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7125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武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大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大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二、结构内容全文共 3 个自然段。第一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可分为 3 个层次。第一层“余幼时 余因得遍观群书”请幼时求书之难,虽难而得博览群书。第二层“既加冠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成年后从师求教之难,这里有叩问之难,跋涉之难,食宿之难

2、;虽难而心中快乐。第三层,最后一句话,总结说自己大体上就是这般艰难。第二段写当前的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这部分先讲学生的住、食、穿的条件都十分优越,再讲学习环境好,这里有读书环境好,老师好,书应有尽有。第二层“其业有不精者 岂他人之过哉?”这段是发议论。对于那些在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里而不能学有所成者提出批评。第三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三、难句解析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

3、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生,年青人。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以,凭借。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第一个“其 ”,代“他” (马生),第二个“其” 代“他的”(马生的)。故,特意。全句译作:马生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讲述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来告诉他。四、对比论证的运用课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 1、2 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例如吃的方面,“廪稍之共” 与“日再食

4、(每天只吃两顿),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穿的方面,“葛裘之遗 ”与“缊袍敝衣”对比;读书方面,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 “(为求学)行深山巨谷”对比;老师方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而且“未有问而不告”的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而且“未尝稍降辞色”对比;书本方面,“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对比。这些对比之后,结论使自然得出了:在如此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成,那就不是“天质” 低下的问题,而是用心不专的问题了。五、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本文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描写、议论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的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

5、采,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例如,写到趋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门人弟子填其室” ;写了“先达”的表现:“未尝稍障辞色 ”,“遇其叱咄”,“俟其欣悦” ,把对“先达” 庄重、严肃的态度写得很有声色;写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写出人物的神态。叙述和描绘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对比自己同那些被绵绣、沃甘肥的同舍生之后,点出了甘于敝农、粗粝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 足乐者”就是进德修业。这简要的议论表

6、现了人物的志趣。文章讲述了分之大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后,进而推论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苦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对比揭示出的道理。教学设计示例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1教学设想: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古代劝学名

7、言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1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教师适当补充。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 ,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

8、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 1 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 1 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 1 段。(3)教师评点学生

9、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 2 段。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1)学生齐读第 2 段,然后标注出其中的重点字词。(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 2 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3)指名学生翻译全段。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 3 段。(1)要求学生笔译第 3 段。(2)学生相互检查,讨论对方翻译中的不足之处。(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翻译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按照“信” 、“达”的标准修改自己的译文。(4)学生齐读第 3 段。6学生齐读全文。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2细读第 1 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

10、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3默读第 1 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 请引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4提问:请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的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的生活条件有什么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7请简要介绍马生,谈谈作者对马生所持的态度。8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五、学习迁移学生交流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 、“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的

11、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六、布置作业(略)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2一、简介作者。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正音正字。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略)三、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四、分析课文。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 1、2 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第 2 自然段可分为 5 层,前 4 层从四个方面与第 1 段相对照,第 5 层从对照之中得出结论。第 1 层 “凛稍之供” ,“ 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緼袍敝衣” ;第 2 层“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行深山巨谷” ;第 3 层“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尝趋百里外从

12、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有稍降辞色”;第 4 层“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第 5 层结论:在艰难困苦中,尚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精,有所成,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用心不专。文章第 3 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为了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五、总结、扩展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