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104991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煤矿安全事故数据看煤矿安全管理 中源数聚数据分析团队 CONTENTS 目 录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近年全国煤炭安全事故数据分析 01 02 顶板及瓦斯事故防范举措 03 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案例 04 PART 1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行业现状煤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煤炭安全相关立法增多,但法律体制仍不够健全,缺乏以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 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为核心的矿山安全法律子体系。 2017 年 2 月 21 日,国家安全监管 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关于开 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的通 知,对灾害治理不到位、存在超能 力生产等重大隐患煤矿责令停产整顿。 20

2、15年1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煤矿重 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 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 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自2005 年9月3日起施行,根据国务院令 第638号修正,自2013年7月18 日起施行。 2017年8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 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 知,对全国所有煤矿以及上一级 公司进行自检自改。 2016年4月,国家安监总局发布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 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6 号(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自2000 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国务院 令第638号修正,自

3、2013年7月 18日起施行。 行业现状煤炭安全生产现状表现 我国煤矿资源自然环境恶劣,且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差异大、技术手段较为陈 旧、制度相对不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 煤矿开采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安全 事故较多。由于很多煤矿所处地域的 地质环境复杂,使煤矿开采过程中自 然灾害出现较多,导致煤矿开采中重 大的安全事故出现概率增大。 煤矿开采中机械化水平不高,安全技 术手段较为落后,先进设备的配置欠 缺。 人员与制度不能够匹配。煤矿员工的组成 较为复杂,个人的素养差异大,安全管理 制度未能跟上煤矿企业发展步伐。 我国煤矿的数量较多,大型煤矿、中

4、型煤 矿以及小型煤矿并存。不同规模的煤矿具 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且生产能力不太集中。 安全现 状表现 行业现状“十三五”规划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017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到2020年,煤矿死亡人数持 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 遏制,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 极进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安 全水平,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 现根本好转。 煤矿死亡人数下降 15%以上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15以上 煤矿重特大事故 得到有效遏制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 极进展 PART 2 近年全国煤炭安全事故数据分析 近16年煤炭安全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显著下降 数据来源:

5、中源数聚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事故总数 死亡人数(人) 2001-2016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 2005 年之前是煤炭行业的事故的高发期,经常发生特大性安全事故,随后国家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整 治力度,特别是对占大多数的中小煤矿的整治,使得矿难总人数在逐年递减。 0 1 2 3 4 5 6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

6、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2001-2016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百万吨死亡率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百万吨死亡率 近16年特大煤炭事故年度分布呈显著下降趋势 2001-2016年煤矿发生了67 起特大事故,年均约 4. 19 起。 最近五年煤矿特大事故为5起,且在2014和2015年均未有特大煤炭事故发生,而在2010年之前年均特大煤炭事故为5 起,可见近来煤矿安全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对事件的控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来源:中源数聚 5 9 6 7 11 6 3 5 4 6 1 1 1 0 0 2 0 2 4 6 8

7、10 12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01-2016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年度分布 近16年煤矿特大事故时间规律分析 数据来源:中源数聚 1 4 7 6 4 5 8 3 4 6 12 7 0 2 4 6 8 10 12 1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1-2016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月度分布 将近16年煤矿特大事故按月份分布统计发现:11月份为事故最多的月份,其次为7月份共8

8、起,3 月和 12 月各 7 起, 4 月份和 10 月份各 6 起;1 月份最少,仅 1 起。 能源煤矿特大事故在发生时间上的规律,与季节、 气象条件、人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及安全管理等因素 密切相关。进入冬季后,除动力用煤外,北方供热 取暖需煤量增加,尤其是 2010 年前煤炭供求关系 相对紧张或基本平衡时期,供热取暖需煤量的增加 导致供求关系短期失衡,一些企业出现超能力生产 现象,从而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 11 月、12 月特大事故相对较多。7 月份特大事故 也较多,一方面是由于夏季气候多变,部分地区发 生洪灾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诱发煤矿事故; 另一方面,轰轰烈烈的 6 月安

9、全生产月结束后,煤 矿企业从业人员思想上都容易产生松懈,管理难以 到位,从而可能导致煤矿特大事故。 近16年来煤矿特大事故类别分布 49, 73% 9, 13% 4, 6% 3, 5% 2, 3% 瓦斯 水害 火灾 炸药爆炸 煤尘爆炸 2001-2016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年度分布 从近16年煤矿特大事故来看,瓦斯事故是最多发生的特大事故,可以说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无论是煤与瓦斯突出 事故还是瓦斯爆炸事故,都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瓦斯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矿井水害事故也是危害后果很严重的事故,必 须进一步加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 近16年来各省份煤矿特大事故起数 2001 年以来发生的 67起煤矿特大

