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47105598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das-移动荷载-设置流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移动荷载设置流程设置流程 目录目录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技术资料 1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1 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 2 二、定义车辆荷载二、定义车辆荷载 5 三、定义移动荷载工况三、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7 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9 五、运行并查看分析结果五、运行并查看分析结果 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4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2013/05/17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2 本章主要结合中国规

2、范 JTG D60-20041进行纵向(顺桥向)移动荷载分析介绍,移动 荷载分析主要是计算移动荷载 (车道、 车辆或人群荷载) 在指定路径上 (车道线、 车道面) 移动时产生的各种效应(反力、内力、位移、应力)的包络结果,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定义车道线/面; (2)定义车辆荷载-车道荷载、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等活荷载; (3)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4)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5)运行分析并查看结果。 一、一、定义车道线(车道面)定义车道线(车道面) 荷载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规范移动荷载规范-china,定义车道线或车道面,确定移动荷载路径,程 序提供车道单元和横向联系梁两种方法,

3、其中,车道单元法是将作用在车道中心线上的荷 载换算到车道单元上(换算为集中力和扭矩) ,单梁模型中常用;而横向联系梁法是将移 图 1-1 车道单元法及横向联系梁法示意图 动荷载作用在横梁上,然后由横梁按比例传递到临近的纵梁单元上,梁格模型中常用,此 时需要将横梁定义成为一个结构组,传力示意如图 1-1 所示。 随后即可进行车道线定义,首先是“斜交角”设置,对于斜桥梁格模型可以输入起点 和终点的斜交角度,此设置需跟横向联系梁法配合使用,车道单元法不需要设置此项。 “车辆移动方向” ,对于直桥,选择三者无差别;如果是斜桥,则车辆移动方向不同, 分析结果也不同,故要选择“往返” 。 midas Ci

4、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3 图 1-2 车道单元法及横梁联系梁法定义图示 “偏心距离”的输入,蓝色虚线为车道中心线的位置,Start-End 为车道单元,以顺 桥向为基准, 当车道中心线在车道单元的左侧时, 偏心距离 a 为负值, 右侧为正值。 同时, 偏心距离可在不同车道单元输入不同数值,以此模拟变宽或匝道交汇等情况的车道位置, 可先输入一个偏心距离,随后在图 1-2 中生成的表格里进行偏心距离修改。 “车轮间距”可以按照 JTG D60-2004 规范中输入车辆荷载间距 1.8m,轴重将平均分 配在两个轮上, 两车轮荷载加在各

5、自对应影响线上; 也可根据实际车辆车轮间距进行输入; 输入 0,则表示轴重直接传递到车道中心线上,且只有一个车道影响线。 “桥梁跨度”可输入连续梁最大跨的跨径,主要用来确定公路及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 车道荷载集中力 Pk 的大小及车道纵向折减系数。 “比例系数”输入车道的纵向折减系数,按照规范 D60-04 的 4.3.1-8 规定,当桥梁最 大计算跨径大于 150m 时,需按照规范规定考虑汽车荷载效应的纵向折减。 “选择”主要是选择作为车道单元的主梁单元,车道单元最好是编号由小到大,首 尾相连且单元坐标轴(x、y、z)与整体坐标轴(X、Y、Z)最好一致,便于查看分析结 果。对于采用车道单元法的

6、单梁直接选择纵梁单元即可,采用横向联系梁法的梁格模型需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4 要选择距离车道中心线较近的纵梁单元作为车道单元,选择完成后即可完成车道线的定义, 如图 1-3 和图 1-4 所示,其中绿色箭头代表车道中心线的位置,两侧绿色的点代表车轮, 红色线为车道单元即主梁单元。 图 1-3 车道单元法车道线图示 图 1-4 横向联系梁法车道线图示 除了车道线定义之外,对于移动荷载纵向、横向分布宽度较大且结构中存在板单元时 需要定义车道面,用于影响面分析。对于车道面的定义,主要是定义一个车道宽度(b),此 处

7、输入实际车道宽度即可;然后选择距离车道面中心线距离较近的节点作为参考位置,其 他参数说明同车道线定义。定义好的车道面如下图 1-6 示,红色虚线表示车道面中心线, 红色点为车轮,蓝色虚线之间宽度为车道宽度 b 值。 注意,在车道面定义时要求宽度方向上至少要跨越两个板单元,如果车道面只位于一 个板单元内时,信息窗口会提示“车道面数据中发生错误” ,提示错误主要是要保证板单 元划分的细致些,过于粗糙会导致结果精度下降。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5 图 1-5 车道面定义图示 图 1-6 车道面图示 二、二、定义车辆荷载

8、定义车辆荷载 定义车辆荷载,可以添加标准车辆(A),主要包括各个规范中的荷载;另外也可采用用 户定义(U)的方法进行定义,主要包括汽车荷载、列车/特殊荷载、人群荷载。两种定义荷 载的方式,根据需要选用,一般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时按照规范选择标准车辆中的车道 荷载(CD) ;如果进行车辆荷载的分析,可以选择车辆荷载(CL)或是通过用户定义的方 法定义;对于特殊车辆荷载可以通过用户定义方式中列车/特殊车辆进行定义。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6 c 图 2-1 车辆荷载定义图示 对于人群荷载的定义方法,同样是先定义车道线

