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7149412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五、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六、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

2、道,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国某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也出现严重的不足,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加以解决,其中最有效的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此工程的相关内容。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6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课件展示: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通过一些自然资源(如油气资源、水资源、

3、煤炭资源等)的分布图讲述】、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及中西部资源占有全国的比重图引出问题: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资源跨区域调配师问:你知道我国已经先后制定了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吗?学生回答: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课件展示: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过渡:今天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例来讲讲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问题播放西气

4、东输的视频师问:由视频中可知该工程的气源区、目标市场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气源区是新疆的天然气资源,目标市场是长江三角洲老师讲述:西气东输工程是2002年七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全长4200千米。学生活动:观察P86图5.1思考:1、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自西向东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2、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自西向东经过哪些地形区3、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自西向东经过哪些气候区学生回答: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2、塔里木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

5、洲3、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思考: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为什么不取直线?(从地形、市场、气源三方面分析)学生回答:略师提问:如果你是该工程的工程师,你觉得在进行管道建设时,在那些地形区难度会比较大?学生回答: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过渡:既然西气东输主干管道建设时有那么大的难度,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实施该工程?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P86P88,思考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学生回答:略课件展示: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P89图52所示)学生活动:读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比例图,分别比较东部、中西部地

6、区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差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生产量大,但经济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东部地区能源相对贫乏,生产量小,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这样东西部地区就会出现“产销矛盾”。师小结:回答得很好,西部地区由于能源丰富,生产量大,但经济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东部地区由于能源相对贫乏,生产量小,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这样东西部地区就会出现“产销矛盾”。师提问:这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呢?学生回答:略师小结: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例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

7、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而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例如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这样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课件展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

8、发展。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煤 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学生活动:P88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

9、高等方面思考。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3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

10、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开发利用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P88活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点

11、拨: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点拨: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点拨: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点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内容:一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包括其必要性和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一些概括,包括气源区、目标市场及主干管道经过的地形区和气候区;三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原因有三个,分别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八、板书设计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2目标市场:3主干管道: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