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47149624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48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 实施细则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分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分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 年年 7 月月 目 录 4.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 1 4.2 钢结构工程 . 2 4.3 防水工程 . 7 4.4 桥梁工程 . 11 4.5 隧道工程 . 18 4.6 道路工程 . 25 4.7 给排水工程 . 28 4.8 综合管廊 . 30 1 4.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4.1.1 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验收应符合规范要求 (1)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 前进行。 (2)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

2、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 工程验收记录。 (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其 图像记录资料。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外观不应有严重缺陷和一般 缺陷 (1)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 方案, 并经监理 (建设) 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 应重新检查验收。 (2)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 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4.1.3 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 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 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要求且影响结构性能、设备安装、使用 功能的结构部位,应由

3、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设计单 位及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后的部位,应 重新验收。 2 4.1.4 钢筋混凝土装配结构在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 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现浇结构的混凝土结合面。 (2)后浇混凝土处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锚固 长度等。 (3)抗剪钢筋、预埋件、预留专业管线的数量、位置。 4.1.5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预制构件应定期进行结构性能检 验 (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 准及设计的有关要求。 (2)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规范 要求。 4.1.6 对工厂生产的预

4、制构件,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 文件和表面标识。预制构件的质量、标识应符合本规范及国家现 行相关标准、设计的有关要求 4.1.7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4.1.8 预制构件与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4.2 钢结构工程 4.2.1 钢梁的安装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钢梁现场安装前应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3 安装前应对临时支架、支承、吊车等临时结构和钢梁结构 本身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杆件和零件, 查验产品 出厂合格证、钢材质量证明书。 对杆件进

5、行全面质量检查, 对转运过程中产生缺陷和变形 的杆件,应进行矫正。 安装前应对桥台、 墩顶面高程、 中线及各孔跨径进行复测, 误差在允许偏差内方可安装。 安装前应根据跨径大小、河流情况、起吊能力选择安装方 法。 (2)钢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梁安装前应清除杆件上的附着物,摩擦面应保持干燥、 清洁。 在满布支架上安装钢梁时, 冲钉和粗制螺栓总数不得少于 孔眼总数的 1/3,其中冲钉不得多于 2/3。 用悬臂和半悬臂法安装钢梁时, 连接处所需冲钉数量应按 所承受荷载计算确定,且不得少于孔眼总数的 1/2,其余孔眼布 置精制螺栓。 高强度螺栓栓合梁安装时,冲钉数量应符合上述规定,其 余孔眼布置高

6、强度螺栓。 安装用的冲钉直径宜小于设计孔径 0.3 , 冲钉圆柱部分 的长度应大于板束厚度; 安装用的精制螺栓直径宜小于设计孔径 4 0.4 ;安装用的粗制螺栓直径宜小于设计孔径 1.0 。 吊装杆件时,必须等杆件完全固定,方可摘除吊钩。 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个节间应测量其位置、高程和预拱 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校正。 (3)落梁就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梁就位前应清理支座垫石, 其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 计要求。 固定支座与活动支座的精确位置应按设计图并考虑安装 温度、施工误差等确定。 落梁前后应检查其建筑拱度和平面尺寸、校正支座位置。 连续梁落梁步骤应符合设计要求。 4.2.2 钢梁的焊接符合

7、设计及规范要求 (1)焊缝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首次焊接之前必须具备有效的焊接工艺评定。 焊工和无损检查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 方可 从事资格证书中认定范围内的工作。 焊接环境温度,低合金钢不得低于 5,普通碳素结构钢 不得低于 0。 焊接前应进行焊缝除锈,并应在除锈后 24h 内进行焊接。 焊接前,对厚度 25 以上的低合金钢预热温度宜为 80 120,预热范围宜为焊缝两侧 5080 。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并应控制层间温度。 5 钢梁杆件现场焊缝连接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 现场焊接应设防风设施,遮盖全部焊接处。 (2)焊接完毕,所有焊缝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 格后,应在

8、24h 后按规定进行无损检验,确定合格。 (3)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4.2.3 钢梁的焊缝探伤检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采用超声波探伤检验时,其内部质量分级应符合设计 规定,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和检验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2)当采用射线探伤检验时,其数量不得少于焊缝总数的 10%,且不得少于 1 条焊缝。探伤范围应为焊缝两端各 250300 ;当焊缝长度大于 1200 时,中部应加探 250300 ;焊缝 的射线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3323 的规定,射线照相质量等级应为 B 级;焊缝内部质量 应为级。 4.2.4 高强度螺栓连接符合设

9、计和规范要求 (1)安装前应复验出厂所附摩擦面试件的抗滑移系数,合 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在同批 内配套使用。 (3)使用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 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4)高强度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入,穿入方 6 向应全桥一致。 (5)施拧高强度螺栓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间断拧紧方 法。 (6)当采用扭矩法施拧高强度螺栓时,初拧、复拧和终拧 应在同一工作班内完成。 (7)当采用扭矩角法施拧高强螺栓时,可按国家现行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的有关规定执行。 (8)施拧高强度螺栓

10、连接副采用的扭矩扳手,应定期进行 标定,作业前应进行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使用扭矩值的 5%。 (9)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必须当班检查。 4.2.5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的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 均符合设计要求 (1)防腐涂料应有良好的附着性、耐蚀性,其底漆应具有 良好的封孔性能。 (2)上翼缘板顶面和剪力连接器均不得涂装,在安装前应 进行除锈、防腐蚀处理。 (3)涂装前应先进行除锈处理。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 湿度应符合涂料说明书的规定。 (4)涂料、涂装层数和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层干 漆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涂装应在天气晴朗、4 级(不含)以下风力时进行, 7 夏季应避免阳光

11、直射。 4.3 防水工程 4.4.1 防水混凝土的节点构造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塌落度、抗压强度和 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 变形缝、 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 于 C15,厚度不应小于 100 ,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 150 。 (3)结构厚度不应设计要求;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 , 并不得贯通;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4)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 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并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500

12、。 (5)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 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 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 的墙体上。拱(板)墙 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以下 150-300 处。 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00 。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并宜与变 形缝相结合。 8 4.4.2 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施工缝用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中埋式止水带及外贴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固定 应牢固。 (3)中埋式止水带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钢板止水带

13、时,埋入先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分别 不应小于 150 。 当采用橡胶止水带时,埋入先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分别 不应小于 200 。 当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时,埋入先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 分别不应小于 120 。 4.4.3 卷材防水层施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其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 (2)卷材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 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应 做成圆弧或 45坡脚,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阴阳角 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宜为 300-500 , 并符合所用卷材的施工要求。 (4)

14、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以上大风中施工; 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 5,热熔法、焊接法 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 9 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5)防水卷材施工前,基面应干净、干燥,并应涂刷基层 处理;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基面处理剂的配制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其粘接材料的材性相容。 基层处理剂喷涂或刷涂应均匀一致,不应露底,表面干燥 后方可铺贴卷材。 (6)铺贴各类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铺设卷材加强层。 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 施工,其粘结位置、点粘面积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