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398846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原因(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科技条件: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3)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4)各国政策: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5)推动因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2评价(1)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2)对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3)对发展中国家:

2、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策略: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背景:关贸总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2目的: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3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4宗旨和目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5作用(1)促进各成员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2)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过程(1)复关: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中国

3、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2)入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作用与影响(1)积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2)消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 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轻巧识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概念阐释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

4、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易错提醒1世贸组织是世界贸易联合体,它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而不是国际政治组织,所以它不能强迫任何国家加入,各国都是自愿参加。它有很多规则,规范世界贸易往来,它的运作方式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它的决策都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2如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但总体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应该进行科学的辩证的分析。轻巧识记世界贸易组织1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5、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1)

6、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教你读史抓材料关键信息“信息网络化”“市场化”等进行分析。提示推动因素: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3 129美元22 185美元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你读史注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数据的比较,从差距中分析问题。提示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

7、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面对: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趋利避害,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等。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1积极作用(1)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2)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4)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5)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

8、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消极影响(1)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

9、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加入材料一缔约各国政府切望达到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材料二本协定各方进一步认识到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它们的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1)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在目标方面对关贸总协定的继承与发展。教你读史抓住材料一中“削减关税、贸易障碍”和材料二中“保证发展中国家的份额”等关键信息分析。提示继承:通过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

10、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发展:关注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材料三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方经过14年的谈判,于2000年10月10日以克林顿总统签署美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从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评论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教你读史结合省略号后“双方都是赢家”的结论,并联系对双方的影响回答。提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日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

11、然选择。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2世界贸易组织的扩大,将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联系1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

12、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原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

13、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市场经济体制题组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分工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依赖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A

14、 B C D解析:选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分工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依赖、跨国公司的推动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2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关键在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互补性B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C发达国家掌握全球化主动权并获得最大收益D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解析:选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故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与材料不相符。3我们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应该是()A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坚决反对B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完全赞同C为保护民族企业,坚决反对 D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要趋利避害,迎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