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302833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答案2012高考文科模拟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12 年高考文科数学模年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拟试题(一)答案(一)答案 1.复数( ) 2 2 1ii A.B.C.D.444i4i 2.( ) 2 tancotcosxxx A.B.C.D.tan xsin xcosxcot x 3.不等式的解集为( ) 2 2xx A. B. C. D.1,21,12,12,2 4.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02 ,sin3cos A.B. C. D., 3 2 , 3 4 , 33 3 , 32 5.为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测量了其中 100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cm 本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那么在这 100

2、 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 110的株数是( )cm A.30 B.60 C.70 D.80 6.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 3 项的和的取值范围是( ) n a 2 1a 3 S A.B. C.D., 1 ,01,3, , 13, 7.的三内角的对边边长分别为,若,则( )ABC, ,A B C, ,a b c 5 ,2 2 ab ABcosB A.B.C.D. 5 3 5 4 5 5 5 6 8.设是球心的半径上的两点,且,分别过作垂线于的面截球得三,M NOOPNPMNOM,N M OOP 个 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3:5:63:6:85:7:95:8:9 9

3、.已知函数,的零点依次为,则( )( )2xf xx 2 ( )logg xxx 2 ( )log2h xx, ,a b c A. B. C. D.abccbacabbac 10.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 )R f x 213f xf x 12f 99f A.13 B.2 C. D. 13 2 2 13 1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点在上且,则 2 :8C yxFxKAC2AKAF 的AFK 面积为( ) A.4 B.8 C.16 D.32 周长(cm) 9 0 频率/组距 100 110 120130 0.01 0.02 0.04 8 0 第 2 页 12.在计算机的算

4、法语言中有一种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称高斯函数),它表示的整数部分,即是不 xx x 超 过的最大整数,例如: 设函数,则函数x22,3.13, 2.63 21 ( ) 122 x x f x ( ) ()yf xfx 的值域为( ) A. B. C. D. 01,01,0,12,0 13.投掷三枚骰子,点数和为 9 的概率是_ 14.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的右支上一点,且,则 22 :1 916 xy C 12 ,F FPC 212 PFFF 的 12 PFF 面积等于_. 15.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 2,侧棱长为,五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3 16.定义运算

5、符号:“”,这个符号表示若干个数相乘,例如:可将记作,记1 2 3n n i i 1 ()nN ,其中为数列中的第 项.若,则 . 1 n ni i Tia i a)( Nnani 2( ) n Tn nN n a 17.已知,函数. (1,2sin )ax (2cos(),1) 6 bx ( )()f xa b xR ()求函数)(xf的单调递减区间;()若) 3 2cos(, 5 8 )( xxf求的值. 解:(1)xxbaxfsin2) 6 cos(2)( 2 分 xxxsin2 6 sinsin2 6 coscos2 ) 3 sin(2sincos3 xxx4 分 由,2 2 3 3

6、2 2 kxk 得,2 6 7 2 6 kxk 所以)(xf的单调递减区间是)(,2 6 7 ,2 6 Zkkk 6 分 (2)由(1)知). 3 sin(2)( xxf 又因为 5 4 ) 3 sin(, 5 8 ) 3 sin(2 xx所以8 分 即. 5 4 ) 6 cos() 6 cos() 3 sin( xxx 第 3 页 所以. 25 7 1) 6 (cos2) 3 2cos( 2 xx12 分 18.某高级中学共有学生 2000 人,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年级 性别 高一高二高三 女生 373 xy 男生 377370 z 已知在全学校学生中随机抽取 1 名,抽到高二年级女

7、生的概率是 0.19.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 48 名学生,问应在高三年级抽取多少人? ()已知,245,245zy求高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的概率. 解:(1)0.19,380. 2000 x x 2 分 高三年级人数为2000(373377380370)500.yz 3 分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 48 名学生,应在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 48 50012 2000 (人) 6 分 (2)设“高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为事件 A,高三年级女生、男生数记为( , )y z 由(1)知 * 500,yzy zN且 则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245,255)(246,254),(

8、247,253),(248,252),(249,251)(250,250),(251,249), (252,248),(253,247),(254,246),(255,245)共 11 个 9 分 事件 A 包含 的基本事件有 (251,149),(252,248),(253,247),(254,246),(255,245)共 5 个 5 ( ). 11 P A 11 分 答:高三年级女生的男生多的概率为 5 . 11 12 分 19.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又 PA=PD,E 是 BC 的中点. ()求证:ADPE;()在 PA 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 ME/平面 P

