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381667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武汉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武汉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增大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学生

2、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

3、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本选项错;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正确故选D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要看这个物

4、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

5、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解答:解: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凹透镜,像将远离透镜移动;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凸透镜,像将靠近透镜移动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菜炒熟的过程中,分子热运动加剧,香味越来越浓B

6、将活塞迅速压下时,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蘸了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C1Kg的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D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导致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燃料的热值。专题:应用题。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热值的定义是: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4)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解答:解:A、香味分子不停地

7、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香味,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香味散发得快不合题意B、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不合题意C、汽油的热值是1kg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合题意D、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扩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值的含义、水的比热容大的运用,都是热学知识中常考的内容,要理解会运用5下列四幅图中,

8、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A铁轨下的路枕B推土机的土铲C破窗锤的锤头D篆刻刀的刀刃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解答:解:A、铁轨下面铺枕木,即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而减小压强,故符合题意;B、推土机的铲子比较尖,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不符合题意;C、破窗锤的锤头比较尖,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不符合题意D、篆刻刀的刀刃很薄,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

9、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6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考点:阻力对物理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分析:(1)根据机械能的转化可知: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2)小车在滑行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

10、越远;(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会保持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映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解: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该选项说

11、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让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时,需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所以才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考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专题:应用题。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解答:

12、解:(1)洒水车在不断的洒水工程中,虽然速度是不变的,但是由于质量减小,所以动能减小(2)虽然在水平街道上,但是由于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也会减小,所以洒水车的机械能减小故选B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8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考点:核能;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专题:应用题。分析:(1)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

13、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裂变(链式反应)释放能量的(2)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称核能;核能的主要途径为核裂变和核聚变(3)可再生能源指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水能、风、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只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解答:解:A、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错误,符合题意B、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正确,不合题意C、核能是指重核裂变或轻核发生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正确,不合题意D、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不合题

14、意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核电站考查了核能应用的相关知识,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应熟练掌握9下列四幅图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标注正确的是()ABCD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安培定则。专题:应用题。分析:在四个选项中,直接告诉了螺线管的绕向;通过电源的正负极,间接告诉了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磁极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电流由螺旋管的左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旋管的左端为N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电流由螺旋管的右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旋管的右端为N极,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电流由螺旋管的右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旋管的左端为N极,故C正确,符合题意D、电流由螺旋管的右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旋管的左端为N极,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安培定则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线圈绕向、磁场方向;关于它的考查一般是告诉其中的两个,让确定第三个此题中就是告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