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11522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初中学生美育是促进初中学生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言行文明礼貌,衣着合适得体,情趣高尚有别,心灵纯洁无私,具有丰富爱心的人的境界,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初中学生的年龄、身体、心理的特点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发展是处在个体的自我人格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决定性转折点,它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

2、,在儿童意识与成人意识之间反复摇摆,社会化程度加剧,学习内容与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审美心理出现拓展性变化。这些特征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初中学生身上往往是混杂、综合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此阶段,初中学生由于身体迅猛发育,尤其是性的发育,其心理发展尚未做好相应准备,于是面对变化惊恐、焦虑、烦躁不安,情绪起伏很大,时而热情,时而冷漠。同时此阶段不时出现的一方面盲目追星、崇拜名人,另一方面又反抗家长、反抗社会的行为,也正是由于自我认同尚未完成,自我意识还在儿童与成人之间来回摇摆,正处于社会化程度逐渐接近完成的过程之中。对于初中学生生活的主导性内容学习来说,不仅学习内容不断向纵深扩展,而且伴随着智力的发育完善

3、和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其认知方式也更趋于合理,在学习目的性、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能力诸方面都日益进步。在审美心理方面的拓展性特征,使初中学生审美越来越具有个性差异。初中学生时期是人生命变化最快的时期,各种纷至沓来的新的外在刺激对于敏感而尚2不成熟的初中学生来说,往往引起巨大的、强烈的情感反应,使初中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也表现出异常的情感性特征。初中学生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还表现为审美活动复杂易变,这是由此阶段情绪发展的多变、起伏不定决定的。初中学生情绪如此不稳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审美活动,因为人的审美需求是一种情感需求,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它由情感所驱动,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4、、知觉、想象、理解等,所以表现在审美活动中,初中学生常常将自身敏感的情绪投射于对象,形成审美活动的复杂多变。初中学生情感的浪漫来自于初中学生发展阶段从幼稚走向成熟期必然相伴的丰富想象和自由的憧憬,这使得原本就具有很鲜明的想象特征的审美活动,在多梦的初中学生那里表现出极为突出的浪漫性、理想化特征。他们的想象总是与自身对未来的理想同一化,并深深沉浸于其中,在自己构筑的理想王国中获得最大的审美愉悦,满足自由心灵的需求。同时,初中学生的审美活动还表现出追求特立独行,喜欢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容易受同伴群体和社会风潮的影响,追赶时尚潮流,从众现象等特点,都值得研究和注意将其正确引导。初中开设的美术、音乐教

5、育属于美的教育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它们对培养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一种潜在、容易被人所忽略,而且其范围极限小,其形式虽是实践,但其实质仍脱离不了为学而学,为教而教的范畴。我们物理教师对初中学生必须进一步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从教学教育各方面加强美育。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对初中学生进行美育呢?明确初中学生美育原则。初中学生美育的原则有四条:以活动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则,注重交流的原则。以活动为中心是一个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它不仅符合初中学生活力丰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美育的基础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初中学生

6、才能积累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而从书本到书本、从3理论到理论是违背美学和美育基本的感性特征的。激发与传授相结合的原则,是基于美育是一种教育方式,它必定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动机和审美表现热情,同时通过传授一定的技巧、手段、知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实际条件的支撑。个性化的原则符合初中学生审美的差异性特征,同时审美本身是创作性的、富于个性色彩的活动,美育的效果只能通过学生个体接受才能获得,所以美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美育过程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释放、表现、交流、沟通、吸纳过程,交流体现了美育过程的

7、本质。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蕴涵着丰富美的物理之间的交流是美育活动成功的保障。然后要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美育。在物理教学中激发爱心和培养爱心,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培养情感的丰富与活跃性,提升不断实现和更新生命与生活的创造精神,以促进初中学生健康人格的生成。爱心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是善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同学与班级与学校与社会脱节的人。就班集体来说,爱是维系班集体的心灵纽带。理想的合理的班集体和学校,应是充满爱心的班集体和学校。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在物理教学中也应将它纳进去,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爱

8、自然,爱生活,爱自己,爱同学,爱物理课本,爱物理实验器材,爱物理实验探究,爱物理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健全的人格应该如此。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学校必然是美的学校,社会也是如此。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在人的活动包括审美活动中显示出来。人类在审美活动中的创造力对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审美想象是一种自由地把握感知表象和创造感性形式的能力,是具有感性活跃性,情感渗透性和自由超越性的精4神活动。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想象中所用的材料可能是

