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7150548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课2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4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测图的外业数据采集,(一)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二)数字测图的实施 (三)数据采集作业模式 (四)地物测绘方法,一、技术设计的依据,1:500、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1:500、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GB14804-93) 1:500、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工程测量规范 城市测量规范 地籍测绘规范 地籍图式 房地产测量规范,1、规范,2、测量任务书,二、技术设计书的编写,1、测区踏勘,控制点 居民地 风俗

2、民情,交通 水系 植被,2、资料收集,各类图件,其他资料,3、拟定作业计划,控制测量及实施计划 数据采集及实施计划 仪器、人员、经费配备 提交资料时间及检查验收计划,全站仪的半测回观测法 观测值的改正, i角误差, 视准轴误差, 竖盘指标差,,,4、仪器设备的选择及检验,6、技术设计书的编写,(二)数字测图的实施,一、控制测量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三、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一、控制测量,图1,图2,图3,平面: 导线测量/交会测量 GPS静态测量/动态GPS(RTK) 辐射法 图4 一步测量法 图5 高程: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图根控制点(包括已知高级点)的个数,应根据地形复杂、破碎程度或

3、隐蔽情况而决定其数量。 由于采用光电测距,测站点到地物、地形点的距离即使在米以内也能保证测量精度,故对图根点的密度要求已不很严格,视测区的地形情况而定。一般以在米以内能测到碎部点为原则,通视条件好的地方,图根点可稀疏些;地物密集、通视困难的地方,图根点可密些(相对白纸测图时的密度)。等级控制点尽量选在制高点,对于图根控制点,还可采用“辐射法”和“一步测量法”。 对一般平坦而开阔地区,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密度为: 数字成图:1:20004个 1:100016个1:50064个 测站点:在控制点或图根点上,增设测站点可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和支导线。,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制上,用坐标法测量

4、方法,按全圆方向观测方式一次测定几个图根点这种方法无须平差计算,直接测出坐标为了保证图根点精度,一般要进行两次观测。 一步测量法就是将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测碎部点这是一种少安置一轮仪器、少跑一轮路,大大提高外业工作效率的测量方法。,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仪器器材:全站仪+脚架+棱镜 小钢尺 对讲机 电池 皮尺(钢尺) 通讯电缆 资料准备 :控制点 地形图 技术资料 作业区的划分(分块测量,路、河、山脊、街坊) 数据输入到仪器中 人员组织: 34人,测区划分,“作业区”划分:一般以道路、河流、沟渠、山脊等明显线状地物为界线,将测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

5、对于地籍测量来说,一般以街坊为单位划分作业区。 分区的原则是各区之间的数据(地物)尽可能地独立(不相关)。,人员配备 一个作业小组一般需配备: 草图法时测站观测员(兼记录员)1人,镜站跑尺员 12人,领尺(绘草图)员12人; 简码作业时观测员1人,镜站跑尺员12人; 电子平板作业时观测员1人,绘图员1人(也可以由观 测员承担),镜站跑尺员12人。 领尺员负责画草图或记录碎部点属性。 内业绘图一般由领尺员承担,故领尺员是作业组的核心成员,需技术全面的人担任。,三、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内存 测量数据文件 坐标数据文件 (8000个点) 1、数据采集原理,Z站点,O后视点,P前视点/侧视点,(三)数

6、据采集作业模式,一、测记法作业模式 无码作业(草图法作业) 有码作业(简码法作业) 二、电子平板作业模式(内外业一体化) 笔记本电脑 PDA,无码作业与简码作业,无码作业就是用全站仪(或RTK GPS)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并自动记录于电子手簿或内存贮器,手工记录碎部点的属性信息与连接信息。 简码作业是在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的同时输入简编码。带简编码的数据经内业识别,自动转换为绘图程序内部码,可以实现自动绘图。 特点:无码作业外业速度快;但此法需要一个人绘制草图,且内业需人机交互编辑成图。简码作业不需要绘制草图,但需要及时输入地物点的属性编码和连接信息,观测较麻烦。如果使用的仪器带有数字和字母