9、DC? 解:(1)如图,取 AD 的中点 O,连结 OP,OE PA=PD,OPAD2 分 又 E 是 BC 的中点,OE/AB,OEAD, 又 OPOE=O,AD平面 OPE,而 PE平面 OPE, ADPE。 6 分 (2)存在点 M,取 PA 的中点 M, 7 分 连接 ME,MO,易知:OM/PD,又由 OE/DC, 知:平面 OEM/平面 PDC。 故在 PA 上是否存在点 M(M 为 PA 的中点),使 ME/平面 PDC。 12 分 20.已知椭圆)0( 1: 2 2 2 2 ba b y a x M经过点)7, 2(,长轴长为26,设过右焦点 F 斜率为 k 的直线交椭 圆 M

10、 于 A、B 两点. ()求椭圆 M 的方程;()设过点 F 且与直线 AB 垂直的直线交椭圆 M 于 C、D,求|AB|+|CD|的最小值. P AB C D E 第 4 页 解:(1) 22 22 222 26 2 3 2 47 131 189 3 a a xy c ab b abc 所求椭圆M 的方程为4 分 (2)椭圆 M 右焦点 F(3,0),则直线 AB 的方程为(3),yk x 有 2222 22 3 (12)1218(1)0 1 189 ykxk kxk xk xy 6 分 设点 22 11221212 22 1218(1) (,), (,), 1212 kk A x yB x

11、yxxx x kk 有 222 22 222 1218(1)6 2(1) |(1)()4 121212 kkk ABk kkk 8 分 当0k 时,过右焦点 F 且与直线 AB垂直的直线交椭圆 M 于 C、D,则直线 CD 的斜率为 1 . k 可得 2 2 6 2(1) | 2 k CD k 10 分来源:学科网 所以 22 22 6 2(1)6 2(1) | 122 kk ABCD kk 222 22 22 (1)(1) 18 218 28 2 3 (12)(2) (1) 2 kk kk k 12 分 当且仅当 22 122,1,|8 2.kkkABCD 即时有最小值是 当0,:3 2,|

12、6 2,| 3 2,| 9 28 2.kaABCDABCD时易得 综上所述:|AB|+|CD|的最小值为8 2. 取值范围8 2,9 2 21.已知二次函数)(xg对任意实数 x 都满足, 12)1 () 1( 2 xxxgxg且 . 1 ) 1 (g ()求)(xg的表达式; ()设, 8 9 ) 1(ln) 2 1 ()(,1xmxmxgxHem求证:, 1 )(mxH在上为减函数; ()在()的条件下,证明:对任意, 1 , 21 mxx,恒有 . 1 | )()(| 21 xHxH 解:(1)设 2 ( ),g xaxbxc 于是 2 (1)(1)2 (1)2g xgxa xc 2 (

13、1)2,x 第 5 页 所以 1 ,1 (1)1,.2 2 1. a gb c 又则 来源:Z&xx&k.Com 所以 2 11 ( )1. 22 g xxx 5 分 (2) 2 1 ( )ln(1) ,(1) 2 H xxmxmxme 6 分 因为对 (1)() 1,( )0, xxm xm H x x 故( )1,H xm在上为减函数 8 分 (3)由(2)得:( )1,H xm在上为减函数则: 2 12 1113 |()()| 1ln1ln0. 2222 H xH xmmmmm m 10 分 记 13 ( )ln(1) 22 h mmmme m , 则 2 2 1133 111 ( )(

14、)0, 22332 h m mmm 11 分来源:学+科+网 所以 13 ( )ln(1, 22 h mmme m 在是单调增函数, 所以 3(3)(1) ( )( )10 222 eee h mh e ee ,故命题成立 12 分 22.如图,已知圆上的弧=,过 C 点的圆的切线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 E 点,证明: A AC A BD ()=;().ACEBCD 2 BCBE CD 23.已知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当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且极轴在 sin cos x y x 轴的正半轴上时,曲线 D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2 4 a ()试将曲线 C 的方程化

15、为普通方程,曲线 D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试确定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使曲线 C 与曲线 D 有公共点 ()曲线 C 的方程化普通方程为,2 分 sin cos x y 22 1xy 曲线 D 的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为.5 分sin()2 4 a 20 xya ()若使曲线 C 与曲线 D 有公共点,则应有, 22 |002 | 1 11 a 解得10 分 22 22 a A B C D E 第 6 页 y=5 y= x+1 + x-2 O y x 4 3 21 -3-2-1 5 3 2 1 24.设函数( )|1|2|f xxxa ()当时,求函数的定义域;()若函数的定义域为,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5a ( )f x( )f xRa 解:()由题设知:05|2|1| xx 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 21 xxy和5 y的图象,如图, 得定义域为.5 分(, 23,) ()由题设知,当Rx 时,恒有 即axx |2|1| 又由(1)3|2|1| xx ,故3 a .10 分 3a 0|2|1| a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