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11513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摘要:正好处在青春期后期与成人期之间的高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欲望” ,以满足自我意识发展的需求,但是事实上又只能“依附”于家庭和学校,这种角色的矛盾性经常对他们造成冲击,导致自我同一性的分裂;因此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和叛逆心理,一旦有导火线引发,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行为与心理障碍。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一年来,学校里各位老师最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那么多?”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从宏观的社会学角度上看:(1)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 “以我为中心 ”,一旦脱离家庭,融入集体,发现大家都自我中心,各种

2、内心的冲突就产生了;(2)由于经济条件、食物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孩子生理发育提早得很快,但是心理发展跟不上,而社会又没有完全接受这一事实;(3)由于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明显减少,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也明显减少,致使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减退;(4)由于传媒的发达和信息的泛滥,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地接收到大量信息,但是由于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其它相关原因,我们对孩子的引导不够或者不切实,导致孩子的判断能力跟不上;2、从高中学生发展特点看:正好处在青春期后期与成人期之间的高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欲望” ,以满足自我意识发展的需求,但是事实上又只能“依附”于家庭和学校,这种角色的矛盾性经

3、常对他们造成冲击,导致自我同一性的分裂;因此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和叛逆心理,一旦有导火线引发,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行为与心理障碍。根据学校心理辅导室接待来访学生的情况以及心理辅导课的反馈来看,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问题又有所区别,分别初步归纳如下(1) 、高一年级:着重引导他们解决从初中升入高中过渡阶段遇到的各种适应问题,包括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更新、人际交往的调整等,从而使学生尽快踏上高中阶段学习和生活的正轨。高一上学期重点中学高一新生们往往会觉得高中的老师没有像初中老师那么关心关注我了,同学也没有初中同学亲切好相处了;同时同学之间的家庭背景差距很大,生活条件差异明显;而且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上

4、面也不可能再现以前的辉煌了。所以大部分同学感觉自己从初中时的拔尖,沦落到高中的默默无闻、甚至低人一等,特别是在第一次月考、期中考试之后,这种“落差”的预防和处理显得至关重要,如自我意识的调整、学习生活上的重新定位、情绪的控制等;高一下学期到了高一下学期,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等级”趋势明朗化,但是大部分同学又暂时不能接受“平凡”的待遇,很多学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和挫败感;部分学生转向攻击老师同学,或者转向异性同学之间的好奇和吸引,还有的学生开始自暴自弃;同时,意识到马上要文理分科,很多学生开始考虑前途问题:高考、大学、专业、工作担忧也更为加重。(2) 、高二年级:这个时期,最使他们感到困惑的

5、是人生意义的问题,他们寻找人生的答案,寻找生命(“生”与“死” )的意义,他们在这个阶段接受的观念和思想,将影响他们对待人生和生活的态度。高二年级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高峰期,也是两极分化期;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之后,听学生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郁闷啊” ;他们刚刚有点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班级气氛和人际关系,马上又面临了人际的重新调整,和学业的重新定位;每一个学生在走过这个时期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困惑和茫然,他们在对生命的探究中往往过分执著,却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前途的迷茫和学业的压力,使很多学生感觉“有压力没动力” ,部分转向通过吸引异性的目光来获取成就感和价值感,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此奋发向上,为

6、高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二下学期高二下学期一开学,大部分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怎么大家突然间变得那么用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适应以及对人生的探究,大部分同学开始意识到时光流逝的痛苦和学习任务的紧迫性,上个学期还在喊“迷茫、郁闷”的学生,基本上开始进入状态。由此班级的气氛也变得紧张焦虑,同学之间交往明显减少,对学习的关注超越了对人际和其它方面的关注。所以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人际关系技巧的需求大增。(3) 、高三年级:主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环境、学习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高三上学期进入高三,学生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形势和思维方法,除了学习上的

7、觉悟和投入,他们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常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的压力,这些都促进了他们价值观的确立和个性的成熟。由于高三学生的社会阅历的局限,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的有待发展,他们在看问题时往往比较主观、片面,容易走极端。除了面临升学抉择这一挑战,家长的过高期望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高三学生感到更加的迷茫烦乱,迫切需要指导和关心。高三下学期高考临近,学生们开始心急,各次考试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考试前后的身体反应(睡不好、吃不下、抑郁不安)等是困扰他们最多的问题,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考试心理的训练以及考试后的分析总结以及心态的调节显得至关重要。以上只是我个人几点初浅的体会

8、和认识,不成熟之处请您与我多多交流!看到学生的成长是我们作为教师最为幸福的体验,而我自己也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了成长!人民网北京 5 月 13 日电 (记者 林露)近日,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沃建中教授和人民日报政文部教育采访室主编、高级记者袁新文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共话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沃建中教授在访谈中表示,研究发现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问题比普通学校要多。没有钱花而抢劫,学费寄晚了弑母,网瘾少年杀人近期发生了多起青少年参与的恶性事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据沃建中教授介绍,每五年都会做一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呈增加趋势。从比例分析,心理健康处于严重大