10、事故分布于全国 20 个省份( 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山西最多( 17 起) ,河南次 之( 10起) ,黑龙江 7 起。这主要与煤炭的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数量及安全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17 10 7 4 4 3 3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山西 河南 黑龙江 吉林 陕西 河北 贵州 湖南 辽宁 云南 重庆 广西 内蒙古 新疆 四川 安徽 江苏 江西 山东 广东 2001-2016年各省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年各省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 2016年煤炭安全事故各项指标均有下降 数据来源:中源数聚 20 19 1

11、8 15 15 12 11 11 10 10 8 8 8 8 7 6 6 3 3 3 2 1 1 0 5 10 15 20 25 四川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陕西省 江西省 甘肃省 黑龙江 云南省 重庆市 安徽省 广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河北省 山东省 贵州省 河南省 宁夏 福建省 青海市 新疆 累计安全事故(起) 2016年各省煤矿安全事故分布 根据国家煤监局统计2016年全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49起、死亡538人。同比减少103起、60人,分别下降29.3%、 10%;较大事故22起、死亡95人,分别下降37.1%、39.5%;百万吨死亡率0.156,同比下降3.7%。 福建、

12、湖南、河北三省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广西、甘肃、青海、新疆兵 团等10个省级统计单位没有发生较大事故。 上图为互联网报道统计数据,统计煤炭事故共计205起。 2016发生最多的三类事故:顶板、运输、瓦斯事故 数据来源:中源数聚 顶板事故, 69 运输事故, 48 瓦斯事故, 24 机电事故, 15 透水事故, 8 火灾事故, 2 煤尘事故, 1 2016年全国煤炭事故构成 在所有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的煤矿安全事故中,除去事故类型为“其他”的事故外,顶板事故、运输事故、瓦斯事故 是较为频繁发生的三类事故,分别为69起、48起、24起。 结合对于历年重大事故的分

13、析,煤炭多发事故为顶板事故,但相较而言瓦斯事故更容易为特大事故,对生命及财产产 生更大的威胁。 PART 3 顶板及瓦斯事故防范举措 瓦斯事故防范举措 煤炭与瓦斯是同时存在于煤矿中的,瓦斯具有易燃易爆性。当矿井中瓦斯聚集量过大,浓度超过一定的 范围,遇火源时极易爆炸,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是造成破坏和损失最大的事故类型。 控制引火。 对煤矿生产人员 进行安全知识培 训,严格进行制 度化管理,特别 是井下工作人员, 一定要按照相应 的规范标准进行 工作,避免出现 明火。 控制瓦斯浓度。 按照安全生产 标准,定期维 修和检查生产 设备; 保证通风系统 正常工作,降 低巷道内瓦斯 的浓度; 设置专业人员

14、 对瓦斯异常区 域进行检查; 留意观察通风 区域的风向。 遵循 “先抽后 采” 原则。 在进行采区工作 部署和回采前, 要充分利用现有 的条件,使用瓦 斯抽放系统,将 采空区内的瓦斯 进行抽放,并将 抽出的瓦斯进行 有效的利用。 建立完善的监测 监控体系。 在监控区域中瓦 斯浓度超过预定 值,发出报警信 号,同时切断区 域内电气设备的 电源,及时停止 生产。 利用监测 监控设备保存数 据资料,对煤矿 瓦斯治理工作进 行数据分析。 建立完善的安全 管理责任制。 对安全生产问题 做到奖罚分明。 还应加大安全生 产方面的资金和 人员投入,引进 先进的科学技 术、 装备和才, 保证安全生产顺 利进行,

15、提升煤 矿生产效率。 顶板事故防范措施 回采巷道进 行可靠维护 提高现场监 督管理力度 科学合理地 布置巷道 提高顶板的 稳定性 回采巷道进行可靠维护,为下一区段工作 面形成正规生产创造条件。应按规程要求 留足护巷煤柱,严禁偷采煤柱,巷道支架 严禁乱拆,边回采应边对所采过的巷道进 行维护。存在积水的巷道,水沟要清理畅 通,以便下一工作面能形成正规生产,避 免人工回柱的顶板管理。 加强顶板的检查、观测和处理,提高顶板 的稳定性。松动顶及“锅形”顶冒落是造 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须固定专人按规 定检查;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采面,在技 术、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科学方 法观测顶板。 每天下井巡查,对情况进行深入透彻的观 察与分析,如发现所分管工作面地质条件 差要及时编写相应的补充措施,如发现不 安全隐患要及时布置工人落实到位。 举措 科学合理地布置巷道位置、规格、形状和结 构。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置巷道,垂直 于地质构造线方向的压应力最大。避免在断 层、节理、层里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 造软弱面附近布置巷道。在这些地方布置易 产生冒顶。采用拱形形状时,施工难度不大 且顶板压力不会太集中,顶板稳定性较好。 PART 4 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案例 瑞能煤矿的“1263”安全管理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