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7063932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初中生中秋节作文500字十篇 夜晚,一轮明月升上天空。那轮明月别如往日,它不似一艘船,一把镰刀,胜似一个又大又圆的圆盘挂在空中,散发着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座房屋,整棵树,整个世界。 我爱中秋节,我爱这花好月圆的时刻;我爱中秋节,我爱这阖家团圆的时刻。伴随着中秋节的到来,我的心情比往日翻倍的升。八月十五的夜色很美,总让人心旷神怡。今年的中秋,爸爸没有回家,是我和妈妈过的。 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观明月。虽然我不是游子,但我依然喜欢观明月。我喜欢吃过晚饭,一个人坐在门前,观赏月亮。我常常瞪大眼睛找嫦娥,找玉兔。明媚无比的月亮触起了我对月亮的向往与感想:古人是没有眼福来

2、看今天的月亮了,当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并从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就。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今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曾经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当多少年后,我们成为古人,后人会在月亮上看到我们吗?那时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阵阵幻想,触动了我的思亲不知道爸爸此时此刻是否也在观察着月亮呢?这几年爸爸辛苦了,我却没有好好的给他过过节日,今晚,就让风替我转告爸爸,用我最真诚的祝福,祝他中秋快乐吧! 珍惜去年的中秋,喜欢今年的中秋,渴望明年的中秋。不知明年的中秋又将带给我怎

3、样感想呢? 今天是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晚上,我和姐姐到小伙伴家过中秋节。 到了小伙伴家,我们发现还没有人来。于是,我们就在阳台坐下,发现小伙伴家的阳台一抬头就能看到月亮,但是有一栋房子挡住了,所以,有时候月亮就会到那栋房子后面,好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 过了一会儿,小伙伴来了,我们就一起聊天,小伙伴说:“我给你们猜一个脑筋急转弯吧!狗为什么害怕日光浴?”小伙伴抢答说:“因为它怕被晒黑。”小伙伴说:“错,要是那狗的皮毛原来就是黑色的呢?”小伙伴说不出话来。“你们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答案就是它怕变成热狗。”

4、小伙伴说。我拿出一张纸读着:“ 中秋节还被称为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对了,你们看,月亮多圆啊,真像一个 特别大的月饼。”姐姐说。 小伙伴说:“对了,中秋节还有诗人作诗了呢,我从网上找到了两首苏轼写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5、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可开心了,直到小伙伴说了一句话:“时候不早了,都12点半了,我该回家了。”于是,我们就回家了。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到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辛弃疾 是夜,月色清凉如水,独坐窗前,深蓝色的天空被窗棂划成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周围,很美,美得让人无法呼吸。在月的周围,丝丝缕缕的云轻轻地飘着,好似嫦娥飘逸的秀发,舞动的丝带。 月,你可知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丝万缕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你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

6、,是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寄托,是归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时有“举杯邀明月”,忧郁时有“举臂呼明月”,思念时有“举头望明月”。不知不觉中,月盛载了太多的盛誉,含蓄,柔美,飘洒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盘”,苏轼比月为“婵娟”,月光似乎凝滞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情丝。 的确,自古以来,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吟出了没落皇帝内心的孤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出了对手足亲情的挚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抒发了游子对回乡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寄托了对天下眷侣的深情祝福无数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着月亮,此时,她是那样的凄美,高傲地俯视着

7、人间的悲欢离合。 月光,依旧如水,地面披了一层银纱,窗棂镀了一层白金,神奇与美妙并存于脑间。透过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广寒宫的冷气夺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洁,好似看到月桂树的伤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苏东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泪拍击出最忧伤的旋律,最绝望的挽歌 无论是深情缠绵的诉说,还是精灵古怪的问题,你都值得我细细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独倚窗棂,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中,闭合双眸,静静的遐想 “中秋节快乐”我们一家共同举杯祝贺,大人们品着小酒,我们这些孩子们却畅饮着饮料。“赶紧的,快吃啊,菜都凉了!”这句话可勾起了大伙的馋虫,几双筷子齐刷刷的下落。一家人一边吃得满嘴流油,

8、一边比划着说笑,让我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团圆的景象。 今年,月亮最圆时刻为今晚七点十三分,我和好友刘坤宁相约在楼下一同赏月。因为天气的缘故吧,云生月隐,浑黄的月亮在天上挂着,神秘而又迷离。我俩望着朦胧中淡雅的月色,有些扫兴。“嘿,想什么呢?”“你说,嫦娥在凄凉的广寒宫看我们一家家团圆,会不会倍感孤独呢?”“应该会吧!她一定很后悔自己犯下的错误,致使自己形单影只,现在望着人间的温暖和热闹很羡慕吧!”“啊!咱们可得珍惜此刻的朋友相聚相守,我们来许个愿吧。”“好主意。”于是我俩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虔诚的许下愿望。刚许完愿,“噼里啪啦”的礼炮声打破了天空的寂静,我们对视一笑:“哈!月亮收到我们的愿

