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158365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生命情境导入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8 情境导入教学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节课,先从“情境导入”开始。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让课堂更灵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你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导入的呢 ,请在本活动中一起来探索和交流吧!一、活动目标: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情境导入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二、活动介绍:本次活动通过导入准备、导入实施、方案修订三个环节,完成一节课的情境导入环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并与同伴分享交流心得体会。三、活动时间:建议三周四、活动步骤:1.导入准备根据自己的授课进度,选择一节自己两周后要上的课

2、,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完成一份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分析、情境导入使用资源、情境导入实施步骤、信息技术应用等。请参考附件模板完成情境导入设计。完成后将方案初稿提交至平台。附件模板: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模板课题:生命生命学科:语文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下册学生课时:2课时设计者:陈仕春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学院路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蕴含深刻,杏林子通过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熟悉文本,才能真正立足文本,形成与

3、杏林子的对话,形成与自己已有体验的对话,从而阅读人生、品味人生,提升人生境界。基于此,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三大板块: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感悟品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的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欲望。三、学习者特征

4、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渐渐地会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生命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这一层面,因此,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是渴望了解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五、情境导入使用资源在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生命的不同价值,让学生感悟生命不同旋律之美。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为学生提供丰富

5、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自由浏览,并开辟讨论栏让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教师利用网络监控学生的浏览活动,并适当给予个别或全体的指导。在充分交互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感悟,并达到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文阶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析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情景中强化认知,完成学习目标。六、情境导入实施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一起来读一读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2、发现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两个生命放在一起,你觉得该怎样读?3、简介作者: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学生朗读欣赏。1、把自己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语段、篇章读给大家听?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生命的资料。3、指名读,一起读课题命的语句

6、。一、情境导入,走进生命话题。运用制作课件呈现课题和香港女作家杏林子简介,利用计算机连接投影仪的大银幕以及每一台联网的学生计算共享展示香港女作家杏林子简介1、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2、听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1、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2、课件出示问题组,学生网上浏览。听读之后,学生自由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3、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

7、论交流;教师向学生质疑,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二、整体感知,感悟生命。形态学习目标:(课件展示)(课件)墙角的砖逢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课件出示,让生齐读)生命就是砖缝里不屈向上的幼苗;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即便只活几天也要顽强活着的勇气。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得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阅读体会。2、学生默读,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写体会,师巡视指导。3、引导学生交流。4、重点指导:a出示句子。指名读。b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谈一谈理由。C学生交流。

8、d学生个人、集体有感情朗读。1、小组合作学习另外两个事例,请先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1)、划出每个事例中让你感到震惊的语句。(2)、从所划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2、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研读赏析,体验生命意义。(课件)墙角的砖逢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课件出示,让生齐读)生命就是砖缝里不屈向上的幼苗;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即便只活几天也要顽强活着的勇气三、整体感知,感悟生命形态。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图片(课件)墙角的砖逢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课件出示,让生齐读)生命就是砖缝里不屈向上的幼苗;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

9、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即便只活几天也要顽强活着的勇气(一)走近飞蛾,体会飞蛾求生之欲望(二)走近香瓜子,体会生命力之顽强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得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阅读体会。2、学生默读,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写体会,师巡视指导。3、引导学生交流。4、重点指导: a出示句子。指名读。b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谈一谈理由。C学生交流。d学生个人、集体有感情朗读。1、小组合作学习另外两个事例,请先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1)、划出每个事例中让你感到震惊的语句。(2)、从所划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2、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收获。四、品读感

10、悟,升华生命情感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图片(课件)墙角的砖逢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课件出示,让生齐读)生命就是砖缝里不屈向上的幼苗;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即便只活几天也要顽强活着的勇气。(一)品读感悟(板书:负责)(二)、升华感情(引导学生说出:生命有限价值无限)(板书)1、小组汇报第三个事例,哪一个句子让你感到震撼?(谁来读读这句话)。2、学生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3、现在,感受着你自己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想说些什么?(生说)4、齐读课题生命生命1、看了照片,你感觉杏林子应该是个怎样的人?2、齐读最后一段五、

11、品读感悟,升华生命情感。(课件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课件出示)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出示杏林子照片)课件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提供有关生命的文章浏览教师提供的信息,思考杏林子已经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历程作出自己的回答。网上自找有关研读生命的文章,更深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写出体会。拓展延伸,留下生命思考。配乐欣赏文章七、信息技术应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创新性教学、探究性教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实际及

12、教学规律。采用了网络互动的教学形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助于理解课文的互联网资源及充分交互的互联网平台,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创新互动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及自由、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向互动、多维反馈的师生生互动等网络互动方式,实现创新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元学习,创新学习。2.导入实施在自己的课堂中应用“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方案”上一节课。可以主动邀请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师来听课,给这一节课的情境导入提出意见和参考。3方案修订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实施情况,修订完善“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方案。在平台上,提交“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方案终稿。查看其他学员提交的作品,至少点评一位同伴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