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329613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的教师编招聘测验练习试题+答案23 / 23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试题及答案(一)一、 单项选择题1.标志教育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著作是 (D)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2.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培养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教学目的3. 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卢梭C凯洛夫D杜威4.由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率先倡导的教学模式是(D)A范例教学 B程序教学 C指导性教学 D发现教学5.板书的种类很多,使用范围最广的是 (D)A词语式 B线索式 C表图式 D提纲式6.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C

2、)A劳动 B课外和校外活动 C政治课与各科教学 D共青团活动7.网状结构是(B)。A 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B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C 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D 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8.梦境出现在睡眠的(D)阶段。A初期 B 中期 C 晚期 D 快速眼动9.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A)。A 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能力 C注意的持续性 D注意的起伏10.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C)。A态度 B情绪 C 兴趣 D爱好11.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境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B)。A激情 B应激 C 妄想 D幻觉12.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A)四种类

3、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说。A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B矮胖性、瘦弱性、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C甲状腺性、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D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性1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D )。A.生物起源论 B.生物进化论 C.心里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14.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B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与发展 D.爱弥儿1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 B )。A.组织和培养班干部 B.全面了解学生 C.树立良好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16.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

4、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A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17.“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B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18.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

5、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C )。A.发现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9.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 )年义务教育制度。A.9 B.10 C.11 D.1220根据知识的深度不同,可以将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 (C) 知识。A 具体,B 抽象, C 理性, D 概念21某同学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灵活性高但坚持性不够,该同学的气质类型最可能是(B).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黏液质22计划策略是一种(D) A.时间管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23 一个学生能迅速大

6、量的说出砖头的各种用途,这说明他思维具有较好(C) A.变通性 B.独特性 C.流畅性 D.发散性24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是(A) A.认识兴趣 B.学习需要 C.学习自觉性 D.学习目的 2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与方法是( A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开展网络教育 C. 高等学校扩招 D.加强思想品德教育2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 )。A.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B.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C.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因人而异 D.教育活动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27.“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

7、,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B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28.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D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A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

8、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30. 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 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 D.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31.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B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32.“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师资格条例33.在技能形成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

9、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谓的(A).A 高原期 B 完美期 C 休眠期 D 稳定期34.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这种人是(D)。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35.(B)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A.心理学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心理36.短时记忆的容量组块为(D)A.56个 B.57个 C.58个 D.59个37.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B )。A.个人本位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社会本位论 D.国家利益论38.目前,我国主要由( C

10、)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中央 B.家长 C.地方 D.社会力量39.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D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40.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B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41.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C )。A.指导教育实践 B.规范教育行为 C.揭示教育规律D.制定教育方针4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11、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D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3.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A )。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44.遗忘的进程是(B)。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45.表象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C)A.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4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C)。A.7个组块 B.5个组块 C.7土

12、2个组块 D.7土247.元认知主要通过(A)和控制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A 监视 B 反馈 C 循环 D 修复48.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要依赖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这体现了学习策略训练的(A)A.主体性原则 B.特定性原则 C.生成性原则 D.内化性原则49.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 (B)A物资前提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50.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有针对性 D抓住关键期51.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A反复性B渐进性C后延性D长期性52.德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 (B)A要求 B保证 C目标 D方向5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 (C)A社会性和实践性 B主动性和自觉性 C统一性和多端性D反复性和渐进性54.实施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特殊的途径是 (A)A班主任工作 B劳动 C共青团活动 D课外和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