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158068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251 大小:1,0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1页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1页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公共基础知识冲刺班资料 作者: 日期:252 2012年甘肃10000名考试“追求卓越培训班”系列冲刺卷(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4.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论B不可知论C诡辩论D二元论 5

2、.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6.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7.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8.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

3、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 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关系B一般与个别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关系13.马

4、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A阶级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1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为人民服务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我猜测 1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5、 (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18.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2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

6、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2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3.空间是指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C.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 24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25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

7、劳动 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28意识是 ( )A 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B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 29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存在性 B它的物质性 C它的可知性 D它的矛盾性 30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A

8、形而上学唯物论 B辩证唯物论 C折衷主义 D二元论 31事物的规律是 (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 C现象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2客观规律和人的关系是 (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3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现实世界是在( ) A以自然界为前提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 B人的能动作用下生成和发展的 C人的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 D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生成和发展的 34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人化自然有属人的性质,自在自然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属人的性质 B自在自然是既成不变的,人化自然是随着人

9、的实践而变化的 C人化自然经过人的实践改造,自在自然则没有经过人的实践改造 D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在人的实践中向人化自然转化35.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3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37.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造成草原植被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

10、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3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是 ( )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3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4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

11、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4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42.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4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44.系统论的最基本原则是 ( )A整体性 B区别性C最优化 D合理化45.“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

12、、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46从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 ( )A是不确定的B是确定不变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是不可捉摸的47矛盾的含义是 ( )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 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 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48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49我们国家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互相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