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305376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教育教学设计修复的(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修复的) 作者: 日期:2 第三单元 比 例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P40“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2、 了解比例和比的区别。3、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一、创设情境,目标认同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

2、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12:163/4: 1/84.5:2.710:6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你有什么发现?(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设计意图:在学习比例之前,就强调了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最佳关系”和知识的“固定点”。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激发爱国情操。四幅情境图分别呈现的是什么情景?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

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2、板书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师生交流,得出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们的长和宽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1) 比较学校操场上和教室里的国旗长

4、与宽的比值。2.4:1.6=3/2 60:40=3/2 2.4:1.6=60:40(2)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说明: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际情境图,创设这个情境有五方面的考虑:一是使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由此引入比例意义的教学;三是依据四面国旗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较多的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

5、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使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4、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时间(时)25路程(千米)80200指名学生读题。教师: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

6、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边填写表格。)“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0:240,200:540。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这两个比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组成比例。(板书:80:2200:5)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设计意图:应用上面的

7、方法,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比例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指着比例式,引导学生观察得知,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 5、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比一个式子两数相除有两项比 例一个等式两个比相等有四项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做P33“做一做”。让学生看书,不抄题,直接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写在练习本上,教师边巡视边批改,

8、对做得不对的,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题的练习,增强了新知识的清晰度与稳定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层次清楚。四、拓展迁移,升华新知1、填空。5:2=80:( )2:7=( ):51.2:2.5=( ):4设计意图:此题有了数的形式的变化,兼备有意设难、激发挑战、活跃气氛的功效。2、下面每组中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就写几个)(1)4,5,12和15(2)2,3,4和6设计意图:边讲边练逐步延伸了知识。提出条件让学生自己组成比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第二课时 比例的基

9、本性质【教学内容】课本34页及练习六第4、5、6题。【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例说出比例的基本性质。2、能说出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3、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入:1、师:什么叫比例?生答完后出示: 2 : 80 80 : 2 5 : 200 200: 5问:上面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判断,并且说说判断的方法。2、刚才,同学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这就需要分别求出每个比的比值。但是老师还有一种方法来进行判断,能够很快的判断出来。我们来试一试。

10、请同学们随意说出两个比,师进行判断。 3、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这就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出示学习目标。二、探索新知:1、要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首先我来认识一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请自学课本34页第一自然段)2、同学们,请你观察我们刚才所组成的这几个比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几个比,想想有什么发现?并且可以两个人互相说一说,看看是不是和你发现的一样。两个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且举个例子来验证。提示:1)多举出几个例子,2)所举的例子尽量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看看是不是都符合这个规律。 同学们互相交流、验证。2、集体交流:请一位

11、同学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师板书同学们所举的例子。强调:写成分数形式的比要找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其他同学可以计算一下来进行验证他的发现。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2.41.66040)生:共同计算。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发现的规律。4、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通过验证,我们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三、目标检测:1、填空: 0.52 ( )( ) : : ( ) ( )82540125 ( )( )( )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 : 99 : 12 3、做课本34页

12、做一做。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能写几个写几个)(1)2、3、4、6(2) 2、6、9、11 (如果这四个数字不行,请将其中一个数字换成其它数字,使他们能够组成比例。)5、出示:45102根据这个等式写出比例。试一试,看看你能写出多少个?生自由写比例,师巡视,重点察看,学生是否能够写出8个比例来。指名板书,其他同学观察,重点察看:1)是否写完整(8个)2)是否有重复3)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能做到既不重复,又能够将比例完整的写出来。(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引导归纳:内项的位置不变,你可以写出几个比例?内项交换位置,你又可以写出几个比例?将两个内项作为外项

13、,按照刚才的方法,你又可以写出几个比例?强调:不要随意想写什么写什么,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这样才能够写的既完整,又不重复。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求学生说清: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那些问题。五、作业:练习六第4、5、6题【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

14、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板书:a:b=d:c a/b=d/c) 二、导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我们刚才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而另一个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三、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挂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