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7152444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用】张锡纯治阳虚方+ 解读张锡纯之法象中药 张锡纯治阳虚方 1敦复汤 (附服硫黄法) 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 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野台参(四钱) 乌附子(三钱) 生山药(五钱) 补骨脂(四钱,炒捣) 核桃仁(三钱) 萸肉(四钱, 去净核) 茯苓(钱半) 生鸡内金(钱半,捣细) 敦复汤,原为补相火之专方,而方中以人参为君,与萸肉、茯苓并用,借其收敛下行之力,能大补肾中元气,元气既旺相火自生。又用乌附子、补骨脂之大热纯阳,直达下焦,以助相火之热力,核桃仁之温润多脂,峻补肾脏,以浓相火之基址。且附子与人参同用名参附汤,为

2、回元阳之神丹,补骨脂与核桃仁并用名青蛾丸,为助相火之妙品(核桃仁属木,补骨脂属火,并用之,有木火相生之妙),又恐药性太热,于下焦真阴久而有碍,故又重用生山药,取其汁浆稠粘,能滋下焦真阴,其气味甘温,又能固下焦气化也。至于鸡内金,其健运脾胃之力,既能流通补药之滞,其收涩膀胱之力,又能逗留热药之性也。 人身之热力,方书恒责重相火,而不知君火之热力,较相火尤胜。盖生育子女以相火为主,消化饮食以君火为主。君火发于心中,为阳中之火,其热下济,大能温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顿减。若君火旺而相火衰者,其人仍能多饮多食可享大寿,是知君火之热力,关于人身者甚大也。愚自临证实验以来,遇君火虚者

3、不胜计,其人多廉于饮食,寒饮留滞为恙,投以辛热升补之剂,即随手奏效(拙拟理饮汤为治是病的方)。彼谓心脏恶热,用药惟宜寒凉者,犹是一偏之论。曾治一人,年二十余,嗜睡无节,即动作饮食之时,亦忽然昏倒鼾睡。诊其脉两尺洪滑有力,知其肾经实而且热也。遂用黄柏、知母各八钱,茯苓、泽泻各四钱,数剂而愈。是知人之资禀不齐心脏多恶热,而亦有宜温补者;肾脏多恶寒,而亦有宜凉泻者。是在临证时细心与之消息,不可拘于成见也。 欲明心火之热力,今又得一确实证验。愚资禀素强壮,心火颇旺而相火少衰,饮食不忌寒凉,恒畏坐凉处。因此,数年来,常于食前,服生硫黄如黑豆大一块,约有四厘,甚见效验。 尝观葛稚川肘后方,首载扁鹊玉壶丹,

4、系硫黄一味九转而成。治一切阳分衰惫之病。而其转法所需之物颇难备具,今人鲜有服者。愚临证实验以来,觉服制好之熟硫黄,犹不若径服生者其效更捷。盖硫黄制熟则力减,少服无效,多服又有燥渴之弊,服生硫黄少许,即有效而又无他弊也。十余年间,用生硫黄治愈沉寒锢冷之病不胜计。盖硫黄原无毒,其毒也即其热也,使少服不令觉热,即于人分毫无损,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论硫黄者,莫不谓其功胜桂、附,惟径用生者系愚之创见,而实由自家徐徐尝验,确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稳妥,然后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黄者数百人,莫不饮食加多,身体强壮,皆愚为之引导也。今略举生硫黄治验之病数则于下 一孺子三岁失乳。频频滑泻,米谷不

5、化,瘦弱异常。俾嚼服生硫黄如绿豆粒大两块,当日滑泻即愈,又服数日,饮食加多,肌肉顿长。后服数月,严冬在外嬉戏,面有红光,亦不畏寒。 一叟年近六旬,得水肿证。小便不利,周身皆肿,其脉甚沉细,自言素有疝气,下焦常觉寒凉。愚曰欲去下焦之寒,非服硫黄不可。且其性善利水,施之火不胜水而成水肿者尤为对证。为开苓桂术甘东加野台参三钱、威灵仙一钱,一日煎渣再服,皆送服生硫黄末二分。十日后,小便大利,肿消三分之二。下焦仍觉寒凉,遂停汤药单服硫黄试验,渐渐加多,一月共服生硫黄四两,周身肿尽消,下焦亦觉温暖。 一人年十八九,常常呕吐涎沫,甚则吐食。诊其脉象甚迟濡,投以大热之剂毫不觉热,久服亦无效验。俾嚼服生硫黄如黄

