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132661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资料 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师恩难忘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zhng zhng)月 衣襟(jn jng)教(jio jio)书 戛(g ji)然而止二、补充词语,解释带点的字身(临)其境 来到 引人入(胜) 美妙的境界戛然而(止) 停止 (娓娓)动听 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三、照样子写词语1、娓娓动听(井井有条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2、春雨点点(金光闪闪 得意洋洋 热气腾腾)3、戛然而止(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 悠然自得)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田老师讲课的最大特点是(把课文编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同学),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作者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春雨

2、点点,感激老师把自己领入(文学的殿堂),并教育自己(做人的道理),由此发出感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恩之情)。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一个“树”的意思是(种植),第二个“树”的意思是(培养)。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指),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人才的来之不易,也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40年前作者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学到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并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这句

3、话也表达了 “我”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4、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田老师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爱上了文学,并走上了文学之路。)五、摘抄歌颂老师的名言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2、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鲁迅)3、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 布鲁纳)六、仿写句子。例句:田老师讲的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老师亲切的话语有如缕缕阳光温暖着我。七、补充成语或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陶校长的

4、演讲一、比一比,再组词。提(提高) 锻(锻炼) 题(题目) 缎(绸缎)励(激励) 堡(堡垒)厉(厉害) 保(保护)三、填上适当的词语。(健康)的身体 (坚固)的堡垒(崇高)的理想 (生命)的源泉(胜利)的彼岸(科学合理)的生活(持久)的锻炼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认准(目标) 激励(自己) 承担(责任)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并用所填的仿照句子。1、根本一坏,( 即使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也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造句:即使放假,我每天也要看书。2、每个人( 既要 )讲究“公德”,(也要 )讲究“私德”。造句:展望未来我们既要看到风险,也要看到希望。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陶校

5、长提出的每天“四问”是指:(一问健康);(二问学问);(三问工作);(四问道德)。陶校长向同学们提出这“四问”的意图是(启发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2、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括号里所填的词语分别指(公共道德),(个人的品德修养),(健全个人的人格)。3、“我们到学校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其中“真人”是指(真诚、不虚伪的人)。你能写出一句陶行知的有关做真人的名言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

6、源泉。你能写出两句关于学问方面的谚语或名言吗?(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3)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陶行知。(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四、拓展练习。1、“专心致志”是形容注意力集中的,你能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2、积累两句陶行知的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大事来,做大事去。3古诗两首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师傅就在这座山中,但是山

7、上云雾弥漫,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心想。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这首诗通过 (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 2、所见是 (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3、诗人寻访隐者的心情变化为

8、(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意欲捕鸣蝉),从诗中“意欲捕鸣蝉”可见当时是(夏季)。 六、古诗中有不少是描写农村儿童生活的,请你写出两首来。池上 小儿垂钓小娃撑小艇, 蓬头稚子学垂纶,偷采白莲回。 侧坐莓苔草映身。不解藏踪迹, 路人借问遥招手,浮萍一道开。 怕得鱼惊不应人。宿新市徐公店 村居篱落疏疏一径深, 草长莺飞二月天,树头花落未成阴。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急走追黄蝶, 儿童散学归来早,飞入菜花无处寻。 忙趁东风放纸鸢。练习1一、搜集与“风”有关的词语及古诗和风细雨 风平浪静 风卷残云 风起云涌 春风化雨 明月清风风和日丽 风吹草动二、与描写“风

9、”有关的诗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3、千磨万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1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填空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典型的数字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作品。古诗描写的是(秋天),地点是(江河上)。人物是(作者自己)。这首诗诗中有画,再现了一位渔翁打扮的人(独自垂钓)的情景:江中一叶小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执(钓竿)的垂钓者,一面(放声高歌),一面 (畅饮美酒),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他虽然(逍遥自在),但是却深藏着几许(箫瑟与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