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123525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资料来源:现代物流杂志2 0 0 2 年第5期,作者:何振彪/ 欧麟物流CMO 本期现代物流为“配送工程特辑”,鉴于物流配送本身就是很大的概念,在“欧麟视线”栏目中写点什 么才能对物流作业一线的同行有所启发,我想到很多。 记得当初海尔提出“与用户零距离”,许多同行还以为是一个口号罢了,如今海尔通过贯彻VM I、保证销售 终端有效补货,取得了事实在在的好处有目共睹。前一阶段,零售业的一位老朋友与我聊起大型超市物流配 送管理中如何开展VM I ,如何选择合适SK U 着手工作,是大米、是针头线脑,还是从快速消费品中有E

2、D I基 础的商流“黄金”品项开始?想到这里有了主意,就从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关键技术VM I与同仁展开交 流吧! 时下,供应链成为物流江湖上的又一个热门词汇。其实,除了概念之外,供应链管理更多的是规划和实施层 面的运作技术。举个例子, 遵循传统物流配送作业的游戏规则,供应商只能被动地想办法满足客户的具体要 求,现代物流技术正在改变旧有模式,VM I 是个典型。本文结合连续补货技术(CRP)说明供应商管理库存 技术(VM I )的关键成功因素和实施方法。同时,也探讨下列问题: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对I T 系统的功能要求; 供应商管理库存与协同商务软件标准功能的关系; 执行连续补货和供应商管理库存

3、技术的好处与实施障碍。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是ECR / Q R / CPFR的起点 海尔、上海通用,以致于众多世界50 0 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证明,连续补货技术是实现有效用户响应战 略(ECR)的优秀方法。该技术注重改善供应链上需求方和供应方的总体物流环节。 连续补货技术的实施目标: 提高存货周转率 降低库存水平 减少断货机率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提高仓库运做效率 促进商务合作伙伴合作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有效用户响应、快速响应、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其他类似的方法从作业技术层面代表供应链管理趋势,是 CPFR的技术实现手段。结合国情,供应商管理库存被视为实现协同运做的必经之路

4、,或者说是实施过程的 一部分。其范围没有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策略那么广,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本身就 是一种控制供应链的有效方法。 图1 有效用户响应(ECR)策略实施模型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的本质和目标 实施连续补货策略过程中,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被广泛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不同于常规物流方式:不 是买方,而是由供应方管理买方的库存分供方决定什么时间补货和补多少货,这是一种降低物流成本和 压缩库存的供应链管理技术。针对不同的商品,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关注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补货,不采用常 规的手工商品订购单据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保证实时监测商品库存水平、预

5、 测商品流量,从而有效确定什么时间补货以及补多少,从而避免断货。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出现在2 0 年前。当时,像沃尔玛这样的商业企业首先推行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服装行 业开始推广该项技术的时间也比较早。我们知道,制造业的物流差异性比较大,持批评态度的也是他们。目 前,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在汽车和造纸企业应用也比较广。 VM I的目标是: 提高商品库存可得性 提高销售额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增加毛利 从供应链总体角度,降低存货水平 提高供货商的生产稳定性 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在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实施过程中,是买方直接参与供方发货,还是货卖完了再与分 供方交割?

6、实际上,这是寄销存货的策略选择问题。从理论角度,寄销存货的商品所有权转移是通过商品交 易实现的即商品卖出去后,供货方才完成销售。从财务角度,寄销商品存货不属于商家的资产。 CRP和VM I 模型 举一个例子说明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模型:假定由供货方管理存货水平,并负责分销商仓库商品的有效补 货。前提是,分销商向分供方提供需求预测和当前存货水平的信息。 从供货方角度,VM I 模型通常需要: 1. 从分销方获得库存水平信息; 2 . 从分销商获得销售预测信息; 3. 在合适的时刻生成补货单; 4. 将发货信息通知分销商; 5. 从分销方取得销售报告; 6 . 将发票派送给分销方。 通常,供应商管理

7、库存技术的作业步骤是: 步骤1:供应商接收最新的库存信息,信息通常以ED I方式传输。同时,供应商还需要一份近期销售预测报 告,从而确定什么时候补多少货。 步骤2 :供应商生成计划补货单。VM I 技术的要点之一就是,供应商(不是分销方)负责补货单。 步骤3:应该补货时,供应商向分销商派送补货通知。通常,通知也采用电子数据传输方式,分销商准备收 货。 步骤4:接下来,按部就班地实施常规的送货、收货和存货工作。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实施中,有些事项需要供应商与分销商事先达成协议。例如,寄存协议中,双方可以协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议确认商品结算方式,方式之一是分销商将商品销售出去

8、后结算。此协议之下,分销商将销售报告回传给供 应商,供应商继而进行结算工作,结算并派送发票。除此之外,双方还可以协议其他结算方法。 当然,合作实施的过程和步骤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双方事前必须清晰地确定运做规则和方法。规则之一 便是明确的结算方法。 CRP和VM I 的技术实现手段 对于广大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来讲,ED I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基础技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突 飞猛进,一些新技术,如XM L近期也浮出水面。 许多人关心现行的电子商务标准(如ED I )技术是否很快将被互联网所取代。从技术角度,互联网应用不可 能一夜之间取代成熟的ED I 技术,技术更新应该是渐进的过程。XM

