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47152433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第五十八章 骨折概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折概论,第五十八章,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第三节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移位,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重点难点,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和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愈合过程,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第一节,骨折(fracture)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一、定义,二、成因,骨骼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一)创伤性骨折,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积累性劳损,间接暴力致髌骨骨折,直接暴力致小腿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三、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类 1.闭合性

2、骨折(closedfracture)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openfracture)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1.横形骨折 2.斜形骨折 3.螺旋形骨折 4.粉碎性骨折 5.青枝骨折 6.嵌插骨折 7.压缩性骨折 8.骨骺损伤,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第二节,(一)全身表现,1.休克 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 ,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发热 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血肿吸收时可出现低热,

3、但一般不超过38。,一、临床表现,(二)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平片。,二、骨折的X线检查,三、骨折的CT及MRI检查,MRI检查示L1压缩性骨折并脊髓损伤,显示椎体爆裂骨折,骨折碎片突入椎管,骨折的并发症,第三节,一、早期并发症 1.休

4、克 2.脂肪栓塞综合征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1)重要血管损伤 (2)周围神经损伤 (3)脊髓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一水肿一缺血的恶性循环。,二、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 2.压疮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感染 5.损伤性骨化 6.创伤性关节炎 7.关节僵硬 8.急性骨萎缩

5、9.缺血性骨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愈合过程,第四节,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从组织学和生物学的变化,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骨折愈合过程模式图,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第五节,一、全身因素 1.年龄 不同年龄骨折愈合差异很大,如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达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3个月左右。儿童骨折愈合较快,老年人则所需时间更长。 2.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症、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二、局部因素 1.骨折的类型 螺旋形和斜形骨折,骨折断面接触面大,愈合较快。横形骨折断面接触面小,愈合较慢。

6、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段骨折,愈合较慢。 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这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骨折的部位不同,骨折段的血液供应状况也不同。,骨折的急救,第六节,1.抢救休克:尽量减少搬动,有条件时应立即输液、输血。 2.包扎伤口: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绝大多数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3.妥善固定,一、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治疗原则,第七节,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 2.固定: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 。 3.功能锻炼及康复: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一、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 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 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末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二、骨折的复位,明确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移位 了解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了解骨折的并发症 了解骨折愈合过程 熟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明确骨折治疗原则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外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