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283518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对五个假说的检验 郭 凯姚 洋 内容提要我们利用# $ $ % 8 6 ? 2 36 2 A 8 *# $ $ $ +B C =2 = F 2 7 = 2 ; 6 2 A 8 * ( ( 0 G )最近的一些研究 J ; * D E ; 2 = B C = * ( ( 0 +K 3 = L 2 = R3 7 E * # $ $ ( G给出了这一假说的一个宽泛的定 义!经济利益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在具体讨论改 制问题时* K E A 6 C O 6 7和SC P E = 1 # $ $ H G指出*政治博 弈可能会导致有效率的私有化)第二种理论是市 场化假说) ? 2 3等

2、# $ $ $ G对该假说进行过描述* B C 等 ( ( ( G T田 国 强 ( ( # G以 及 K ;和N 6 O O 6 7 P 3 = ( ( 0 G则正式提出了这一假说)市场化减弱了政 府对于当地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因而增强了政府 对它们进行改制的激励)另一种相关的观点则强 调私有化所带来的信息方面的改善)F A 2 6 P 6 7和 K 5 E 6 C = : U2 = # $ $ / G在一个理论模型中指出*由于 私有产权在多变的市场中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 因此私有化应该首先在具有这种市场的部门中进 行)第三种理论着重于企业的预算约束对于改制 的作用)? 2 3等 # $ $

3、$ G指出了中国的银行改革和 改制之间的一些因果关系) V 7 2 = ( ( 0 G用一个正式的模型证明*如果银行的商业 化程度高*则乡镇企业会更倾向于改制)我们称这 种理论为软预算约束假说)第四种理论和地方政 府的财政状况有关)R3 7 E和Y6 C = L 2 P # $ , $ G的 研究表明*财政危机是英国君主在光荣革命以后 接受宪政的一个主要原因)? 2 3等 # $ $ $ G认为* 中国# $ $ H年的财政体制改革硬化了地方政府的 Z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4、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 预算约束!迫使它们对其控制的国有企业进行改 制# $ !# $和% 和 2等* + , , . - 检验了软预算约束假说对于乡 镇企业的有效性9 # $ (和 % ; 7 %证明!在一个合理的政治过程 中!有效制度变迁是不会发生的!这主要是因为! 新的制度必须在多个利益集团之间取得平衡!从 而就不会随着经济利益的出现而迅速地改进然 而!真实的政治过程要比姚洋$ : ; ; 7 %所假设的情 形更为复杂权力信仰 ? ) ? /和A) * 1 + B $ 2 3 3 C %通过 一个理论

5、模型说明!在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相 互勾结!或纳税人的力量足够大这两种情况下!改 制都会发生 要用企业水平的数据来检验效率假说!我们 就必须考虑特定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能够获得的 潜在的效率改进D E F 0 等$ : ; ; 2 %利用一个理论 模型证明!经营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可 以获得较大的效率改进!所以!如果政府关注企业 效率的提高!它就会首先将经营业绩较差的企业 改制G )和G E ) $ : ; ; C %则把这种观点引入了他们 关于中国改制成因的研究之中然而!长期而言! 把一个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置于政府的掌握之中 代价可能是高昂的这是因为可能存在H冰棍效 应I 8企业不进行改

6、制!它的资产就可能因为管理 不善或者贪污挪用而像冰棍那样化掉$ D / + E 0 ? 0 J !: ; ; 7 %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所谓H靓女先 嫁I的说法!即经营好的企业首先改制如果地方 政府真的关心企业效率的提高!它必然会考虑到 H冰棍效应I !而首先改制经营较好的企业D E F 0 等人的观点本质上是静态的!而H冰棍效应I则是 动态的 = E和K ? ? / * . + $ : ; ; 7 %利用一个理论模型 说明!企业的赢利能力越强!经营者改制这个企业 的激励就越强他们的经验研究也发现!经营较好 的企业确实先进行改制 $二%市场化假说 市场失灵是公有制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因 此!随着

7、市场化的深入!公有制企业将丧失其存在 的基础在有关中国改制的理论文献中!市场化一 般特指价格的自由化和市场壁垒的消除在一个 研究最优社会契约设计的模型中!田国强$ : ; ; 2 % 证明!当市场变得更具有竞争性时!公有制企业就 会逐步减少他的主要论据是!市场的竞争性会降 低政府对企业的贡献!从而使民营化成为社会最 优郭凯$ : ; ; 7 %没有从社会最优的角度来研究这 个问题!而是沿着D ? * ? /和= L 1 ? ) + M 6 + $ 2 3 3 N % 的思想!证明当市场变得较为自由时!改制可能成 为政府的理性选择这是因为!市场化减少了政府 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就使政府给企业经营者

8、的激 励合同变得越来越不准确!政府出于增加税收的 目的!最 终 将 会 选 择 对 企 业 进 行 改 制G )等 $ : ; ; ; %的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会促使政 府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因为竞争降低企业的利 润根据相似的论据! = E和K ? ? / * . + $ : ; ; 7 %证明! 投入品市场的竞争性也会使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而接受改制 $三%软预算约束假说 预算软约束问题是指银行向亏损企业发放贷 款的情况虽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于银行在获 取信息方面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也会发生!但在计 划经济中它才是最为严重的在计划经济中!政府 经常会为了维持就业或者出于其他目的而要