9、望了,它呀,正在祝贺我们美梦成真呢!” 淘气的月,躲躲藏藏;迷人的月,婀娜多姿;可爱的月,喜怒无常。若隐若现的它,带给我们幻想的色彩,编织着跌宕离奇的故事情节。 月亮始终不肯明亮,便在楼下走动。此时,各家吵吵闹闹,小声,碰杯声传得很远很远,那些寂寞孤独的老人家也热闹着,一家老小有的打麻将,有的玩扑克,也有的下棋几桌人坐在客厅里边玩边唠,酔恹恹的话语,含糊不清的说笑,不亦乐乎。 天上圆圆的月,地上团圆的家,这个中秋节令人难忘! 带着老师布置的作业,迎来了序幕已久的中秋节。 从早上起来都幻想着晚上的活动,团圆饭吃什么。吃的是月饼。赏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就这样过了一个早上。转眼间就到了傍晚,重头戏就

10、要上演了。 爸爸捧着最后一碟菜打开厨房的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爸爸两腮通红,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过,为了做这份团圆饭,从两点忙到了六点,真是辛苦他了。全家人都享受着我爸煮的美味佳肴,赞不绝口,爸爸也主动拿起酒杯,向全家人表示祝福,一句句祝福益满了情,气氛越发的活跃。在灯光闪烁下,我享受到了家的温暖。 享受完美味佳肴,婶婶拿出了我渴望已久的月饼,大家片边品味着月饼边看着中秋晚会,大家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的气氛让我陶醉其中。 九点了,我和伯伯一起下去散步,我忍住距在心里大叫:“赏月去喽!” 小区里小孩子们有的拿着灯笼嘻戏玩耍好逍遥,有的放着孔明灯好不兴奋。望着孔明灯优雅在向自己飘来,星星乐了,因

11、为今夜它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浩瀚的夜空中,一轮皎白无暇的明月高高挂在空中,身边有许多调皮的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在玩耍。月亮似玉盘,嵌在蓝黑的夜幕中。一束束月光穿过云层,映到又圆又甜月饼里,流出一丝丝亲情。看着这月亮,我不禁联想到了嫦娥,她为了自己的丈夫,不惜自己飞向遥远而寒冷的月球,真令人感动啊! 月亮月,月饼圆,团团圆圆人更圆;家人圆,幸福圆,快快乐乐梦想圆;今日圆,明日圆,岁岁年年总团圆。这个中秋,好一个“圆”字了得。月亮让我懂得全家家人在一起才是幸福的!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国传统之一,每逢中秋节人们都要与全家人团聚,吃团圆饭,晚上还要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的早晨,我们一家

12、人起了床,驾车回老家,一路上人山人海,因为他们也是回家里与自己的家人团聚。有许多商店门口都挂起了各种各样的红灯笼,有大的,有小的,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花式。还有写着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词语,有:“快乐中秋”。“欢度中秋”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有时在猜谜语,有时在说笑话,有时在说说外面的风景有多美。 过了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回到了老家,一进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姐姐,叔叔来迎接我们,我们看见他们,就连忙对他们说:“中秋节快乐”。然而,他们也对我们说 :“中秋节快乐”。然后,我们就起开开心心地进屋,看见桌面上放着许多水果,有:葡萄、火龙果、哈密瓜、橙等。于是,爷爷叫我们进去吃团圆饭。 吃完团圆饭后,已经是

13、傍晚了。我们坐在椅子上,边吃水果一边看电视。夜晚,圆圆的月亮终于出现了,我们拿起凳子,走出房孑,在屋的外面坐。我们一边吃田螺,月饼,边赏月。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不由自关地想起了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故事。过了一会儿,我们小朋友拿着红灯笼,在嘻嘻哈哈地做游戏,你追我赶,真开心呀!时间渐渐地过去了,到了9点钟,淮备有烟花了,我们赶紧做回自己的位置。突然,听见“砰”的一声,只见一颗颗小导弹冲上天 “砰” “砰”地在半空中爆炸了,五彩缤纷的图案呈现在人们眼前,落下时的星星点点更好看,象征着中秋节的团圆与美满。 我们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

14、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

15、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