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145894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3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07 年 5 月新加坡第六届国际三螺旋大会主题论文2007 年 5 月新加坡第六届国际三螺旋大会主题论文 区域创新发动者区域创新发动者 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 亨利埃茨科维兹 周春彦 摘 要: 摘 要: 本文通过“三螺旋场和三螺旋循环”的概念阐明创业型大学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 创新模式中的作用。三螺旋场解释三个螺旋之间的相对独立和彼此重叠的本质,说明三螺旋的 生成原理;三螺旋循环则说明它们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机制。三螺旋创新模式成功的前提是至 少有一个螺旋能提供发动区域创新的动力。在有不同创新发动者的大学推动、政府拉动和大公 司引导等三螺旋模式中,创业型大学的作用是不同的。

2、关键词:关键词:创业型大学,三螺旋场,三螺旋循环,非线性技术创新模式,区域创新 导导 言言 大学正经历着从知识生产、传播到创业型机构的文化转变。在知识社会中,它将在促进区 域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创业型大学的内涵不仅在于大学-产业间界面机制的创造,如帮助 发展现有公司或创建新公司的产业联络办公室或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它已被注入创业态度和战 略眼光,与区域其他机构合作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创业型大学的教员从新的视 角看待自己的教学科研活动, 不仅关注学生培养和知识进步, 同时致力于技术转移和公司形成。 知识社会使大学、政府和产业处于横向相互作用当中。三螺旋出现在大学发展到与经济、 政治

3、机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时。自中世纪诞生以来,大学使命已经从最初的知识存储与传播 扩展到新知识生产再到知识应用。其他变化包括 16 世纪人文主义学科的综合和 20 世纪大学成 为经验主义社会科学的避难所 (Lazersfeld, 1961)。每个变化都借用新使命“合法化游戏” 旧使命被纳入新使命最终使大学同时具有教育、科研和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三大使命。 本文借用物理学和生物学中“场”和“循环”的概念描绘三螺旋的运行机制。认为不同“创 新发动者”形成的不同的创新模式,创业型大学在这些模式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麻省理工学 院和斯坦福大学例证了美国的“大学推动”三螺旋创新模式,总体上说在中国的现行体制

4、下所 形成的是“政府拉动”模式,在某些国家还形成产业“大公司引导”模式。区域创新三螺旋也 是大学目的和作用、大学-产业-政府间的信任以及地方组织力和发动力增强的结果。知识溢出 日益通过校园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发生,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或什么样的大学。 2 1. 创业型大学的发明创业型大学的发明 创业型大学是作为创新来源的大学-产业-政府相互作用的生成因素。能作为独立实体运行 是创业型大学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lark, 1998)。形成创业型大学模式的关键因素 是:具有商业化潜力的研究基础,创建高技术新公司的传统,校园里的创业风气,定义知识产 权归属、共享利益和调节利益冲突的政策法规,以及

5、参与区域创新战略。 创业型大学努力在有着内在冲突的教学、 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使命之间进行平衡, 它有三个 基本特征: 1 创业活动被普遍接受,并受到系统地支持 2 有技术转移办公室等界面机构,并取得相应的成就 3 有相当多的教工创建公司,并用所得收入支持大学里的科研和其他活动 从大学溢出的知识通过研究成果商业化和提供人力资源、 新公司和新思想等途径促进区域发展。 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研究风气的一部分。 在 19 世纪中叶, 来自德国的强的学术研究道德传统 与支持研究的资源的短缺合在一起,形成美国大学的创业动力(Jencks and Riesman, 1968)。大学 创业动力源起于教员寻求财政资助

6、, 起初求助于自己所在的大学, 后来在 20 世纪早期开始求助 于外部的基金会和产业。 知识资本化不仅发生在私立大学而且发生在公立大学, 其原因主要有: 研究应用的潜力,区域产业(包括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学在掌管商业化过程中的利益。因为 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具有健康和医学含意,不能随意滥用,所以大学为保护自己的声望 要对其进行掌控(Apple, 1989)。 随着创业之风的兴起,创新活动在校园里加速进行。从研究而来的发现更快地扩散到教学 当中,因为很可能是相同的人在进行研究与教学这两种活动。当所有的教员(包括刚刚走向工 作岗位的年轻人)都有责任拟定研究计划寻求资助的时候,打破了资深教授领导

7、年轻同事的精 致的学术层级结构 (Storr, 1953; 1968; Oleson and Voss, 1979)。19 世纪后期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 讲师职位的废除和 21 世纪早期德国年轻教授的引入,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表现出这种朝向头衔和 责任平等的趋势。 培育创业环境有几个方面,其中有些可能已通过从教学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实现。 a 战略方向、物质设施的控制,融资和获得校友与公众支持的能力(Goddard, 2004); b 聚焦于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潜力的研究领域(Viale and Etzkowitz, 2004); c 缩短发明与创新之间距离的技术转移能力(Owen-Smith and

8、 Powell, 2003) 大学事业发展越来越遵循具有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帮助的辅助线性模式从技术起步到筹 集风险资本到包装一个公司(Etzkowitz, 2006)。界面组织则起着逆向线性的作用,把大学介绍到 外界解决现实问题。在一个区域里,当各种类型大学极化到促进区域创新实践的使命时,大学 的发展便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图 1)。 3 创业型大学来源于新大学使命的出现。 “第一次大学革命” 使大学除教学之外还具有研究的 使命; “第二次大学革命”则赋予大学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一般来说,创业型模式 是由研究型大学发展而来的,但它也可以成为教学发展战略,使创业与教学相互促进、协调发 展。例

