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132564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易教育201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的教育思想称之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教育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3.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 )作用。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

2、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 )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平行论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教师职业( )角色的阐述。A.授业解惑B.管理者C.示范者D.父母与朋友7.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D.课程指南8.在测验学生英译汉的技巧时,由于所选的短文中词汇量较大,学生受到词汇量的障碍而难以发挥翻译技巧,测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然而并没有确切说明学生的翻译技

3、巧,这样的测验( )不高。A.难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9.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1.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

4、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13.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4.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活动B.劳动技术教育C.课外活动D.额外教育15.下面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的是(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D.老师穿得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

5、每小题3分,共12分。)1.学校教育2.美育3.教育规律4.观察法三、简述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2.德育过程和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3.简述教育立法的意义。4.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礼记学记中所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教学原则相一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

6、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学生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学生的头。果然,这个学生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2.在一堂观察玉米的课上,一位男同学凡是听见有人说发现了一条虫子,他都要跑过去观察。老师在课上并没有制止,只是在下课后,老师单独留住了这位男同学,请他帮助收拾玉米,然后说,你对虫子很感兴趣?同时也指出了上课是不能东跑西跑的。最后老师拿了一本昆虫类科普读物借给这位男同学。问题:请评价该老师的教育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美国学者杜威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等八大关系,并在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民主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上构建

7、起实用主义教育体系。2.A解析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而有意识的活动离不开人脑和语言。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了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器官人脑和交往工具语言,教育劳动起源论源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3.A解析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导向和动力的作用。4.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5.B 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

8、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等特点,“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就是典型例证。6.C 解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有利于说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7.C解析课程理论简称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因而课程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8.B解析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教师或测验编制者在编制测验时,一定要鉴定测验项目是否就是所要检查的项目。否则,这个测验就可能无效或低效。9.C 解析

9、对小学生来说,影响他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发展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学校教育。10.B解析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1.D解析赞可夫提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12.D解析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

10、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13.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记还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14.C解析课外活动就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

11、教育活动。15.B解析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二、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2.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3.教育规律: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4.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

12、法。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1)发展性。一般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五个阶段。教师要能够宽容并积极引导学生。(2)有潜能。学生有巨大的多方面的潜能,老师要相信学生。(3)差异性。学生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扬长避短。(4)主动性。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独立性。学生是权利的独立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的法律地位。2.参考答案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

13、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3.参考答案(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要求。(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的要求。(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要求。(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的要求。4.参考答案(1)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

14、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四、论述题参考答案(1)该思想与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相一致。(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区别主次、有详有略地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五、案例题1.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