6、豆粒大,徐徐加多,以服后移时觉微温为度。后一日两次服,每服至二钱,始觉温暖。共服生硫黄四斤,病始除根。 一数月孺子,乳汁不化,吐泻交作,常常啼号,日就羸瘦。其啼时蹙眉,似有腹疼之意。俾用生硫黄末三厘许,乳汁送服,数次而愈。 一人年四十许,因受寒腿疼不能步履。投以温补宣通之剂,愈后,因食猪头(猪头咸寒与猪肉不同)反复甚剧,疼如刀刺,再服前药不效。俾每于饭前嚼服生硫黄如玉秫粒大,服后即以饭压之。试验加多,后每服至钱许,共服生硫黄二斤,其证始愈。 一叟年六十有一,频频咳吐痰涎,兼发喘逆。人皆以为劳疾,未有治法。诊其脉甚迟,不足三至,知其寒饮为恙也。投以拙拟理饮东加人参、附子各四钱,喘与咳皆见轻而脉之

7、迟仍旧。因思脉象如此,非草木之品所能挽回。俾服生硫黄少许,不觉温暖,则徐徐加多,两月之间,服生硫黄斤余,喘与咳皆愈,脉亦复常。 一妇人年五旬,上焦阳分虚损,寒饮留滞作嗽,心中怔忡,饮食减少,两腿畏寒,卧床不起者已二年矣。医者见其咳嗽怔忡,犹认为阴分虚损,复用熟地、阿胶诸滞泥之品,服之病益剧。后愚诊视,脉甚弦细,不足四至,投以拙拟理饮东加附子三钱,服七八日咳嗽见轻,饮食稍多而仍不觉热,知其数载沉,非程功半载不能愈也。俾每日于两餐之前服生硫黄三分,体验加多,后服数月,其病果愈。 x按x古方中硫黄皆用石硫黄,而今之硫黄皆出于石,其色黄而亮,砂粒甚大,且无臭气者即堪服食。且此物燃之虽气味甚烈,嚼之实无

8、他味。无论病在上在下,皆宜食前嚼服,服后即以饭压之。若不能嚼服者,为末开水送服亦可,且其力最长,即一日服一次,其热亦可昼夜不歇。 附: 扁鹊玉壶丹 组成:硫黄500克。 功能:驻颜,补脏,去万痛。 制法:硫黄500克,以桑枝灰浓汁五斗,煮硫令伏,以火煅之研如粉,以新炊板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空心酒下10丸。 <驻颜,补暖,袪万痛。 硫黄一斤,以桑灰淋浓汁五斗,煮硫黄令伏,以火煅之,研如粉,掘一地坑子,深二寸许,投水在里,候水清取调硫黄末,稀稠得所,磁器中煎干,用?一,上傅以砂,砂上铺纸,下以火煆热,即取硫黄滴其上,自然色如玉矣,右以新炊饭为丸,如麻子大,空心食前酒下十圆。> 解读张

9、锡纯之法象中药 中医理论是于现象之中阐明气化之妙,形质之上发明无形之奥,因此中药用药理论,其本质是法象用药,诸如质地之轻重、形状之殊异,纹理之疏密、气之清浊,味之厚薄,五运六气之禀赋,阴阳五行之制化等等,总括无余,然后心裁意度,对证切机,收效宏捷。古今良医莫不于此精思深悟,今试悟领张锡纯药法,自知此理高妙,撷取点滴,抛砖引玉。 1 血余炭化瘀利小便 水蛭破瘀宜生用 血余者,发也,煅为炭然则其质化,血余炭1性能善化瘀血生新血,治吐血、衄血等,张氏用之治劳瘵,即金匮谓之血痹虚劳者。因其性能利小便,以人之小便半从血管渗出,实亦属血余化瘀生新,使血管流通故有斯效也,诚如金匮要略亦载利小便用膏发煎。 凡

10、食血之物,皆能破血。然他食血之物,皆以嘴食血,而水蛭1以其身与他物紧贴,即能吮取他物之血,故其破瘀血之力独优也,尤其味咸为水味,色黑为水色,气腐为水气,纯系水之精华生成,故最宜生用,甚忌火炙。所以张氏用水蛭之理窥见一斑。 2 蜈蚣搜风善理神 柏子仁理肝安五脏 张氏谓蜈蚣1之为物,节节有脑,乃物类之至异者,是以性能入脑,善理脑髓神经,便不失其司,而痫痉之病自愈。同时主张必用全蜈蚣治病,因去其头,即去其脑矣,更何恃上入脑部以理脑髓神经乎?且其头足黄而且亮,绕有金色,原其光华外现之处,亦其所恃以治病有效之处。其理法归一也。 凡植物皆喜阳光,故树木皆向东南,柏树则独向西北,西北者金水合并之方也。且其实

