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130359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题组一物质的分类与应用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纯盐酸、空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答案B解析A项,纯盐酸是混合物,错误;B项,蒸馏水是纯净物,氨水是混合物,碳酸氢钠是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正确;C项,胆矾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铁是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错误;D项,生石灰是纯净物,漂白粉是混合物,氯化铜和碳酸钠都是电解质,错误。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下图所示

2、。某同学取用KOH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答案D解析KOH属于碱类物质,应与NaOH放在一起,故选D。3.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A.CO2 (g)通入NaOH溶液中B.CO2 (g)通入石灰水中C.NH3 (g)通入CH3COOH溶液中D.NH3 (g)通入盐酸中答案C解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A、B、D过程离子浓度与离子所带电荷的乘积不变,C过程离子浓度变大,导电能力增强。答案选C。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

3、移动C.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答案C解析分散系都是电中性的,胶体不带电,故A错误;胶体粒子可能不带电,不做定向移动,故B错误;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C正确;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布朗运动,故D错误。题组二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5.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OHHCl=H2OClB.Ca(OH)2Cu2=Ca2Cu(

4、OH)2C.FeCu2=CuFe2D.Fe2H=Fe3H2答案C解析选项A中,HCl应写离子符号,Cl不参加反应,即OHH=H2O;选项B中,澄清石灰水Ca(OH)2写离子符号,即2OHCu2=Cu(OH)2;选项D中,应生成Fe2,即Fe2H=Fe2H2。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盐酸清除水垢:CaCO32H=Ca2CO2H2OB.Fe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C.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HOH=H2O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OH=H2OCO2答案D解析A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正确;B项

5、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C项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D项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HCOOH=H2OCO,错误,答案选D。题组三离子的检验与推断7.实验室中检验CO所用的试剂是 ()盐酸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A.B.C.D.答案B解析CO能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能与C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可用盐酸、澄清石灰水检验CO。8.在含有大量K、OH、CO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SOB.NHC.Al3D.Ca2答案A解析OH不能与NH、Al3大量共存,Ca2不能与CO大

6、量共存。题组四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计算9.已知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是3价,最高化合价是5价,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只具有氧化性的是()A.NH3B.N2C.NO2D.HNO3答案D解析物质所含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答案选D。10.根据反应式: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答案B解析反应中还原剂是I,还原产物是Fe2,故还原性:IFe2;反应中还原剂是Fe2,还原产物是Br,故

7、还原性:Fe2Br,所以还原性大小顺序为IFe2Br。题组五综合应用题11.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例如:人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提供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已知人和动物呼吸作用的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在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2)有些氧化还原反应却有危害。例如:钢铁的腐蚀、食物的腐败等。因此,要想方设法阻碍此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罐头厂在装食物罐头时,添加一些防腐剂,防止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防腐剂具有_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总是同时存

8、在的。根据这一知识,如何有效避免有危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可通过实例说明) _。答案(1)C6H12O6(2)还原钢铁用具(或其他物品)表面涂上油漆(或其他物品),避免与氧气接触,可起到防止锈蚀的效果(其他答案合理均可)解析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通过氧气将C6H12O6氧化,靠反应释放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还原剂是C6H12O6。防止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则加入的防腐剂必须具有还原性。要有效避免有危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可设法将物质与氧化剂(或还原剂)隔开,如将食品袋密封,并将袋内空气抽出或充满不活泼的气体(氮气、稀有气体等)。此问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12.某无色透明溶液

9、中可能存在大量Ag、Mg2、Fe3、Cu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用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取(2)的滤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填序号)。A.ClB.NOC.COD.OH答案(1)Fe3、Cu2(2)AgAgCl=AgCl(3)Mg2Mg22OH=Mg(OH)2(4)B解析该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则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10、有色离子:Cu2、Fe3;向溶液中加稀盐酸再加稀硝酸,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Ag;向(2)的滤液中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2;由于Ag与Cl、CO、OH,Mg2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溶液中不含上述阴离子。13.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3CS=K2SN23CO2。(1)被氧化的元素是_,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还原产物是_。(2)生成2mo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是_。答案(1)CKNO3和SCO2K2S和N2(2)3.6121024解析本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

11、变为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剂是KNO3和S,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K2S和N2,本反应中生成4mol气体时转移电子12mol,生成2mo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66.021023。14.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价。(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mol。(3)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答案(1)1(2)CuI0.5(3)解析

12、(1)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关键是,先确定I元素的负价只有1价,Cu在化合物中只会有1、2价,再由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确定Cu2HgI4中Cu为1价,Hg为2价。(2)反应4CuIHg=Cu2HgI42Cu中,每4molCu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mol,即当有1molCuI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为0.5mol。15.已知酒精(C2H5OH)能与K2Cr2O7和H2SO4的混合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且知Cr2O和Cr3在溶液中分别显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

13、题:(1)该反应_(填“是”或“不是”)离子反应。(2)写出电离方程式:Cr2(SO4)3:_;K2Cr2O7:_。(3)该反应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_。(4)你认为能否用这一反应原理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并说明理由。答案(1)是(2)Cr2(SO4)3=2Cr33SOK2Cr2O7=2KCr2O(3)是铬元素在反应中从6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4)能;该反应前后有颜色变化,Cr2O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颜色由橙色变为绿色。解析判断是否是离子反应的依据是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升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