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304636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标准答案(谭海林)(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 1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的分类,包括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量生产三种类型。(1-1)2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 的工艺文件。(1-1)3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保证质量、生产率、经济性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1)4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原始资料是零件图。(1-1)5工艺过程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半成品的生产过程(1-1)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如机床或钳工台等),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

2、程。(1-1)7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设备)、加工对象是否变动、加工是否连续完成。(1-1)8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1-1)9安装是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地定位和夹紧。(1-1)10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1-1)11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 大尺寸的孔的加工。(1-2)12铰孔、拉孔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孔的精加工,淬硬的孔只能用磨削进行加工。13模具制造中,通常按照零件结构和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将各种零件大致分为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盘环类零件、板类零件以及腔类零件等。(1-2)14模具零

3、件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铸件、半成品件、焊接件、各种型材及板料等(1-2)15铸件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锻件毛坯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而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1-2)16对阶梯式圆凸模,如果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可直接采用棒料作毛坯,使毛坯准备工作简化(1-2)17大型凸缘式模柄零件,宜采用锻件作毛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1-2)18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1-3)19在零件图上所使用的基准为设计基准。(1-3)20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3)

4、21基准重合即选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1-3)22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准。(1-3)23.模具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2).半精 加工阶段;3)精 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1-4)24工艺过程划分阶段的作是能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和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1-4)25工艺过程分阶段进行,粗加工阶段可以采用功率大、刚度好、精度低、效率高的机床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率。(1-4)26为提高零件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工序,如淬火、渗碳等,一

5、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之前。(1-4)17粗加工的主要任务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1-4)28精加工的任务是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各精度指标达到图样要求。(1-4)29加工平面一般采用铣削、刨削、车削的方法。(1-4)30机械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先粗后精;2)先面后孔;3)基准先行;4)先主后次。(1-4)31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有找正法、夹具法。(1-4)32.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经验估计法、分析计算法和查表修正 法,其中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是经验估算法。 (1-5)33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1-5)

6、二、 判断题1.如果每一个工件在同一台机床上钻孔后就接着铰孔,则该孔的钻、铰加工过程是连续的,应算作一道工序。()(1-1)2.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表面的粗、精车,应算作两道工序。()(1-1)3.划分工序主要依据,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地点加工对象是否改变以及加工是否连续完成。如果不能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构成另一个工序。()(1-1)4.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1-1)5.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1-1)6.一个工序可以包含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1-1)7.模具生产为单件、

7、多品种生产。在制造工艺上尽量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少专用工具的数量。()(1-1)8.成批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产品品种多,同一产品有一定的数量,能够成批进行生产。()(1-1)9.工件的安装包括定位、夹紧和拆卸三个过程。()(1-1)10.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1-1)11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1-1) 12.在编制工艺规程时,首先要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分析。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与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两个方面。()(1-2) 13轴类零件通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做坯料。()(1-2)14.当坯料材料

8、已确定时,已知该材料的铸造性良好,则采用铸件作坯料。()(1-2)15.尺寸较大的钢制零件,当要求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时,不宜直接用热轧型材作坯料,而应采用锻件。()(1-2)16.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1-2)17.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四种。()(1-2)18腔类零件上的孔则不宜采用拉削和内圆磨削加工。()(1-2)19对于具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1-3)20精基准即为零件粗加工中所用的基准

9、,精基准即为零件精加工所用的基准。()(1-3)21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1-3)22只有满足“基准重合”原则,才能实现“基准统一”原则。()(1-3)23如果要求保证零件加工表面与某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1-3)24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加工余量大的表面为粗基准。()(1-3)25采用浮动铰刀铰孔,圆拉刀拉孔以及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表面等,都是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1-3)26利用划线找正,位置误差较大,直接找正位置误差很小。()(1-3)27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1-4)28零件的内孔表

10、面加工,在精度要求相同的条件下,要比外圆加工困难。()(1-4)29光整加工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能纠正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1-4)30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1-4) 31铰孔通常是自为基准,对纠正孔位置精度很差。()(1-4) 32所谓工序地分散,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1-4) 33.所谓工序地分散,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1-4) 34.工序集中即每一工序中工步数

11、量较小。()(1-4)35.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1-4)36.只要工人的操作技能相当熟练,加工过程严格按图样要求,则无须单独安排检验工序。()(1-4)37.对于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IT5,Ra为0.2um以上),方案可选用粗车半精车精车。()(1-4)38.为了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1-4)39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1-5) 三、选择题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1-1)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2.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

12、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C)。(1-1)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装夹3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 A )。(1-1)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机械加工工序卡4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 ( B )。(1-1)A装配图 B零件图 C工序图5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B )。(1-1)A产品品种单一 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 C经常重复生产6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A )。(1-1)A产品品种单一 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 C很少重复生产7在不同的生产下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 )。(1-

13、1)A相同的 B 相似的 C 不同的8.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A) 。(1-2) A、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 B、合理使用加工设备 C、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9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1-2)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10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C )基准。(1-3)A定位 B测量 C装配 D工艺11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B )基准。(1-3)A定位 B测量 C装配 D工艺12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1-3) A、选择设计基准作

14、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13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 A )。(1-3)A一次 B两次 C多次 1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 A )。(1-3)A 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B 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C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15.工件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其中直接找正法运用于(A) 。(1-3) A、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加工中 B、批量较小的毛坯粗加工中 C、成批或大量生产中1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1-4)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17对未经淬火直径较小孔的精加工应采用( A )。(1-4) A 铰削 B 镗削 C 磨削 D钻削18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 A )。(1-4) A 粗加工阶段 B半精加工阶段 C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