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126080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测评 岳麓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3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向,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说的是()A佛教与道教的调和B儒学与佛教的调和C三教的调和D儒学与道教的调和【答案】D2“它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它是()A孔孟儒学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致良知【解析】孔孟儒学强调仁和德,与理性和节操无关,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主张将儒家

2、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强调仁者境界和社会责任感,符合“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故C项正确;“致良知”是陆王心学的观点,包含在宋明理学之中,故D项错误。【答案】C3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1140025】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解析】题干没有说明四字为何种字体,故排除A项;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四字碑文不能简单地说明儒学的政治化,故排除B项;“忠孝廉节”四字碑文深刻诠释了朱熹理学的本质内涵,故C项正确

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被作为后世官方正统儒学思想,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答案】C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答案】A5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并建立了系统心学理论的思想家是() 【导学号:11140026】A韩愈B朱熹C王守仁D孟子【解析】明代王守仁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心学主张,故答案为C项。【答案】C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

4、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解析】材料“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程朱理学注重气节的积极影响,故A项正确;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教育普及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能力提升7.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解析】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

5、的新认识”不符,故A、B两项错误;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8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答案】B9.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

6、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材料三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

7、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2)根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材料三的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解析】第(1)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根据“良知之在人心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根据“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是良知成圣的途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反省内心、知行合一。第(

8、2)问,社会价值根据材料二中“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得出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贡献,根据材料三“虽足针砭专制”得出批评专制,根据“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得出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根据“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得出冲击理学的思想桎梏。第(3)问,根据材料一中“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自觉提升道德;根据材料二“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得出开展道德实践,注意从思想及实践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内容: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是成圣的途径。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

9、修养;倡导知行合一。(2)价值: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贡献:含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3)启示: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1140027】材料一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材料一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

10、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解析】第(1)问,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解答即可。第(2)问,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理想解答。第(3)问,是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思想的传承性方面解答即可。【答案】(1)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2)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3)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