9、 L的应用已经开始,并向第二、三层面的 供应商系统扩展。但是,XM L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待于更大范围技术标准的统一。 在VM I实施技术中,最广泛的应用是ED I 技术。通常,制造厂商每天从分销商或零售商处,获取商品销售的 ED I信息。厂商利用这些信息和其他可用信息,如销售预测和促销计划,计算并生成计划补货单,发给分销 商。分销商方面,当收到货物(或销售结束)后结算。结算可以在分销商与厂商之间,通过电子结算方式完 成。 VM I运做过程中,一般性的ED I 信息包括: 库存报告; 销售预测报告; 补货单反馈信息; 发货通知; 销售报告; 结算单据等。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实施对信息系统的要求

10、众多企业实施了不同的ERP、CRM 等系统。从信息系统角度,VM I实施需要信息系统的相应模块支持,模块 功能应该包括预测、分销定单、配送(补货)单、拣货和财务管理功能。 图2 描述了信息系统标准VM I 实施模型,模型假定分销商仓库应用了协同商务软件。当前存货结余,按时地 上传分销商信息系统。该信息接下来用于执行配送需求计划(D RP),从而确定补货时间。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图2 VM I作业信息系统流程 步骤1,首先从分销商处接收销售预测报告。该信息用于生成供货方发货计划,供应商以发货计划的形式通 知分销商; 步骤2 ,根据送货计划,生成初步分销商要货定单。该定单信息

11、将转换成实际补货定单,实际发生的补货定 单是结算的依据; 步骤3,D RP运行后,信息系统生成计划配送单,也就是供应商向分销商的补货单; 步骤4,与此同时,供应商通常应该将信息传送给分销商,当分销商确认了该补货计划,计划配送单就转换 为计划收货。换一个角度讲,它就是实际的配送单; 步骤5,生成拣货单,供应商按照拣货单从自己仓库中拣货、包装并运输至分销商仓库。同时,供应商可以 将发货安排通知分销商; 步骤6 ,当分销商将商品卖出,分销商通常将销售报告传送给分供方; 步骤7 ,分销商生成实际销售单;最后的步骤中,信息系统将销售记录转换为财务记录用于结算。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的好处 传统物流作业中,

12、库存累积沉淀是最另人头痛的。假设供应链上各节点充斥存货,消费者就永远不会面临缺 货。不幸的是,从资金占用和货损角度,存货造成了成本压力,以存货保证物流通畅是下下策。况且众多商 品存在有效期、保鲜期和促销的要求(如食品和饮料行业),大量压库根本不是办法。 以VM I为代表的连续补货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将供应链整体存货水平降到最低限度。VM I使供应商和消费者 f i l e : / / / G | / M y D o c u m e n t s / M y e Bo o k s / 质管/ I SO / 供应商管理/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h t m ( 5 o f 8 ) 2

13、 0 0 4-7 -5 2 0 : 2 0 : 11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包括分销商和零售商)同样受益,VM I 主要的好处在于: 供应商受益: 通过销售点(PO S)数据透明化,简化了配送预测工作; 结合当前存货情况,使促销工作易于实施; 减少分销商的定货偏差,减少退货; 需求拉动透明化、提高配送效率以有效补货避免缺货; 有效的预测使生产商能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 分销商和消费者受益: 提高了供货速度; 减少了缺货; 降低了库存; 将计划和定货工作转移给供应商,降低了运营费用; 在恰当的时间,适量补货提升了总体物流绩效; 供应商更专注地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共同的利益: 通过计

14、算机互联通讯,减少了数据差错; 提高了整体供应链处理速度; 从各自角度,各方更专注于提供更优质的用户服务。避免缺货,使所有供应链成员受益; 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得以确立; 长期利益包括,更有效的促销运做、更有效的新品导入和增加终端销售量等 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的实施障碍 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 VM I技术实施初期,欧美厂商称之为Ve r y M i x e d Im p a c t ( 太多的麻烦) 。当然,万事都有反正,VM I的实施障碍 包括: ED I挑战; 员工理解与参与; 供应链信任问题。 因为标准不同,ED I 有时会成为实施挑战,致使公司间的信息传输与转

15、化成为障碍。如果制造厂商承担库存 保障的任务,他们必须与其分销商(或零售商)在统一的平台上,保持实时的信息通讯。 实施VM I,要求所有参与该技术运做的员工必须完全理解和接受这一新的工作方法。只有高层管理者接受是 不够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参加。 合作规则的执行偏差也可以导致VM I 实施失败。例如,双方必须就进货过量、陈货和误发货定单处理等特殊 情况达成协议;同时,双方必须理解VM I 实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双方的信任也同样重要,许多零售商与 消费品生产企业不愿意共享有关信息,担心这些信息流落到竞争对手的手中或者失控。 许多零售商放弃VM I 实施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供应链成员的信任问题

16、。VM I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强有力的合作 伙伴关系以及积极而有效的沟通、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以及持续改进的方法。 结论:马上着手 关注合作关系改善的商家,将越来越多地投身到VM I策略的实施。而那些已经实施VM I运做的商家,已经得 到了相应的利益: 消除了重复的采购行为;(降低了8 5%的收货成本); 缩减了处理投诉的成本(减少了95%); 降低了库存(降低40 50 %); 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从3. 1提高到5. 5); 巩固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通过实施VM I ,生产商、零售商和分销商能够关注于同一个目标如何更有效地将更多的商品卖给最终消 费者。生产厂商由原来的,努力将商品推销给分销商,转变为努力地帮助分销商销售。这一转变,也正是 VM I技术之精髓所在。 海尔进向与外向物流VM I 的成功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人瞩目;杭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