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330323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生古代文学史测验题(后附答案)52 / 52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一书。2、“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_。”3、“至人_,神人_,圣人_。”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5、“吾令羲和弭节兮,_;路漫漫其修远兮,_。”6、史记包括十二_、十表、八书、三十_、七十_,共130篇。7、盐铁论的作者是_。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的_。10、两都赋的作者是_,二京赋的作者是_。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一书。二

2、、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 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B卷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 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 、_ 。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 、_、 _ 。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 、_ 、_ 。 4

3、、提倡“兼爱”思想的是先秦 家学派;韩非整合商鞅的_ 、 申不害的_、慎到的_ ,建立起一套集权统治理论。 5 、屈原的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九歌、九章、_ 、_ 等五部分诗篇。 6 、史记有本纪、世家、_ 、_ 、_ 五种体例。 7 、汉赋发展经历了_ 、_ 、_ 三种形式。 二、指出下列语句所自篇目或作者(每小题 1分,共10分): 1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3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4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5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6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 7 、

4、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8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9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10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每小题 1分,共11分): 1、中庭生 旅 谷,井上生旅葵。 2、 穹窒熏鼠,塞 向 墐户。 3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 薜荔兮带女罗。 4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 皇舆 之败绩。 5 、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 字 之。 6 、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 生 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7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 劝 ,亡逃者得轻资也。 8 、东西跳梁,不 辟 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9 、自楚之滕, 踵 门而告

5、文公。 10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 壅 而溃,伤人必多。 四、翻译(每小题 4分,共20分): 1、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2、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3、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

6、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4、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卒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五、默写(每小题 5分,共10分): 1 、诗经关雎。 2 、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

7、修能”至“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六、简答(每小题 5分,共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景象描写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等诗句有什么象征意义? 3、李将军列传中写李广几次身陷险境,突出了李广怎样的性格? 七、论述(每小题 8分,共24分): 1、结合苏秦始将连横,试析战国策文章的夸饰风格。 2、 以逍遥游中的鲲鹏、藐姑射山神人等形象描写为例,试析庄子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3 、结合十五从军征,试析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二)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8、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 易经中的卦、爻辞; 诗经;甲骨卜辞 ;商代的彝器铭文 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 尚书 山海经 列子 淮南子 3诗经中的诗 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 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 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 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 4战国策 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 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 荀子劝学 孟子滕文公上 庄

9、子养生主 庄子逍遥游 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 贾谊 王符 仲长统 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 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 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 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 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 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 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 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东方朔、司马

10、相如、扬雄、张衡; 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 班固的咏史 张衡的同声歌 蔡邕的翠鸟 辛延年的羽林郎。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_化的主要表现。 4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_ 和博引史事。 5.论语是一部记述_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6招魂中招魂辞的内容主要是“外陈四方之恶,_。 7._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 8.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_”变来的。 9

11、. 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_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三、词语解释题(10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词或词语1分)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四、翻译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君子

12、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五、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2分) 1“六义” 2史记六、简答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 汉乐府民歌的特点。七、分析题(10分) 左传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八、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二)B卷 一、填空(每空 1分,共10分): 1、我国远古时期文学的主要样式是_和神话。2、周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的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它收集了春秋中叶之前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作品,是我国文学成熟的光辉起点。 3、诗经的基本艺术手法前人概括为_;它的基本句式是以四字句为主,韵律灵活,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