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7150660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精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日期:2016-11-29来源:大学生范文网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篇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

2、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缺少课外阅读量。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2.学生课外阅读落实不到位。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

3、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3.课堂内外阅读零散,缺乏整合。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

4、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二) 课题的界定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建构。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她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

5、”,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本研究所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所以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群文阅读既是对教学内容观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低段:课外阅读40分钟达到2400字,40分钟内能完成

6、2篇文章的阅读。中高段:课外阅读40分钟达到20000万字,40分钟内能完成4篇文章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自主阅读。2、探索出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 3、提高学生整合阅读知识的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当前一些教学模式,并建构出“群文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2.问卷法通过自编问卷等测量工具,对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小学阅读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3.访谈法对参研班级进行实地听课、考察,通过与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访问,分析并提炼影响学生阅读力的因素。4.实验法结合学生语文学科教育

7、实际状况尤其是阅读教学实际,在学校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考察对学生阅读力的影响。5.经验总结法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注重经验的总结,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教学案例等备案,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6.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参研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即反思的实践者”是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观念。7、学习成果展示法。四、完成课题研究的措施(一)课堂中的群文阅读1、一

8、课一得。2、一课一文,随文阅读。根据教学课文的主题思想选择同题材的阅读材料。 3、单元整合,自主阅读,填写“群文略读记录表”。单元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自习时间,可以课内,也可以课外,自主阅读同步阅读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并作好批注,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群文阅读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及想法。老师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记录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更可以通过阅读记录的撰写,训练孩子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针对不同的年级,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9、。比如,今天课堂所呈现的阅读记录表就包括“主要内容”、“精彩片段”、“读后感受”等这样几个方面。老师要把握的是,既不让阅读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又不让学生觉得是无关紧要的琐事。(二)课外的专项活动 (1)营造“晨读”风景线。(2)每月每班设立1节语文阅读赏析课(3)利用午间校本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时间,开放学校阅览室。 (4)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有机组合,组织“伙伴阅读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5)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低年级鼓励家长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中高年级鼓励家长每天“聆听阅读”五分钟。(6)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 (7)创编“读书乐”月报。 (三)开展学

10、校的群体活动(1)打造“红领巾”广播站的“读书专栏”。 (2)每月开展“读书乐”系列活动。 (3)评选“书香班”“书香娃”。 (4)举行“读书乐”汇报活动。 (5)举办读书报告会。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一)课题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3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0月)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2)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培训实验教师。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以低、中、高年级实验班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3、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8月)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2)对实验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分析研究。(3)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4)邀请专家鉴定,进行课题成果交流。 (二)课题研究成员及分工1、课题负责人:黄泽强 (全面管理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组成员:向慧 蒋萍 黄世继 张秋兰 李自龙(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研究活动有关材料工作)实验班教师:黄泽强 5.4班 向慧 1.2班 蒋萍 2.5班 张秋兰 6.2班 黄世继 5.3班 李自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