9、约占 4.2%;处在亚健康状态中的行为比例已经偏长到 20%左右。另外从研究发现,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问题比普通学校要多。学生心理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焦虑、承受不了压力、抑郁、强迫、孤独、人际交往障碍和自我否定等。袁新文主编认为,近十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趋于严重化,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很多案例充分证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人民网-教育频道 林露)重点高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摘要:重点高中在当地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其成功的教育经验往往在周边地区引起强烈的辐射效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难点、重点和热点。对重点高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 做到

10、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仅对重点高中,也对各级各类学校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关键词:重点高中 心理障碍 原因分析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基础教育迅速完成了“普六”与“普九”任务。但是,由于我国大学教育目前及将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所以,高中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过渡瓶颈,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普及。也由于各地经济与人文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为了更好的利用教育资源,做到优质优教,各地都涌现出一批重点高中。重点高中以高升学、高师资、高设施而享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是全社会注目的焦点,其一举一动,在教育系统内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新课

11、题、新挑战、新领域,而且也是当前学生教育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其所处的独特地位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重点高中成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上而言,可以为重点高校输送合格优质的生源;对下来说,可以为广大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经验。所以,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而应切实抓紧抓好。为此,笔者作为重点高中的班主任老师,在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笔者认为,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障碍既有所有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普遍性,也有自身独有的特殊性。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分析重点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掌握主动

12、权,占领制高点,取得预期的效果。一、当前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普遍性调查初中教育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办学水平与办学设施大致相当,一般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别。重点高中的学生是从普通初中选优提拔而来的,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的佼佼者。拿笔者所在地区来说,初中普及率已达适龄少年的 95,共有初中 254 所,但仅有高中 36 所,平均所初中才有一所高中,升学率仅 32%左右。而重点高中仅仅所,占初中学校的四十分之一,升学录取率仅仅不到,平均一所初中不到一名,上重点高中比高中生上重点大学要困难的多,处于学生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既如此,重点高中是以普通初中、小学为依托基础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也是以初中、小

13、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存在于小学、初中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学生心理障碍,应该而且是十分符合逻辑的存在于重点高中学生之中,了解初中与小学的学生心理障碍现状,就成为了解重点高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前提工作,是溯本探源的基础工作。笔者调查的几项主要结论如下:、小学生心理障碍类型及比率。小学生心理障碍以忧郁、闭锁、多动为主要类型,占学生总数的17 ?22,三年级以下学生以多动为主,三、四年级以忧郁居多,而五、六年级又以闭锁为主。主要特点是情感控制较差,不大“合群” 。其智力障碍与意志障碍较少,心理障碍的离散度也较小,学生彼此分化不十分明显。纵是被认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只是行为异常的出现频率较所谓

14、正常学生较高而已,而所谓的正常儿童也并非没有心理障碍,只是出现频率较低一些罢了。有无心理障碍的学生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但就正常与不正常两个端点观之,其分化又十分明显。、初中生心理障碍类型及比率。初中生是青春初期,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暴风骤雨期” ,是急剧变化的多事之秋。变化大、问题多、过渡性、高起伏是其共同特征。与其以前的儿童时期,与其以后的高中、成人心理相比,好象初中生都有心理问题。但就初中生本身而言,却属正常范围。然而即使在初中生本身的“正常”阈限内,也有高频度的“不正常” 。首先是心理障碍类型急剧增多。焦虑、忧郁、狂躁、妒嫉、强迫、失眠,是六大基本类型。成人身上所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在

15、初中生身上几乎全部得到体现。其次是比率翻番。达到学生总数的 32%?37%,几乎是小学生心理障碍的 2 倍。第三是分化严重。心理障碍学生与非心理障碍学生泾渭分明,走向两个极端,形成十分明显的“差生”和“优生”群体。在小学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成为“差生”的集中群体,而从小学起就一直心理健康的学生成为“优生”群落。处于二者过渡带之间的学生要么倾向于差生,这些都是新增的心理障碍学生,但程度较轻;要么倾向于优生,这些都是有学习困难或认识偏差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之潜力,但也存在滑向差生以及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二、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障碍之特点普通高中是重点高中的“参照系” 。如果说初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与

16、高中生心理障碍之间是源与流、本与枝之关系的话,那么,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之间,学生的心理障碍就是典型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关系。所以,要充分地分析认识重点高中学生心理障碍,先了解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障碍,就显得十分重要。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障碍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类型集中。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障碍主要集中于焦虑和忧郁两大问题上,对未来的恐惧,对社会的迷茫,对自己及家庭的不满,集中反映在心理过程中,社会介入程度深,和初中生相比,盲目性大为减少。其他心理障碍相对较少。二是人数骤减。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障碍人数只占总学生数的 15%?18%,比初中生缩小一半,这是因为大多数有心理障碍的初中生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都落榜之故。三是“病程”较短。初中生中的“差生” ,多有三、五年及其以上的心理障碍发生史,其学习与表现之所以差,是由于长达数年的心理障碍累积的结果,而高中生分化不明显,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除极个别的结构性心理缺陷外,大多数是上了高中或在初中才出现心理障碍的,由于“病程”短,所以更易于矫治。三、重点高中学生心理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