7、的键盘,又能熟练记住简编码,简码作业的效率还是很高的。,草图法(无码作业) 草图法是在观测碎部时,绘制工作草图,在工作草图上记录地形要素名称、碎部点的连接关系。然后在室内将碎部点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根据工作草图,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连接碎部点,输入图形信息码和生成图形。,测量中需要绘草图必须把所测点的属性在草图上显示出来,以供处理、图形编辑时用。草图的绘制要遵循清晰、易读、相对位置准确,比例一致的原则。,(1)进入测区后,绘草图领镜(尺)员首先对测站周围的地形、地物分布情况大概看一遍,认清方向,及时按近似比例勾绘一份含主要地物、地貌的草图(若在放大的旧图上会更准确的标明),便于观测时在草图上标明所

8、测碎部点的位置及点号。 (2)安置仪器。量取仪器高,进行测站数据设置,包括:输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和仪器高;,草图法测定碎部点的操作过程:,(3)测站定向。瞄准后视点,锁定仪器水平度盘,输入定向参数,即:输入后视点的坐标或定向边的方位角; (4)定向检核。测量某一已知点的坐标(误差小于图上0.2mm)。测量结果符合后,定向结束。否则,应重新定向,以满足要求为准; (5)碎部点测量。按成图规范要求进行碎部点采集;同时进行绘图信息的采集或者绘制草图; (6)结束前的定向检查。检查方法同,如发现定向有误,应查找原因进行改正或重新进行碎步测量。,观测员安置仪器及相关设置 数据采集:menu (1)设置文

9、件(作业、job) 0508 (2)测站点输入 (XZ,YZ,HZ)i。 (3)后视点输入(定向点) (XO,YO,HO)键盘输入or直接调用 或ZO 键盘输入 (5)前视(碎部点采集) 点号 编码 目标高v,作业步骤,立镜员 其一:立后视点 其二:选择碎部点,开始跑点,绘图员 其一:绘制草图 其二:指挥立镜员跑点,GTS-332全站仪数据采集(8分钟),人员配置: 仪器观测员1名 绘草图领镜员1名 核心 立镜员12名,其中绘草图领镜员是作业组的指挥者,需技术全面的人担任。,绘制草图注意事项:,点号一致,a.草图中标记点号(所组成的地物)=全站仪记录中点号 如:控制点:1,2,3; 水井:55

10、; 砖房:57,16,15;13,14,15 b.记录测站点号、后视点号、支点号及坐标值;后视点重测一次 c.不同测站要重测几个碎部点;多测点 d.清晰、相对位置准确 e.属性信息:名称、结构、 层数、流向,成图直观,初学者易于掌握 信息全面,适用各种情况 野外记草图麻烦,成图速度慢 不易发现错误,有码作业简码法作业,人员配置: 仪器观测员1名 绘草图领镜员1名 立镜员12名,内业可自动绘图、成图速度快 但要求野外测量人员要有熟练的编码技能 用于地物单一地区或专项测量,(F1),(+),(+),(+),(+),二、电子平板作业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所见即所得,现场成图,可避免错误 投入大 便携式电

11、脑在野外工作受环境影响,笔记本电脑+测图软件 人员配置: 仪器观测员1名 电子平板操作员1名 立镜员12名,二、电子平板作业模式内外业一体化,PDA+测图精灵作业 人员配置: 仪器观测员1名 掌上平板操作员1名 立镜员12名,(四)地物测绘方法,1.地物的分类:一类是自然 地物(如河流、湖泊、森林等) ;另一类是经过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改造了的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绿化物等) 2.地物测绘方法: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来并绘制到图上,(地物轮廓转折点、交叉点、曲线上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图形。,3.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 (1)凡是能依比

12、例尺表示的地物,则将它们水平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地形图上,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表示在图上,边界内再绘上相应的地物符号。 (2)对于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在地形图上是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的中心位置上。 地物测绘必须依测图比例尺,按地形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经综合取舍,将各种地物表示在图上。,地物数据采集注意事项,1、依比例的规则的建(构)筑物只需测出三点; 2、有方位的地物: 3、平行、对称地物: 4、圆或圆弧状地物: 5、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实测,尽量避免用皮尺(钢尺)量取; 6、同一类地物(貌)应先测,以避免内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7、测图单元的划分,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于地形图的施测,也减少了接边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