9、如,巴西里约热内卢国立大学在进行信息技术博士培养项目的同时在创新大学和区域发 展战略的指引下创建了一个孵化器。 各种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以不同的方式为区域创新做贡献。每种大学都有自己较主要的使 命:教学型大学基于教育使命,为人才市场输送毕业生;研究型大学致力于知识生产及教学; 创业型大学强调教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实际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有潜能帮助产业发展,不 论它在什么层次上,拥有怎样的使命。但只有创业型大学具有完善三方合作循环的能力,它超 出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层次,在高技术层次上创业。 关注应用研究和致力于现有产业短期应用的大学研究商业化既不是必然的发展也不是最令 人满意的目标(Faulkner

10、 and Senker, 1995; Slaughter, and Rhodes.1997)。尽管某些地方性大学通常 都这样做,但大学本身应当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它是新知识领域和区域产业更新改造的源泉(图 2)。企业开发能力比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更重要;社会科学已成为调查研究、焦点小组和经 济计量学的重要来源。通过慷慨的休假政策和管理教授咨询活动的“五分之一法则” ,学者可以 在不影响其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在公司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与其等待争论爆发不如更好地预见问题。康奈尔大学前校长 Frank Rhodes 曾指出:大学- 产业-政府合作伙伴关系基于“所有合作机构和参与者(包括学生)诚肯相待

11、、彼此尊重和利益 共享的原则”(2001: 245)。他的几个建议已付诸实践,如可以在一般模板内协商特殊安排等。 大学反复考证教授实践和调控政策,如所有权收入的比率、考虑激励发明人和与公司保持良好 关系之间的平衡等。 研研 究究 能能 力力 产产 业业 实实 际际 教学型 大 学 研究型 大 学 创业型 大 学 职业技 术学院 区区 域域 创创 新新 实实 践践 图图 1 各种类型大学向区域创新实践的极化各种类型大学向区域创新实践的极化 创业型 产 业 大 学 1. 技术专利与许可 2. 教授为产业咨询:促进现有产业发展 3. 大学衍生公司:公司形成 4. 创业教育:培养高级创业型人才 5.

12、提供使用贵重稀有的 R Bok; 2003; Mowery et.al. 2004; Washburn, 2005; Leydesdorff and Meyer, 2006)。 创业型科学是有争议的。有人批评它使社会无法控制大学研究“私有化” ,并且对科学道德本身 也是个威胁;有人则认为请准专利和发表出版之间“相辅相承” 、彼此加强 (Blumenthal et. al., 1986)。 斯坦福在硅谷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它同时也是一所在人文与社会科学、 生物与物理学方面领先的大学。 尽管使命的兼容似乎是有争议的事情,但大学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核心身份。通过组建系和 中心等组织创新,

13、向心力已大于离心力。向心力使教授的多重职责集中在一个学科内,离心力 则鼓励他们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与创业活动会使大学衰落的论题刚好相反,创业活动加强 了大学的传统使命(Readings, 1996)。将批评、研究探索和创业功能组合在一起能形成新的学科, 如环境科学以及金融资源学等。斯坦福大学在其医学院有个利益冲突研究中心,还有一个确定 这个专业模式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正如研究产生于教学一样,新的研究思想也可能来源于创业 活动,这正是 Vannevar Bush 在他的咨询实践中的发现(Bush, 1970)。 多重使命改变了大学的内部结构,起初发生在行政管理部门,后来在教育核心部分。教学 从讲

14、授和讨论扩展为项目设计形式,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交流思想并提出共同目标。大学 已经发展了技术转移能力,把教学活动从培养个体扩展到通过创业教育和孵化培养组织。大学 孵化器教育一群人如何形成生气勃勃的组织。最初由具有技术转移专业人员创建的巴西大众合 作孵化器Popular Cooperative Incubator不仅致力于高技术公司的形成,而且将组织培养扩展到 大众化的程度(Etzkowitz, Mello and Almeida, 2004)。 因而, 大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回 过头来与它传统的教学使命巧妙结合起来。 大学是天然的孵化器,它为师生提供技术开发与创业的支撑结构。大学也是

15、新的交叉学科 领域和新产业部门的发源地。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自持动力部分地基于传统大学的特征,因 为教育是具有高速人员流动的生殖过程,这使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最佳场所。学生是未来发明 4 5 家的不竭来源。当他们被录取时,他们为校园带来新思想;当他们毕业离去时,又将更新的思 想带到其他地方(Slaughter et. al., 2002)。 大学教育应当包括各种学科及专业方面的训练。如 Cardinal Newman 所说: “ 在大学里 所传授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分支是这样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没有任何学科会因为不完美而受 到忽视”(Newman, 1959:102)。就像毕业生应该能写出一篇文章

16、来表达他们的个人思想或一 篇科学论文以证据驳倒假设一样,他们也应该学会写商业计划,将一个想法置于其中并检验它 的生命力。反过来,麻省理工学院曾担心如果它的学生仅仅在狭隘的技术学科中被培养,那么 就不会为具有更广泛教育背景的人们工作。如果这样,哈佛的毕业生将成为管理者;而麻省理 工毕业的学生将成为他们的雇员。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很强的人文学科系,特别是在与 技术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使它的学生有条件为成为出色的领导者受到良好的通才教育。 2. 在三螺旋中的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中的创业型大学 大学从社会“次要”机构向“主要”机构的转变是一种“扩展宇宙expanding universe”现 象,而不是“零和游戏”zero sum game。大学身份的提高基于它的发展新技术经济范式和 从研究中提取经济与社会含意的能力。因而,现代社会的知识产业不再是“由少数精英知识分 子从事的次要事务,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