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7152688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报告(篇一)*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工作措施扎实,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一、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一)项目引领,着力培育振兴发展引擎1.重点建设项目征地。黄井大道扩建征地580亩基本完成;滨江路开发补征地20亩;黄家县重点项目用地征地1000亩,完成50%;长岭至桃源旅游公路扩建完全前期工作;2.集镇功能拓展开发。集镇78亩商业用地出让工作已经走完前期程序,待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后,即可招拍挂;集镇连接至黄井大道的和谐大道已经全面启动,正在按有关程序快速推进。3.船形古镇开发保护。船型古镇规划已经通过县

2、规委会评审,前期,县文化局、博物馆已经将有价值的文保单位进行编号登记,拆违拆旧工作已经基本到位。目前,已经向县人民政府申请项目立项。(二)疏堵结合,统筹推进秀美乡村建设1.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年共申报11个新农村建设点,除新增点横坑尚在编制、省级古村落梅坑老堡,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均已成立理事会。高标准提升石耳岗精品示范点,积极申报石耳岗4A级乡村旅游点,小龙虾垂钓场、真人CS已经正式营业,3A级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水上餐厅以及精品蜜桔采摘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2.“三拆”工作成效显著。参照县里做法,在每村选取“三拆”示范点,利用周末时间组织镇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村党支部书记,对各村“三拆”情况

3、进行巡察评比,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心得,巡察结束后,还进行工作成效测评,分别评出前三、后三名,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进行总结推广,鼓励各村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先易后难、在拔钉子、成片推进的工作方法,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镇共完成三拆销号1964处,118415.56平方米,95.19%。3.乡风文明持续改善。继续深入推进福主殿整治、移风易俗工作,制止扩建福主殿1处;在全镇范围内,实行道德红黑榜制度,对于遵守乡风文明、道德榜样的上“红榜”,对于道德败坏、不赡养老人、不守诚信的反面例子上“黑帮”,经评选凡被列入“红榜”的人员要及时张榜公布,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凡被列入

4、“黑榜”的人员,各村建立村民道德“黑榜”档案,列入人员在评选低保、信用贷款等诸多方面设置限制。(三)因势利导,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进一步巩固发展蜜桔产业,全镇蜜桔栽种面积42664亩,年产值约2亿元。着力打造谢坊、吉嘉蜜桔精品示范园,提升蜜桔品质。积极开展柑橘木虱和黄龙病防治工作,实施春季清园行动,举办知识技术讲座1次,强化柑橘木虱喷药和监测,实现动态监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草莓种植、蓝莓种植、葡萄种植、甲鱼养殖、稻田养虾等特色农业。同时严控农业污染源,关停搬迁生猪养殖场3处。按益农信息化建设标准建好村级益农信息化,让农产品“走”出去。2、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

5、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是600亩,项目已落实在长岭村石耳岗村小组至桃源村渣坑村小组。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并制定工作考核办法,督促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措施,确保土地流转顺畅进行。3、林业水利工作有序开展。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成立森林防火队,发放森林禁火宣传单3000余份。严格落实封山育林政策,除治松材线虫病树9027株,签订8000亩天然林停伐管护协议。积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对山塘进行加固维修1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节水工程,在浆坑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00亩,完工率93.72。圳上坑安全饮水水厂投入使用。4、休闲旅游产业现雏形。积极参与由县

6、推介分队组织的“桔园游”吉安推介会,并与当地旅行社签订“桔园游”销售合作协议书。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石耳岗旅游开发,争创省级3A乡村旅游示范点,完成民宿建设2橦。完善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古镇进行复古修缮,已完成胡箎公祠、仁寿宫、胡家宗祠的修缮,配备了景观灯和消防设施。重视导游培训工作,5人通过考核获得县级导游讲解证。*年,吉嘉采摘园、船型古村、石耳岗新村等旅游点吸纳县域外游客15000余人次。(四)精准施策,稳妥筑牢兜底保障底线1.强化领导,落实机制。制定印发了*年度*镇脱贫攻坚工作计划、*镇扶贫领域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方案,对全年脱贫攻坚任务进行周密安排,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路径,进一步理顺体

7、制机制,严明了扶贫工作纪律作风。2.对照问题,严肃整改。根据县委要求制定了*镇*年脱贫攻坚“夏季整改”行动方案、*镇*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方案在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突出关键领域发起强劲攻势、推动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及省、市、县提出的整改要求,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按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的要求,全面查遗补漏、举一反三,切实将问题整改到位。3.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发动全镇各连心小分队、帮扶干部对全镇252户、76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识别,根据不同情况,因户施策开展脱贫攻坚;分批次对全镇各连心小分队、帮扶干部进行业务再培训,培训完成后开展业务知识考试;在端午节、儿童节前,

8、还分别采购米、油和儿童书籍共计4万元的物品进行走访慰问。*年申报农村危房户10户,其中新建9户、维修1户,4户交钥匙工程,开工2户。新开发扶贫专岗11个,配合县就业局组织三名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班。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过对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总的来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由于国家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

9、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2、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3、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里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我们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几十年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

10、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没出息的的人才当农民,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4、城乡缺乏双向流动。过去限制农民进城,把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人为割裂了城乡之间的关系。现在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极端倾向,进城购房成了普遍的追求,也成了城镇化的一项指标。在乡村建设的一些优秀典型案例中我们看到,在外人才返乡带动,往往能成就一个乡村的振兴发展,他们利用在外学到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凭着一腔对家乡的热情和情怀,为家乡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百姓致富。人才难以回流农村、农业,在

11、外人才返乡积极性不高,虽不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确实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三、对开展乡村振兴的思考和建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1、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寻求产业转型发展出路。着重抓好小龙虾养殖、蓝莓养殖以及紫薯栽培等现代特色农业。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三点意见: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财政投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

12、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二是建议进一步降低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企业。三是建议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农民获得感。2、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在稳定农户承包权上,积极稳妥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实施“三权分置”的重要前提。通过确权摸清了承包地的底数,基本解决了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大量土地承包纠纷,让农户吃上了“定心丸”,使他们更加放心流转土地。目前*镇土地确权合同签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土地证的发放工作正在有

13、序推进中。3、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刻不容缓。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重点扶持解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等难题。重点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加大力度,改变目前仅限于初加工产品、没有技术优势、不能抢占市场的劣势。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14、改善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上,建议:一是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以及涉农保险政策普惠力度,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强联合,开展品牌创建,基地或产品认证,共建共享农业产业联盟或农产品营销促销中心,农业生产资料联合采购平台,探索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节本升级的路径。四是强化技术服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参与项目实施,开展试验示范等活动,农技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示范效应,以求达到“抛砖引

15、玉”的效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篇二)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监督工作计划,我委在朱主任的带领下,前往区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深入*、*、*等镇(街道)实地考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村庄建设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等情况,广泛听取各镇村、相关部门、广大代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工作及成效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级集体经济、特色农事产业、乡村旅游等蓬勃发展,农村卫生、医疗、教育、社保、科技等事业不断进步,乡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发展特色农业,强农富民产业明显壮大我区坚持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线,主攻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建成荷兰花海花卉苗木、万丰绿茵蓝莓樱桃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了盐城市级农业园区镇镇全覆盖。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盐城市级农业园区23家。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调整现代农业结构、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业态和新途径,目前,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8家,休闲农业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