9、,主要是确定人群荷载的加载位置, 偏心距离取人行道中心距离主梁单元的距离,车轮间距输入 0,桥梁跨度和比例系数及选 图 2-2 规范人群荷载及用户自定义人群荷载 择车道单元均同上节内容;定义好车道线后,定义人群荷载,可以选择添加标准车辆(A) 中公路或城市桥梁规范中的人群荷载(RQ)进行定义,其中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输入人行 道宽度值,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输入单边人行道宽度 wp,在专用非机动车桥上 wp 取 1/2 桥 宽,大于 4m 时仍按 4m 计2,或是采用用户定义中的人群荷载进行自定义,计算时单位长 度人群荷载为 dw宽度(wp) ,如图 2-2 所示。另外人群荷载定义中,人行道宽度不超过

10、 3.5 米时,都是按照人行道宽度dW 得到单位长度人群荷载,当人行道宽度超过 3.5 米时 仍按 3.5 米计,所以如果要模拟超过 3.5 米的人行道荷载,以 5 米宽为例,可以通过定义 人行道荷载时宽度输入 1 米,最后在定义移动荷载荷载工况时在子荷载工况中系数输入 5 来考虑。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7 对于板单元定义人群荷载车道面时,此时车道宽度 b 输入人行道宽度值,w 车轮间距 可输入 0,其他参数同上;定义人群荷载时,此时公路、城市桥梁规范及用户自定义中的 宽度及 wp 值可直接输入 1, 计算时程

11、序不调用此宽度值, 而是调用车道面定义时输入的车 道宽度 b,计算时单位长度人群荷载为 dw车道宽度 b,在车道面边线上添加根据离参考 节点距离而分配的荷载,如下图根据车道面人群荷载追踪得到的 191 号板单元内力,此例 中人行道宽度为 1.5m,定义车道面时车道面中心线距离参考节点的距离为-0.5m,故车道 面左侧边线距离参考节点 1.25(1.5/2+0.5=1.25)m,右侧边线距离参考节点 0.25 (1.5/2-0.5=0.25)m,人行道面荷载为 3KN/m,乘以宽度 1.5m,得到加载在车道面上的 荷载共为 4.5KN/m, 两边线上按 1.25:0.25 的比例分配, 分别添加

12、 3.75 KN/m 、 0.75 KN/m, 如下图 2-3 所示,图示中参考节点上的 4.5KN/m 只是图示作用,不参与计算。 图 2-3 车道面人群荷载板单元内力追踪结果 三、三、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主要是将车辆荷载加载到车道上,然后进行计算分析,首先是考 虑横向折减系数,此处按照 D60-04 中 4.3.1.-7 给出了不同车道的折减系数,当车道数大于 2 时需要考虑横向折减,因为每个车道上进行移动荷载加载分析时都是将移动荷载按最不 利位置(同号影响线区域或影响线峰值处)布置,但是当车道数量较多时,使结构某一截 面产生最大效应时,各车道的移动荷载同时

13、位于最不利位置的可能性会减小。在此处程序 会根据后面子荷载工况中的车道数自动调用表格中的横向折减系数,如果想增大或减小折 减系数或者是输入其他规范的横向折减系数,可以在横向折减系数表格中手动进行修改, 如图 3-1 所示。 然后定义子荷载工况,当存在多个子荷载工况时,需要进行工况的组合,组合选项包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8 括“组合”和“单独”两种类型。其中“单独”表示程序以多个子荷载工况的包络结果作 为移动荷载的计算结果,即将各子荷载工况的计算结果作对比,取最不利结果输出; “组 合”表示以多个子荷载工况的相加

14、结果作为移动荷载工况的计算结果,但是此时各子荷载 工况必须针对不同的移动荷载类型,例如人群荷载和车道荷载组合,如果是同种移动荷载 类型,那么“组合”不起作用,程序默认“单独”起作用,取包络值。 图 3-1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点击添加,即可弹出“子荷载工况”对话框,如图示 3-1,首先选择“车辆组”下拉 选项中的车辆荷载; “系数”选项可以按默认值 1,也可以输入其他值,表示对移动荷载分 析结果进行放大或折减;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可以输入 1,加载的最多车道数输入要加载该 移动荷载的车道数量,以图示中 3 个车道为例,加载最少车道数输入 1,加载最多车道数 为 3,那么程序会自动考虑每 1 个车道加

15、载、每 2 个车道加载、3 个车道同时加载的情况, 然后输出最不利结果; “分配车道”将要加载的车道选中到右侧列表;点击确认即可完成 子荷载工况的定义。 图 3-2 影响面板单元、并发反力组、车辆组 另外,在程序定义移动荷载工况的右侧可以看到有三个选项,从上至下依次是“影响 面板单元” 、 “并发反力组” 、 “车辆组” ,如图 3-2 所示。 对于影响面板单元,主要是进行影响面分析时,当需要了解车道面范围以外的其他板 单元的影响面分析结果时, 可选择相应板单元; 因为影响面分析的数据庞大, 在 midas/Civil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移动荷载设置流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16、 刘浩磊(编) 唐晓东(核) 9 中默认提供的分析结果为车道面内的板单元。 对于并发反力组,因为移动荷载和支座沉降分析都是输出最大最小的包络结果,如果 想知道一个支座产生最大/最小支反力的同时,其他支座的反力情况,即可将支座节点定义 在并发反力组中,计算完成后在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并发反力(Max/Min)中查看。 对于车辆组,表示输入移动荷载分析所需的车辆荷载组;同一个车辆荷载组内的车辆 将分别加载在桥梁上,程序做出分析比较后,为用户提供最大最小值;同一车辆荷载组内 的车辆也可以同时加载,但必须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国外某些设计规范要求上述进行分 析, 国内各种桥梁的设计规范中均没有上述分析要求, 因而采用中国规范定义移动荷载时, 不需要定义车辆荷载组。 四、四、移动荷载分析控制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图 4-1 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