513526 483585 007互联网用户(户)7 2133 014 5189 021 717该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解析:选D“发展的速度最快”是本题的题眼,比较发展“速度”,互联网发展是最快的。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进入近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C报纸杂志 D铁路交通解析:选C铁路交通不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