9、求银 行向亏损企业发放贷款当国有企业面临预算软 约束时!地方政府可以依赖银行贷款来维持企业 的经营并获得税收!这就减弱了它们对国有企业 进行改制的激励O / + , 0等$ : ; ; 7 %在一个博弈模 型里证明了这一点当银行管理者对银行的赢利 7 P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郭 凯姚 洋 而不是贷款的回扣更为关心时!他就会更多的贷 款给私人企业!因为私人企业的经营更有

10、可能获 得成功这样就降低了国有企业的价值!从而促使 地方政府对其进行改制# 中国银行业在$ %世纪 2 = 2 ( 5 4 5 2 ) 6 !$ % % - . #另一方面!中 央政府希望维持充分就业来保证社会的安定#但 是!不管是企业的新所有者还是地方政府!谁都不 愿意承担解决企业债务和冗员的责任!这样!改制 就可能无法进行#在理论上!政府承担这项职责是 社会最优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地方政府的财力对于克服改制所面临的种种 约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常常通过降 低企业的资产价格以换取企业新所有者+通常是 企业原来的经营者.不裁员的承诺+ ; 2 / -个企业进行的一项调

11、 查#这0 0个城市是哈尔滨,抚顺,唐山,西宁,兰 州,成都,贵阳,潍坊,镇江,黄石和衡阳#样本为截 至0 : 7 * !我 们把改制定义为一个根据企业私人股份多寡而确 立的二元变量这里的私人股份既可以由经营者 和普通职工等内部人持有!也可以由企业外部的 个人和私人企业持有我们以2 ?和( 2 ?来定义 两个有关改制的分类变量如果一个企业的私人 股份数量大于2 !则我们称该企业为改制A的企 业!把私人股份不少于( 2 ?的企业称为私人控 股A企业下面我们讨论为检验第一节定义的五种 假说所需要的变量在对效率假说的讨论中!我们 得出了赢利能力大的国有企业会首先改制这一推 断我们以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

12、比率) B CD*来衡 量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如果效率假说成立!那么 我们应该期望B CD的系数为正要检验市场化 假说!重要的是找到对市场化程度的度量变量我 们注意到!对私人企业的开放是 2年代的重要特 征!不断加强的市场竞争也是更多私人企业进入 的结果因此!私人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是表 征市场化程度的一个很好的变量这里我们使用 私人企业就业人数占各省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 EF G H I % J K $ L * 为了避免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样本 企业所在的城市排除在计算范围之内这类似于 M N 等) 1 2 2 2 *所采取的方法!他们使用周边县私人 企业数目占所有企业数目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

13、县 的 市 场 竞 争 程 度关 于 对 软 预 算 约 束) # O P % J L Q R S I % *假说的检验!我们注意到!预算软约束的 存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企业处于亏损状 态!另一个是它还获得银行贷款据此!我们定义 虚拟变量# O P % J L Q R S I % !它在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 时取值为 ? A. 2 . : B 0千人1. 2 . =Q R P ; =STU P VPTU ; W;TU = X=T Y P ; =0 =是城市P Z 行业;中的企业在年度 =是否进行改制的潜在决策变量# R P ; =是我们在上 一节中所描述的解释变量# S是它们的系数# V

14、PZ W; 以及X =分别表示城市Z 行业及年度的固定效应# 而Y P ; =则是独立同分布的误差项$ 对于我们的研究 目的#概率模型0 _ 1是估计方程0 3 4 ! ( 66 3 4 ? 3 4+ , 1 2 3 1 :+ , # %+ , # #+ , $ # A + , # # # B B .+ , ! % A + , $ %+ , ! $ A + , $ % # B B -+ , ? 5 6(+ ) A ,+ ) % +(+ ) ! + * + ) % + 6 2 B 7 2 3 3 5 2 3 ;$ ) 0 C% ) D +$ ) 0 +! ) A D ; ; 7 2 3 3 5

15、2 3 ;# 0 ) ! D$ # ) D D$ C ) C 0$ $ ) % C ? 5 : 6 7 2 ; ; 5 6+ ) + + ) A %+ ) % + ) A $ 3 5 ? E ? 2 E F G+ ) ! # ) # %+ ) , $# ) # A F 9 6 G 7 : ? 5 6(+ ) 0 0# ) + ! ? 6 G 7 H 3 4 5 3 ;+ ) D #+ ) ! 0+ ) 0 %+ ) ! 0 企业间差异 I ? 5 6(+ ) # A+ ) % 0(+ ) # #+ ) % 0 6 2 B 7 2 3 3 5 2 3 ;(# ) + A% ) 0 ,# ) %

16、0C ) C ! ; ; 7 2 3 3 5 2 3 ;(% 0 ) C %$ 0 ) # %(% + ) 0 #$ C ) C + ? 5 : 6 7 2 ; ; 5 6($ ) % $ * + ) ! %($ ) ! ! * + ) ! ! 3 5 ? E ? 2 E F G(# ) D 0# ) $ %($ ) $ $ * # ) $ ! F 9 6 G 7 : ? 5 6+ ) $ # ) # % ? 6 G 7 H 3 4 5 3 ;(+ ) 0 A+ ) ! D(+ ) ! #+ ) ! , 年度虚拟变量 # D D 0+ ) # 0+ ) $ !+ ) # D+ ) $ ! # D D ,+ ) % C+ ) $ A+ ) A $ * + ) $ ! # D D D+ ) 0 , * + ) $ A+ ) , ! * + ) $ 0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