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329616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内、皮下实训课教学导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内、皮下实训课教案 作者: 日期:2 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皮内注射法ID一、回顾、案例导入【定义】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 ID)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在所有的注射给药中,皮内注射吸收最慢。【适用范围】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部位】1.皮内试验 前臂掌侧下段。此处皮肤较薄、肤色较浅,毛发较少,易于注射和辨别局部反应。2.预防接种 上臂三角肌下缘。3.局部麻醉 实施局部麻醉处。【案例】患者,男,18岁,右脚被铁锈长钉刺伤来院就诊。护理评估:P 80次/分,Bp 150/100mmHg,T

2、 36.8,R 20次/分。伤口处理后,医嘱:青霉素80万u IM Bid。二、评估患者评估 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注射的认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模拟:根据案例了解到病人的年龄18岁,性别男,一般情况较好,神志清醒。护士“您好,请问是1床丁浩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让我先核对下您的腕带。您的伤口已经进行了初步处理,现在遵医嘱需要给您注射青霉素,注射之前要先做一下皮试。您以前用过青霉素的药物吗?还对其他的药物或食物过敏吗?请问你是否空腹?请您伸出右臂,让我查看下皮肤的情况?您的皮肤没有炎症、瘢痕、溃烂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三、计划1.护士自身准

3、备 熟悉操作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备齐用物,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 注射盘(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41/2号针头、注射卡、药液;如为药物过敏试验,另备0.1%盐酸肾上腺素1支、2ml注射器、6号针头。 3.患者准备 患者理解注射目的,获得有关皮内注射的一般知识,能积极配合,取舒适位并暴露注射部位。4.环境准备 备物环境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必要时挡患者。四、操作过程演示【讲解并演示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再次核对、吸药排气注射帮助病人休息定位消毒再次查对、整理用物观察记录模拟: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您好,感谢您的配合,过20分钟以后

4、我再来判断结果,在这段时间请您不要离开,局部皮肤避免揉搓搔抓及按压。如果有胸闷和心悸等现象,请按床头呼叫器,我也会及时来巡视病房。”20min后“您的皮试结果是阴性,可以注射青霉素。”(二)皮下注射法H【定义】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 H) 是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适用范围】1.用于不宜口服给药,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者。2.预防接种3.局麻用药【部位】皮下组织遍布全身,各种部位都可以进行皮下注射。常选用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下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选择注射部位要避开伤痕、骨突隆处和深部有大的肌肉或神经的部位。(图16-11)。【常

5、用药物】常用于皮下注射的药物有各种疫苗、术前用药、麻醉药、胰岛素、肝素等。【操作前准备】1.评估 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患者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对用药的认知和合作程度。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患者注射部位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的状况。2.护士自身准备 熟悉药物的用法及药理作用,掌握操作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备齐用物,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患者准备 患者理解注射目的,了解注射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注射操作,肢体活动能力良好的患者能够采取恰当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4.环境准备 备药环境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安全、光线适宜,必要时遮挡患者。5.用物准备 注射盘(

6、基础治疗盘),注射卡。12ml注射器、51/2 6号针头、药液(遵医嘱准备)。注意与皮内注射相鉴别。【指导学生分组练习 】 以提问的方式回顾概念及目的强调评估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养成操作前评估的习惯,并注意培养沟通技巧结合实物,边整理,边讲解注意无菌操作原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注意操作后与患者的交流及注意事项的交代操作步骤要点说明1.洗手备物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齐全2.按医嘱抽吸药液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如患者对需用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试,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3.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注射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认患者,

7、取得配合3.选择注射部位4.消毒皮肤 70乙醇常规消毒皮肤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影响对结果的判断5.再次核对6.排尽空气7.穿刺、注射 (1)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2)当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注入药液0.1 ml,使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 (图16-10)进入角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刺入皮下,影响反应的观察和判断注入剂量要准确需作对照试验时,用另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另一手臂相应部位注入0.1 ml生理盐水皮丘变白,可显露毛孔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交谈沟通,观察患者的反应8.拔针 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针眼嘱患者不可按揉局部

8、,以免影响对反应的观察嘱患者不要远离,避免意外的发生9.再次核对10.整理用物 清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1.操作后处理 (1)推用物回治疗室,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3)洗手,记录,15-20min观察局部反应,作出判断 使患者舒适,病室整洁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用物将过敏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上,阳性用红笔标记“+”,阴性用蓝笔或黑笔标记“-”结果局部皮丘及反应全身情况阴性阳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操作步骤要点说明1.按医嘱抽吸药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

9、操作原则2.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并解释注射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认患者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注射少于1 ml的药液时,须用1 ml注射器,以保证剂量准确3.选择注射部位对长期注射者,应有计划的交替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充分吸收4.消毒皮肤 5.再次核对6.排尽空气7.穿刺 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 (图1612)如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适当减小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针梗刺入1/22/3,勿将针梗全部刺入,防止药液进入肌层8.推药 松开绷紧皮肤的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匀速推注药液9.拔针、按压 注射完毕后,将无菌干棉签轻放于针刺点近处,快速拔针后按压针刺点片刻操作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压迫至不出血为止10.再次核对11.操作后处理(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2)清理用物(3)洗手(4)记录 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用物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名称、浓度、剂量及患者的反应8护理学基础皮内、皮下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