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132154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应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对此,笔者由如下方面探讨了其实施环节。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而若想提高探究性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则结合教材内容,考虑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与开发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一、设置情境,明确问题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一定的情境,可唤起学生探究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激活学生已有经

2、验与知识。同时,也为探究活动明确方向,确保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第一、结合生活实际,巧设问题情境。在探究情境创设时,如能将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借助模拟、再现、类比等形式转变为问题情境,则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其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学会发现知识中的数学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如教学自行车里的数学时,创设情境:展示自行车图片,提问:你们可以从自行车中找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吗?(圆形知识、三角形知识等)。实际上,在自行车中还蕴含着更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本次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吧。此外,教师还可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巧设问题探究情境。如对易于混淆的数学定理、数学概念等知识,教师可通过设悬置疑的

3、方式来巧设教学情境,以诱导学生观察、假设、验证,获得结论。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学会对此学习。第二、结合学生特点,明确情境呈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认知规律。因此,在探究性活动设计时,教师应注意由学生特点着手,选择展现情境的方式,以充分发挥情境功能。如动作、声音、色彩等对有低年级小学生较强吸引力,因此,教师需要传授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问题情境,如观看动画、直观演示、游戏展示、说故事等。对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其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动机增强,因此,教师可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解决实际问题、类比猜想等。例如:教学刷围墙时,教师可创设

4、问题情境:我们学校想要重新粉刷围墙,校领导想在全校师生中征集粉刷围墙的工程方案,同学们,你们有兴趣参与这一竞争吗?你们认为粉刷围墙的方案应由哪些方面着手?这样,可将学生引入探究性学习活动之中。二、动手实践,组织活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发时,教师需要研读教材,发掘其中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增强学生知识体验,使其学会怎样自主获得知识,运用怎样的方法去科学探究知识,从而让每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第一、组织小组位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学生才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自主建立知识系统。而小组探究活动则是

5、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教学自行车里的数学时,设计多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探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和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问引思:自行车蹬一圈可走多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1:蹬一圈,测量下。(课前请几位学生独立测量同辆自行车蹬一圈所行的路程,课堂上汇报测量结果)方案2:依照车轮周长乘上后齿轮转的圈数算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分组操作,教师予以指导。第二、组织动手操作类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空间与机会,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创新思维,使其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验证等活动,而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如学

6、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去花园、操场等地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其面积,以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组织调查活动。在新课标教学中,要求课内课外有机整合,将课堂拓展到生活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内容,计一些调查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展开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如教学统计时,可要求学生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与信心加以统计,如调查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日等情况,然后制作统计图表。三、交流合作,概括总结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这一环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可相互反馈信息,归纳与总结经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增强认识。第一、探究数据加以分

7、类整理。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数据整理,有助于学生根据数学展开观察、对比,以找出数据中隐藏的规律,然后经过归纳总结,则可得到结论。因此,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以统计图等形式予以分类整体,亦或根据一定顺序来排列有关数据,从而为后面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二、探究数据加以分析比较。数据分析,即把握各数据的内在关联,发掘出数据中的变化规律。在实际操作中,这通常包括了观察、对比、判断、概括、综合、归纳等环节。同时,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启发与指导,如提供数据分析提纲,数据分析思路,引导学生紧扣分析思路展开积极思索。亦或利用分析思路,诱导学生相互讨论,使其在交流中加深认知,为结论的获得做好铺垫。第三、对探究数据加以归纳总结,获得结论。在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则可获得探究结论。而呈现结论的方式,既可用文字进行表达,也可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还可以通过符号等进行表示。如探究自行车蹬一圈可走多远?学生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并收集数据进行求解,然后获得结果: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车轮周长后齿轮齿数/前齿轮齿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