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7366649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2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42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42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2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第 2 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 一、 教材科学史一、 教材科学史 1、人教版必修一册1、人教版必修一册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0 页) 细胞核的功能探究(52 页)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65 页)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81 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01 页) 2、人教版必修二册2、人教版必修二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42 页) 3、人教版必修三册3、人教版必修三册 促胰液素的发现(23 页)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46 页) 二、重要概念二、重要概念 1、人教版必修一册1、人教版必修一册 单体: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

2、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 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活化能: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的少数种类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 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

3、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加化能合成作用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 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癌细胞: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 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4、。 2、人教版必修二册2、人教版必修二册 联会: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NA 的多样性:DNA 的多样性: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可 DNA 分子 的多样性。 DNA 的特异性:DNA 的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 转绿:转绿:RNA 是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翻译: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 叫做翻译。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5、: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加基因突变。 染色体组: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 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 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基因库: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物种: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

6、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 叫做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3、人教版必修三册3、人教版必修三册 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血浆的渗 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稳态 :稳态 :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 式叫做反馈调节。 自生免疫病:自生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

7、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 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 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丰富度: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8、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 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 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

9、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三、 与生产和生活有关三、 与生产和生活有关 育种方法比较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质壁分离的应用 信息传递的应用 四、与生态有关与生态有关 第 3 页 第 4 页 生态系统稳定性 信息传递类型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群落的演替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五、重要图形五、重要图形 细胞结构模式图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细胞器示意图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细胞分裂图 中心法则图 光合作用示意图 有氧呼吸示意图 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J”、“

10、S”曲线图 能量流动示意图 年龄组成类型图 碳循环示意图 体温调节示意图 水盐平衡示意图 体液免疫图 细胞免疫图 血糖调节示意图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神经兴奋传导图 突触结构图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血糖调节示意图 六、课本中重要的结论性语句六、课本中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越多。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5、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6、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7、减数分裂

11、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8、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9、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0、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2、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13、多倍体的植株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14、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都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15、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6、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7、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

12、率的改变。 18、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9、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20、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1、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和自然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2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4、激素的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 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5、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26、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7、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充分

13、的利用了光能等自然资源。 28、人类的活动会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9、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0、研究能量流动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高效持续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 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33、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七、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七、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同位素标记法:卡尔文循环、分泌蛋白的过程、鲁宾和卡门的实验、DNA 半保留的复制

14、、噬菌体侵 染实验。 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实验、摩尔根实验。 类比推理法:萨顿的假说。 模型构建法:物理模型:DNA 的双螺旋结构 数学模型:“J”和“S”曲线的建立过程 概念模型:血糖调节过程。 对比实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实验。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抽样检测法 预实验 八、相关的曲线八、相关的曲线 酶促反应曲线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曲线 种群增长曲线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曲线 九、课本实验九、课本实验 1 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4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5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

15、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6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7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8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9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1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1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2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3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4 减数分裂模型制作研究 15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6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 17 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18 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 19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20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1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2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