11、成于秋而采于冬,饱经霜露,得金水之气尤多。肝脏属木,中寄相火,性甚暴烈。柏子仁1既禀金水之气,水能滋木,如统师旅者之厚其饷也。滋之镇之,则肝木得其养兼得其平,将军之官安其职矣。故张氏认为本经谓柏实能安五脏,而实于肝脏尤宜也。 3 蒲黄柔化利小便 木通通经利九窍 张氏认为蒲黄1生于四五月大火得令时,能吸火气以媾于水而成中五之色者,是能合水火之精以成土者也。人身惟水火不谐方小便不利。蒲黄象土,本可防水,且又生于水中,用之使调和水火,则寒热予以解,小便遂自利,柔化之功反速于刚制也。 木通1味苦性凉,为藤蔓之梗,玲珑通彻,故能贯串经络,通利九窍。泻上焦之热,为利小便清淋浊之要药。其贯串经络之力,又能治

12、周身拘挛,肢体痹疼,活血消肿,催生通乳,多用亦能发汗。故木通通利之理经张氏一辨而明矣。 4 茯苓安神兼止汗 沙参为肺家良药 张氏认为茯苓1以其得松根有余之气,伏藏地中不外透生苗,故又善敛心气之浮越以安魂定魄,兼能泻心下之水饮以除惊悸,又为心经要药。且其伏藏之性,又能敛抑外越之水气转而下注,不使作汗透出,兼为止汗之要药也。其抱根而生者为茯神,养心之力,较胜于茯苓。 徐灵胎载:“肺主气,故肺家之药气胜者为多。但气胜之品必偏于燥,而能滋肺者又腻滞而不清虚,惟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药,色白体轻,疏通而不燥,滑泽而不滞,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张氏治肺病亦堪透沙参1之玄妙。 5 枸杞补肝肾益寿 地骨皮

13、清肺肾退热 枸杞1其树寿逾松柏,万年不老,无论生于何地,其根皆能直达黄泉,莫不盛茂,从未见有自枯萎者,人服枸杞而寿,或亦因斯欤。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服之,延年益寿,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故为张氏所推崇。 地骨皮1即枸杞根上之皮也,张氏认可地骨皮能虚实两清。其根下行直达黄泉,禀地之阴气最厚,是以性凉长于退热。为其力优于下行有收敛之力,是以治有汗骨蒸,能止吐血、衄血,更能下清肾热,通利二便,并治二便因热下血。且其收敛下行之力,能使上焦浮游之热因之清肃,而肺为热伤作嗽者,服之可愈。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6 茵陈同气治肝胆 朱砂质气色合用 茵陈1者,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

14、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为其禀少阳初生之气,原与少阳同气相求,是以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 朱砂1味微甘性凉,生于山麓极深之处,为汞五硫一化合而成。硫属阳,汞属阴,为其质为阴阳团结,且又性凉体重,故能养精神、安魂魄、镇惊悸、熄肝风;为其色赤入心,能清心热,使不耗血,故能治心虚怔忡及不眠;为其原质硫汞,皆能消除毒菌,故能治暴病传染、霍乱吐泻;为其色赤为纯阳之色,故能驱除邪祟不祥;为其含汞质甚多,重坠下行,且色赤能人肾,导引肾气上达于心,则阴阳调和,水火既济;目得水火之精气以养其瞳子,故能明

15、目;外用之,又能敷疮疡疥癞诸毒,亦藉其原质为硫汞化合之力也。 7 白茅根形味性异治 黄芩清热因形治 白茅根1性凉,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托痘疹之毒外出。其根中空,统体玲珑,故善利小便淋涩作疼。为其色白中空,故能入肺清热以宁嗽定喘;因甘且鲜者嚼之多液,故能入胃滋阴以生津止渴,并治肺胃有热,咳血、吐血、衄血、小便下血,然必用鲜者其效方著;因其性,盖茅根生于水边,原兼禀寒水之气,且其出地之时,作尖锐之锥形,故能直入少阴,助肾气上达,与心相济,则心即跳动有力,是以其脉遂外现也,用以理气郁而复脉。张氏因其性形味而立治异之新见也。 张氏堪解黄芩1清热之妙法,认为黄芩味苦性凉,中空象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色黄属土,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下利脓血。又因其色黄而微青,青者木色,又善入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大小柴胡汤皆用之)。为其中空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为其中空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 8 天门冬主痹能健髓 麦冬合胃充诸气 本经“天冬主暴风湿偏痹,强骨髓”二语,经后世注解,其理终未透彻。张氏谓嚼服天门冬1毫无渣滓,尽化津液,且觉兼有人参气味,盖其津浓液滑之中,原含有生生之气,犹人之积精以化气也。其气挟其浓滑之津液以流行于周身,而痹之偏于半身者可除,周身之骨得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