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263968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目 录1、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2、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3、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4、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5、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6、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7、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8、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9、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10、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18 / 18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在儿科范畴之中,保健方法包括食疗、小儿推拿等常见方法,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在社区中广泛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加强儿童保健,倡导科学育儿,可以降低儿童多

2、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从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无论是在形体、生理方面,还是病理及其它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一)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力都较低。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不足,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要求更高。形气未充,表现为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所以小儿较成年人容易患病。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的机体,

3、生机特别旺盛,无论是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迅速地发育成长。如小儿的身长、头围、胸围和思维、语言、动作能力等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中被称为“纯阳”,“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纯”指小儿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二)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御邪能力弱,抗病能力差,患病之后,传变迅速、病情多变。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的不足及心肝有余。肺系疾病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脾系病证的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病证。另外是肾精失

4、充引起的骨骼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临床上易见心惊、肝风等病证。传变迅速地病理特点,主要是指寒热、虚实转化方面较成人迅速,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患病之初,常见邪气呈盛势的实证,但由于其正气未充而易虚,可迅速出现正气被损的虚证或虚实相兼之证。小儿“稚阴未长”,故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同时由于小儿“稚阳未充”,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及情志因素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和成人相比,病情好转及治愈的可能更大。二、小儿保健中常用的望诊方法小儿的诊断方法,不外乎望、闻

5、、问、切四法,但小儿不会说话或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因此古时候称儿科为“哑科”。加上小儿就诊时经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造成问、切二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钱乙认为小儿“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所以历代儿科医家在主张四诊合参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望诊。望诊中以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最为重要。(一)面部望诊面部望诊的主要方法为五色主病,与成人相同。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面呈红色,多为热证;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二)望形态 望形态就是观察患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形体望诊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

6、、毛发等。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者,是胎禀充足,营养良好,属健康表现;若生长迟缓,筋骨软弱、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萎黄、囟门逾期不合、姿态呆滞者,为胎禀不足,营养不良,多属有病。(三)察舌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若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苔白为寒,苔黄为热,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有寒痰食积,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舌苔花剥为气阴两虚,光剥无苔为阴伤津亏。地图舌为胃之气阴两虚。(四)察指纹 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

7、易于显露,故对于3岁以下小儿察指纹是望诊内容之一。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如下图所示:看指纹时应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指纹的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指纹紫红,多为邪热郁滞

8、;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涩滞,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纹在风关,说明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近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危重。三、小儿日常保健不同年龄的小儿,其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日常见保健方法也有一定区别。(一)1岁以内儿童1 喂养方法:婴儿喂养共有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婴儿期喂养保健重点是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在医生指导下指导断奶。1.1 母乳喂养 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喂养为主

9、要食物的叫母乳喂养。母乳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万氏家藏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四云:“乳为血化美如饴。”一般来说,于产后612 小时即开始哺乳。初生婴儿每隔23小时喂哺一次,34 个月内婴儿每隔3 小时左右喂哺一次,4 个月以后每隔4小时喂一次。均夜间停哺一次。每次哺乳时宜坐位斜抱婴儿于怀中,令其呼吸舒畅,也利于胃中空气上升,均应尽量让小儿吸完乳房的奶汁。哺乳后将婴儿竖抱轻拍背约23 分钟,使其排出胃内空气,以防止吐奶,如果有鼻垢阻塞鼻腔,会影响呼吸而拒乳。小儿啼哭时,不要立即强行哺乳,以免引起呛咳呕吐。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以812 个月最为适宜,夏季不是断奶的合适季节,

10、最好到秋凉以后再断奶。断奶前应采取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逐渐增加辅食的方法。不可突然断奶,否则容易发生厌食、腹泻。1.2 人工喂养 以奶粉、牛奶、羊奶、豆浆、奶糕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称为人工喂养,其中以牛奶最通用。6 个月以下的婴儿,必须保证喂养一定数量的鲜牛奶,但随着年龄增长,全部用鲜牛奶,往往不易做到,因此可加用奶粉冲调。1.3 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而需加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叫混合喂养。一般在喂哺人乳的基础上同时又加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也可在一天中喂几次代替母乳。但一天中母乳喂养不少于3 次,否则母乳就会有迅速减退,以致消失的可能。2 婴儿护养婴儿期,脏腑气血未充,生长发育迅速,护养方面除

11、合理喂养之外,必须注意安排起居作息。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阳光及新鲜空气是婴儿成长不可缺乏的,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婴儿衣着不可过暖,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说:“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发育。婴儿要有足够的睡眠,同时要掌握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的生理特点,婴儿睡眠勿用摇篮,也勿抱于手中抖动,就寝前保持安静,在哺乳、戏耍等的安排上,注意有利于使之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婴儿期是感知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听觉及其分辨能力迅速提高,要结合生活的实践,教育

12、、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婴儿也要注意精神调摄。 古人有头要凉、背要暖、腹要暖、足要暖等说法,以及“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等,可资护养参照。3 预防接种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易于发生脾胃疾病、肺系疾病和时行疾病。婴儿时期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必须切实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为1岁以内的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二)1岁-3岁儿童1 饮食调养此期幼儿处于以乳食为主转变为以普通饮食为主的时期。此期乳牙逐渐出齐,但咀嚼功能仍差,脾胃功能仍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

13、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每日还可给予1-2杯豆浆或牛奶,同时进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荤素菜搭配。2起居活动幼儿1-1.5岁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够并且喜欢跑、跳、爬高。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初步学会用玩具做游戏。幼儿学走路时要由成人牵着走,防止跌跤,又要为孩子保留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孩子的动作发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从14小时渐减至12小时,夜间睡觉为主,日间午休1次1.5-2.5小时。2岁开始培养其睡前及晨起漱口刷牙,逐渐教孩子学会自己洗手

14、洗脚、穿脱衣服,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1岁让孩子坐盆排尿,1.5岁不兜尿布,夜间按时唤醒小儿坐盆小便,平时注意观察小儿要解大小便时的表情,使小儿早日能够自己控制排便。关于衣着保暖,小儿未识总微论方慎护论:“凡儿常令薄衣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若至来春稍暖,须渐减其衣,不可便行卒减。”3疾病预防幼儿生活范围增大,患病机会增加。要训练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腐败污染的食品不能吃,衣被经常换洗。还要继续按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幼儿好奇好动,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差,应注意防止烫伤、触电、外伤、中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三)3岁-6岁儿童此期儿童活动能力较强,智识已开,求知欲旺盛

15、,虽然随着体质增强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也要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1 体格锻炼此期小儿一般进入了幼儿园,也可能散居。要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小儿体质。要有室内外活动场所,幼儿园要添置活动设备,如摇船、摇马、滑梯、跷跷板、转椅,以及各种电子活动设备,作操用的地毯、垫子,有条件的还有戏水池、小型游泳池、运动场等。安排适合该年龄特点的锻炼工程,如跳绳、跳舞、踢毽子、做保健操,以及小型竞赛工程。各种活动和锻炼方换安排。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2早期教育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此期儿童好学好问,家长与保育人员应因势利导,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尽可能给予解答。要按照小儿的智能发育特点,安排适合的教育方法与内容。幼儿园有规范的学前教育,包括课堂教案和在游戏中学;家庭中也可通过讲故事、看学前电视节目、接触周围的人和物、到植物园动物园游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孩子增长知识。不能强迫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的文化学习,违背早期教育的规律,犯拔苗助长的错误。3疾病预防此期的儿童发病率下降,要利用孩子体质增强的时机,尽可能根治某些疾病。防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