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4708651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重点段落解析:草原第 1 段:(同时注意关注第 5 段)1、含有“绿色”意思的词语:一碧千里、绿的、绿毯、翠色欲流2、 “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注意比喻句。3、动景:羊群; 静景:骏马、大牛、天空、小丘、平地、草地。4、所表达的感情:作者对于草原的热爱与赞叹。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第一段的中心句)一:全、都。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碧绿、辽阔的特点。这句话也是全段中心句。6、 “翠色欲流”指的是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7、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 。 。无限乐趣”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写的是自己的感

2、受。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白杨第 12、13 段:1、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典型的借物喻人,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高大挺秀;适应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2、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3、 爸爸为什么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孩子们向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第 16 段:“高大的白杨树” 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 几棵小树”暗喻边疆

3、建设者的后代。 【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感到欣慰,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童年的发现1、2 段:1、 “我在九岁的时候完全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九岁” 、 “完全” 、 “独立”等词,显示出了“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2、从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之余,还带有丝丝的愤懑。第 1419 段:1、 老师把作者的笑误解为不怀好意。2、 “世界上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一语双关。 “我”把自己的这种遭遇与世界上有重大发明、

4、发现的人受到驱逐和迫害联系起来。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 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晏子使楚第 4 段:1、段中三个成语: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2、五个与“瞅”意思相近的词语:瞥、扫、瞄、瞟、瞧3、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写出了楚王对齐国的蔑视。3、 这一语段主要写了晏子巧驳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 2 -4、 言外之意:晏子采用自我贬低的方法来暗示楚国是下等国。5、 此段修辞手法:夸张、排比。再见了,亲人第 1 段:1、

5、“是您带着顶着冒着穿过”写出了朝鲜人民为了战士,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的可贵品质。2、雪中送炭:在 下 雪 天 给 人 送 炭 取 暖 。 比 喻 在 别 人 最 困 难 、 最 需 要 帮 助 时 给 予 物 质 上 或 精 神上 的 帮 助 。文 中 体 现 雪 中 送 炭 的 句 子 : “记 得 五 次 战 役 送 到 阵 地 给 我 们 吃 。 ”3、 反 问 句 : 难 道 您 担 心 我 们 会 把 您 这 位 朝 鲜 阿 玛 尼 忘 怀 ?陈 述 句 : 您 不 用 担 心 我 们 会 把 您 这 位 朝 鲜 阿 玛 尼 忘 怀 。6、 读 了 这 个 语 段 的 感 受 ( 结

6、合 考 卷 来 回 答 , 属 于 感 悟 性 的 问 题 , 应 结 合 上 下 文 来 答 题 ) : 应侧 重 体 现 两 点 : 1、 朝 鲜 人 民 为 了 志 愿 军 战 士 不 顾 个 人 安 危 。 ( 例 子 ) ; 2、 朝 鲜 人 民 与 志愿 军 战 士 之 间 的 深 情 厚 谊 。 ( 例 子 ) 。 3、 我 被 深 深 地 感 动 了 。第 46 段 :桥:文章表达方法:(重点,背诵,结合文中例子来说明)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文章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7、8 段:1、属于外貌、神态描写

7、。2、 “他像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级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句话属于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汉的着急和果断。文中描写水势的句子的作用:写出了形势的危急;表现人物品质的高尚。将相和:(结合每课一练P44 页和第五单元卷子第七段复习)1718 段:1、小标题:负荆请罪2、将相和好的根本目的:爱国,维护国家利益,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8、。3、此部分体现的蔺相如的性格: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利益着想。廉颇的性格:知错就改、爱国,为国家利益着想。4、蔺相如怕廉颇吗?为什么处处避着廉颇?(参考卷子答案,一定要复习!)草船借箭:79 段1、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天文、晓地理、知人心。2、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人。3、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4、 “吃惊”一词写出了鲁肃意想不到,心里感到害怕。体现了鲁肃的忠厚老实。人物描写一组:- 3 -1、 “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仿佛很占了上风。 ”这句是动作、心理描写。体现了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2、 “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

9、伸着两个指头。 ”这句是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3、 “一语未了,只听不曾迎接远客。 ”这句是语言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泼辣张狂。4、 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美丽、华贵、爱炫耀地位。5、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偏就去世了。 ”这句话体现了王熙凤善于阿谀奉承。6、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该打该打。 ”这句话体现了王熙凤善于见风使舵的本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 3 段:描写花美的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1、 段中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又看别人的花”2、 应接不暇:形容事物繁多,都来不及看了。 暇:空闲。3、 耐人寻味:指

10、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4、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个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第 2 段:德国人爱花表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德国人养花与我们养花不同在:1、家家户户都养花;2、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3 、花朵都朝外开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多指女性) 。从中读懂了德国人认为这样养花是天经地义的。第 4 段:1、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是指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二是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质没有改变。2、最令作者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难忘?(每课一练第 68 页)威尼斯的小艇第 2 段:1、 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宽度、形状、速度。连用三个比喻句。2、 小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与威尼斯的河道有密切的联系。第 4 段: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找找“特别好”体现在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