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89222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7150330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直性脊柱炎89222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强直性脊柱炎89222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强直性脊柱炎89222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强直性脊柱炎89222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强直性脊柱炎89222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直性脊柱炎89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直性脊柱炎89222(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直性脊柱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骨关节中心,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ridylitis;AS) 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病因学,1.遗传 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 重要作用. 2.感染 近年来研究提示AS发病率可能 与感染相关。 3.自身免疫 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 4.其它 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病理改变,韧带附着端病变原发部位,是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即肌腱端的炎症,导致韧带骨赘形

2、成、椎体方形变、椎骨终板破坏、跟腱炎和其他改变。因为肌腱端至少在生长期是代谢活跃部位,是幼年发生AS的一个重要区域。,【病理改变】,骨骼病变特征 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脊柱的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 随着病变的进展,关节和关节附近有较显著的骨化倾向。,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椎体方形,骨质疏松,椎小关节间隙消失,强直,椎旁韧带(前后纵及棘间韧带)骨化,呈典型“竹节样”改变。双侧骶髂关节骨性强直,髂腰韧带骨化,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腰椎曲度变直,骨质疏松,椎体呈方形,T11,12椎体后缘扇形凹陷(箭头),相应椎管前后径增宽,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A.CT

3、示双侧骶髂关节模糊,骨侵蚀破坏,左侧明显,关节间隙无改变。 B. CT示双侧髋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骨面质破坏呈锯齿状,以髋臼明显,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双侧骶髂关节 骨质破坏,髂骨侧软骨下致密硬化伴囊变,关节间隙狭窄,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 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对称性骨质侵蚀破坏,粗糙不光滑,关节面致密硬化,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双侧髋关节面侵蚀,轮廓粗糙不光滑,以髋臼明显,骨盆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级),图注: CT示双侧骶髂关节破坏,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骨质疏松,病理改变,心脏病变特征 是侵犯主动脉瓣,使主动脉前膜增厚,

4、因纤维化而缩短,但不融合,主动瓣环扩大,有时纤维化可达主动脉基底部下方。 肺部病变特征 是肺组织事斑片状炎症伴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进而发展至肺泡间纤维化伴玻璃样变。,临床表现,AS常见于1630岁,男性多见,40岁后首次发病者少见。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临床表现,(一)概述 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轻。,临床表现,( 二).关节病变表现 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

5、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 (三).关节外表现 AS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并伴发多种疾病,二.关节病变表现,骶髂关节炎: 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 腰椎病变: 表现为下背前和腰部活动受限 胸椎病变: 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后驼背畸形,二.关节病变表现,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 周围关节病变: 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三.关节外表现,心脏病变: 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 ,少数发生主动脉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眼部病变: 25%AS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或葡萄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三.关节外表

6、现,耳部病变: 发生慢性中耳炎概率为正常对照的4倍 肺部病变: 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三.关节外表现,神经系统病变: 马尾综合征 ,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 ,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等 肾及前列腺病变: AS极少发生肾功能损害,但有发生IgAD肾病的报告 淀粉样变: 直肠粘膜淀粉样蛋白沉积,少见,诊断标准,可疑AS为: 年龄40岁; 持续3个月以上; 腰背部不适隐匿性出现; 清晨时僵硬; 活动症状有所改善。,诊断标准,确诊AS为: 双侧骶髂关节炎或级,同时至少有上述临床标准中之一项者; 单侧骶髂关

7、节炎或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级,并具备临床标准第项,或具备临床标准第2项第3项者,诊断标准,目前常用的AS临床诊断标准 1.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向皆受限; 2.腰椎或腰背部疼痛或疼痛史3个月以上; 3.胸部扩张受限,取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扩张2.5cm。,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为放射线检查 骶髂关节: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辅助检查,脊柱 :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

8、小梁模糊(脱钙),由于椎间盘纤维环附带部椎骨上角和下的破坏性侵蚀,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纤维环和前纵行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鉴别诊断,现已确认AS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 具体见表格,表1:强直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要点A,表2:强直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要点B,治疗措施,目的控制炎症,减轻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 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

9、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体疗、理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1.健康教育,本病治疗从教育病人和家属着手,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大致病程、可能采用的措施以及将来的预后,以增强抗病的信心和耐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密切配合。 注意日常生活中要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如行走、坐位和站立时应挻胸收腹睡觉时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早晚各俯卧半小时;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弯曲畸形等。,1.健康教育,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的心理;戒烟酒;按时作息,做医疗体育锻炼。 了解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学会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及处理药物副作用,以利配合治

10、疗,取得更好的效果。,2.体疗,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动。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颈椎运动:头颈部可作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部旋转运动,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2.体疗,腰椎运动: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肢体运动:可作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适合的全身运动。,3.物理治疗,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 松,减轻疼痛,有利 于关节活动,保持正 常功能,防止畸形。,4.药物治疗,治疗AS的药物可分为三类: 抑制病情活动,影响病程进展的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 非甾体抗炎药 适用于夜间严重疼痛及僵硬病人,可在睡前服用。 镇痛药与肌松药如镇痛新、强痛啶肌舒平,常用于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者。,5.手术治疗,严重脊柱驼背畸形待病情稳定后可作矫正手术,腰椎畸形者可行脊椎截骨术矫正驼背;行颈7胸1截骨术可矫正颈椎严重畸形。髋关节严重屈曲畸形,可行全髋关节转换术或髋关节成形术,但效果不够理想,术后易再强直。,AS,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