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47140719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2分) “融”( )获选2017年“一带一路”主题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对更好地诠( )释“一带一路”战略所倡导的共融共赢的精神内hn( )有天然优势。为了追s( )仓颉造字以来的汉字历史,din( )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础,举办者发起了这次年度汉字征选活动。(改自半月谈)【答案】rng qun涵溯奠【解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

2、生僻字的读音。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答题时,汉字书写要注意工整,注音要注意声调的位置。【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B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孙悟空为“金身罗汉”,猪八戒为“天蓬元帅”,沙僧为“斗战胜佛”。C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

3、,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E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答案】B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名著阅读要求细读,把握主要人物、牢记关键情节,尤其是某些重要的细节,似是而非是很难猜对的。B项中如来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沙僧为“金身罗汉”。D项中智真长老将智深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而是因为大闹了五台山,没办法再收留了。

4、【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面是漫画网络推手和自得蔫乐,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2分)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答案】示例:网络推手主题:有些网红被网络推手炒红,但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被人捧得越高,摔得自然也就越疼。【解析】漫画题的答题技巧:一、读懂漫画的信息1.读懂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往往是诠释漫画主旨的点睛之笔,对漫画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2.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3.读懂漫画的构图4.读懂漫画中的要素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二、提炼、升华;整合与重述1.提炼、升华通过以上的“读”基本上理解了漫画的含义和主旨,但从答题角度这还是不行的,要答好题必须

5、找出漫画涉及到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常识的观点。这时需要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疏理,再回过头来解读漫画,这样对漫画的理解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2.整合与重述在对观点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注意信息与原理的联系,按照“原理、方法、启示、警示、说明、表明”等,把观点和漫画中读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做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最后用学科术语表达出来。语言运用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认真读题,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理清答题的思路。如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其主题”,答题时需要从画面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夸张之处来挖掘。4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农耕从此起。丁

6、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饥勤不自苦,膏泽且为喜。【答案】田家。全诗是围绕“田家”展开的,通过写“田家”的劳碌与辛苦来表达诗人对其的同情。【解析】本诗选自观田家,本题要求在诗里找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一个词语”自然极大地排除了失误的可能;在诗里能用的词语也就有“微雨”“田家”“耕种”等。诗文的题目一般是其内容、主题和思想的概括,或是内容、主题和思想的载体,内容或情节展开的线索等,选定了词语,结合诗歌内容“简述理由”即可。【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24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中”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24节气

7、”文化出谋划策。(4分)材料一:2016年11月,“24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材料二:“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24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的生活。材料三:但是专家说,联合国有关公约不仅看重非遗的实践价值,也看重其创新传承,24节气可被记忆和品读,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自豪感固然需要,但文化背后的

8、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扬?网上把清明节译为Tomb - Sweeping Day(扫墓的日子),很明显,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外语翻译和准确对外交流的问题能解决吗?公众到哪里、去向谁咨询学习非遗的有关知识?跟24节气有关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如何?中学生不喜欢这些古董文物怎么办?(采自中国行业资讯网等)【答案】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将这24节气列入一定的政策中;从社会角度看,需要加强各方面宣传,让24节气深入人心;从学校角度看,可以开展各种调查活动来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并传承;从个人角度看,主动学习了解相关内容。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24节气相关知识,这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思想资源,对人们

9、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帮助。6默写。(6分)(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今天是父亲节,请写出与父亲有关的诗、词、文中的名句(连续两句):,。【答案】(1)采菊东篱下 (2)暂凭杯酒长精神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与积累。(1)一(3)题都是一般性默写填空,书写时,要注意字迹清楚。第(4)题要求的是“与父亲有关的古代诗、词、文中的名句”,而且还要是“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都可以,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

10、。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甲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选自曹刿论战)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

11、,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注】季世:末代。弭:平息,消除。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牺牲玉帛:(2)齐师败绩:(3)夙夜筹谋:(4)楚使请城:(5)乃自刎以死国:【答案】(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军队溃败。(3)日夜。(4

12、)请求兑现承诺的城池。(5)为国而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前两小题是课内部分,相对简单。后三题是课外内容。“夙夜”可联系出师表中的“夙夜忧叹”,而“死国”可联系陈涉世家中的“死国可乎”。【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

13、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l(1)彼竭我盈,故克之【答案】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答案】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竭、盈、克”;2句中“使、若、何为”都是得分点。【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9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2分)【答案】巴蔓子为了国家的安危能够挺身而出

14、,为了国家的完整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使楚王敬佩。【解析】本题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只要将巴蔓子的特点概括出来即可。【考点定位】,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0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15、答案】A【解析】B项不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来刻画,而是对巴蔓子进行的正面描写。C项中乙文是为了刻画巴蔓子的人物形象。D项中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和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不能表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考点定位】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参考译文】【乙】周武王打败殷商后,把姬姓子弟分封在巴地,授予官职,在江州建都,成为南方诸侯的首领。周朝末年,巴国发生叛乱。将军蔓子性情刚毅勇猛,精通军事,日夜想办法平乱。于是向楚国请求军队支援,允诺给楚国三座城池。楚王最终救援了巴国,蔓子也亲自披上盔甲,拿起武器参战。巴国叛乱平定后,楚国的使者来要求兑现许诺的三座城池。蔓子说:“借助楚国的军力,消除我国的灾难,确实许诺给楚王城池,但巴国的土地不能分割。宁愿死,把我的头颅提给楚王谢罪,城池也不能给他。”于是自杀殉国,将头颅给了楚国的使者。楚王感叹说:“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这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吗!”于是用最尊贵的上卿丧礼的规格埋葬了他的头颅。巴国埋葬他的身躯,也用了上卿丧礼的规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