9、现实中有的,但它的组合绝对是现实中所没有的。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到牛顿第一定律是想象的产物,就是因为你无论如何在现实中也找不到不受力的情况。物理离不开想象,如抽象思维、科学想象、理想实验、试探猜测和大胆假设以及灵感等在物理中是离不开的。真正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牛顿从苹果落地激发想象,最后找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类佳话在科学史上不胜枚举。在物理研究中,想象始终激励着人们去探求事物的底蕴。美育不仅培育能力,而且需要认识能力,从培育认识能力而言,美育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是相同的。审美直觉也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审美直觉是直接的

10、、整体地、动情的对感性形式的感受。它是美感心理的门户,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它指向意义,蕴涵着理性。理性直觉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直觉到的东西虽然没有得到证明,但只是现在没有得到证明而已,日后它很可能会得到证明。人的直觉具有超前性、超越性,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审美活动中直觉最多,而且最丰富、最奇妙,这是大家公认的。科学创造中那些超乎寻常的观点常常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直觉所得。伟大的科学家都重视直觉。在一次科学会议上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实验方案,以说明光量子假说,当时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普朗克在内不同意他的光量子论,但是爱因斯坦仍然坚持,他说:“这个方案由于它的直觉性对我似乎特别具有说服力。 ”这个

11、假说后来确实也被人们认同了。一是想象力,一是直觉力,这是审美培养人的创造力最主要的途径。审美活动虽然最多想象与直觉,由于它的形式通常是娱乐,不直接与科学研究相联系,也不直接获得知识,因而它也常为人所忽略。因而重视在物理教学的学生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想象与直觉,是很有必要的。重视教师自身的审美。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德高为范” ,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5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还要以自己的思想、情趣、态度、作风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学高为师”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精通本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不断

12、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和主体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贯穿美的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美的理想,美的行为,美的一切。物理学存在多种形式的美,例如:(1)在物理教学中从来不是单一的抽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不应仅仅是作为知识概念的交流,还应该是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即“真善美”的统一;(2)公式的简洁美与深刻美;(3)概念、定律的统一美与奇异美;(4)物理模型和理论的模型美与和谐美;(5)密度公式 和电阻公式 R 等等的结构VmIU美;(6)物理

13、仪器的造型美和科学美。物理学本身是一个美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美,不管是那一个概念、那一条规律,那一幅插图都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科学美。在讲授中,教师可适当穿插相关知识,诱导学生去发现课文、插图或规律、公式中所隐含的美,物理学的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的探究精神上,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物理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产生“需要”的感觉,并进而引发“体验” ,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产生创造欲望,进而爆发创造力。这样既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又可以

14、调动活跃课堂氛围,使之进入审美意境,陶冶高尚的情操,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6重视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教师对未来新一代人格的塑造不仅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起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人格涵养、理想追求起作用,即身教与言传并举,身教更重于言教。物理教师本人可以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和身边的楷模,物理教师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气质,是最好最直接的审美对象,也是最美好的榜样。这种榜样对于初中学生心灵具有难以估量的感召力。教师角色的这种心灵育化功能,通过教师内外合一的美好形象和高尚文明的行为表现综合地、长期地、潜

15、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他们心中撒播美的种子,催生理想的萌芽。教师在美育活动中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情感滋养功能。初中学生阶段是情感剧烈动荡的时期,培育初中学生的美好情感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感是活生生的心灵感觉和生命体验,情感的滋养不可能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而只能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初中物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既表现于良好的情绪互感互动,也表现在初中学生对于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时时出现的排斥、反抗的行为中。这种矛盾只能靠爱心的呼唤和真诚的力量来引导、化解,同时培育起健康的、稳定的良性情绪,以使初中学生顺利度过这段“

16、危险期” 。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物理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长期的共同的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的爱心全面渗透在教学和生活之中,教书育人,师爱荡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物理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心里,使他感到温暖和理解,像点点滴滴的甘泉雨露,无声无形地浇灌着年轻的心灵,消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融化内心的情绪死结,减轻他们内心的情感冲突,培养美好的情感。而物理教师本人的爱心真情,也是最好的榜样,使学生从中获得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美育,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每个人就能自发地调动心理的潜能,去调节好与对象的关系,人7人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科学。加强美育,不仅仅是初中物理教师的事,各学科,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各方面相互配合,使学生形成美好的健康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