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304956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板)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规章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居委会协作制度2.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服务规范(大堂上墙)3.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职责4.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职责5.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医疗工作制度(全科诊室上墙)6.社区卫生服务站急诊抢救工作制度7.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大堂或资料室、办公室上墙)8.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度9.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保健工作制度10.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大堂上墙)11.社区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12.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办法13.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

2、管理工作制度(药房上墙)14.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收费管理工作制度15.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管理工作制度16.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消毒室或处置室上墙)1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存间上墙)18.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制度19.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工作制度20.门诊咨询工作制度21.观察室工作制度22.注射室工作制度(注射室上墙)23.治疗室工作制度(治疗室上墙)24.心电图室工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居委会协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掌握本辖区居民户数等基本人口情况。2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居委会应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争取居委会配合社区站开展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3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定期

3、与居委会主任共同对开展本居委会的社区卫生工作进行研究。4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人员与居委会卫生主任共同组建本居委会慢性病管理小组,开展本地区的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工作。5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及时向居委会征求居民的卫生需求及意见和建议等,及时改进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服务规范1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必须准时到岗,按规定着装,衣帽整洁,佩戴胸卡,进行治疗时要戴口罩。2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病人,运用服务用语,态度和蔼,礼貌称呼,耐心解释,主动关照老弱患者,提供便民措施。3做好诊前准备,按时开诊,工作期间坚守岗位,严禁离岗,不做私事。4坚持首诊负责制,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为病人办理转诊手续。5认真执行

4、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严防医疗差错事故。6配备的卫生设备、药品、器材、敷料和急救物品等,定点定位放置,经常检查补充、更换。做好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7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注射室、检查室、治疗室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职责1.准确掌握辖区人群基本情况。建立居民个人、家庭健康档案。2.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 , 普及健康知识,改变病人、健康人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和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并进行效果评价。3.开展慢性病人管理。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4

5、.开展老年人管理。对辖区65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 5.实行责任医师负责制。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开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处理,加强对急症的识别和及时转诊,必要时陪同病人转院治疗。6.建立医生门诊日志。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记载每日工作情况。7.收集整理资料。负责做好各项资料的登记、记录,对所负责人群的健康问题及其变化情况,形成动态的、连续的资料。8.协助区CDC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传染病病人管理及流行病学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职责1.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2.配合医生进行健康档案、

6、签约服务合同的建立、管理以及必要的统计工作。提供健康咨询、饮食管理、护理建议等。3.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负责各科室的消毒、清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负责各种物品的消毒供应管理工作。4.各项护理工作按要求详细记录,发现疾病征兆和各种健康问题,及时通报并采取适宜措施,保障病人医疗安全。5.协助医师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其它工作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工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负责社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病管理等工作。2.严格执行国家公布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省市医保各项规定。3.对就诊患者,执行首诊负责制;对急、危、重患者应立即就地抢救,协

7、助家属转院;对疑难患者做好会诊、转诊。4.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疗与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各项查对制度,严防医疗差错与事故。5.认真按照有关规定书写各类医疗文书,准确书写门诊病历,规范填写门诊日志。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规定,防止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7.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发现疫情及时处理上报。8.建立各项工作档案,做好资料登记和保管。社区卫生服务站急诊抢救工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遇有急诊抢救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就地组织抢救,及时拨打120电话,协助家属转院。2.做好急诊抢救记录,准确记录急救患者到达时间、诊治或抢救时间、病情和处理

8、经过等。3.及时告知病情抢救风险、请亲属签字。若患者无亲属或与亲属无法联系的,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应当立即通知中心领导,并请示主管的卫生行政部门,防止医疗纠纷。4.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应掌握心肺复苏等常见急诊社区急救基本技能。5.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配备基本抢救设施和药品、出诊抢救箱等。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慢性病管理工作,并经过规范化培训上岗。2.做好社区普查, 针对居民常见疾病,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并不断总结完善。3.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实行连续动态管理,对重点慢性病人实行分类管理,制定防治方案,做好管理记录。4.做好慢性病人家庭访视,进

9、行规范治疗、个性化干预、康复指导等系统化管理。5.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配备慢性病宣传栏、电视电教设备及宣传教育场所,针对社区不同人群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并指导居民和慢性病人开展健身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度1.开展社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者情况调查、登记和建档,并制定康复工作计划。2.配备经过培训的专(兼)职康复人员,配置相关的康复器材。3.积极宣传残疾预防、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等康复知识。4.建立与专科医疗机构长期业务指导关系,在专科医疗机构指导下,按照康复计划要求进行社区康复训练,定期上门指导,开展家庭康复。5.做好康复器材的使用、管理及康复资料登记、统计工作。 社区卫生服

10、务站预防保健工作制度1.协助中心做好辖区内社区居民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2.协助中心和街道积极开展社区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做好防病除害工作。3.开展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卫生保健知识宣传,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慢性病高危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进行有效干预措施指导。4.配合中心建立健全社区预防保健卫生防病网,开展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妇幼保健工作。5.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技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根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不断总结提高。2.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配合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计

11、划,进行预防保健知识、禁毒、无偿献血、慢病防治、中医药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宣传。开展健康咨询及保健指导。3.在中心的指导下,配合有关科室针对重点疾病高危人群、主要慢性病人开展控烟、限酒、合理膳食饮食、适当健身运动、定期体检等干预活动。4.在门诊诊疗中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病人进行面对面地有针对性的防病常识教育及康复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对主要慢性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非药物干预或药物干预。5.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宣传专栏,定期更换内容。6.积极参加中心对社区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1.在中心指导下,配合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2.专职或兼职人员必须经过

12、培训上岗,熟悉并掌握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知识。3.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建立育龄妇女档案,定期随访,能正确指导育龄妇女选择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4.开展避孕药具使用咨询指导服务,提供避孕节育药具。5.开展妇女生殖保健宣传与咨询,为患者做好转诊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办法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建立药品管理工作制度和药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2.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置药柜,由专业药剂人员负责药品管理工作,并建立站内药品帐本档案、药品质量档案。3.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药品工作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药品工作。4.药品配备应根据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

13、按照高效、安全、廉价、适量的原则。5.所有购进的药品应进行质量验收,逐项检查品名、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等,并进行药品验收登记,对特殊管理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并签字。6.严格执行药品效期管理,管理人员应加强检查药品周转情况,完整记录药品效期,按药品有效期先后作适当调整,发药时本着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保证临床用药又不造成药品积压报损。一般新购进的药品效期应控制在一年以上,批号在二年以内。7.仓库药品储存时应分类安全存放,保持通风、干燥、防虫、防鼠等。配方台架上的药品,必须分类定位放置,内服与外用药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放和随意移动,防止配方差错。8.建立药品日报制度,做

14、到逐日消耗统计,及时整理当日处方,分类收集、登记、及时做账、帐物相符。9.定期进行站内药品盘点,检查核对,做到帐物相符。1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12.药品管理要确保安全,工作室严禁吸烟,做好易燃易爆药品隔离储存;特殊药品专人专帐加锁管理;每日坚持检查工作室门、窗、水、电等设备,配备消防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注意防火防盗。 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工作制度1.卫生服务站药品管理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其他药政法规,依法管药,确保居民用药安全有效。2.必须设有专人管理药品,负责做好合理购药计划、药品验收、保管、领发;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清查药品效期,避免积压、过期、变质、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