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47060725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10/5,1,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语文组:毕玉俊,2020/10/5,2,一、名词解释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 (一)、处处皆可比,命题的范围 1、作家(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作家派别) 2、题材(咏蝉三绝) 3、体裁(诗词曲) 4、主题(愁) 5、手法技巧 (二)、万变是四题( 命题考点) 1、所写内容的异同 2、所抒情感的异同 3、表现手法的异同 (意象意境 修辞用语 写作角度) 4、语言风格的异同,2020/10/5,3,二、几种类型:,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

2、涵: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诗人总是借助特定的意象媒介来抒发情感、表达意趣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物象。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心情、品质、追求,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意象的特点,意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等。 解答人物形象与意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秋风多写离愁,蝉多喻高洁之士等

3、,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材料,或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2020/10/5,4,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王昌龄 采莲曲 白居易 荷叶罗裙一色裁, 菱叶萦波荷飐风, 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花深处小船通。 乱入池中看不见, 逢郎欲语低头笑, 闻歌始觉有人来。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风:在水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这里要求赏析两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作者的感情。,2

4、020/10/5,5,答案: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 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2020/10/5,6,2、比较情感基调: 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赏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情感。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例: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

5、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送柴侍卿 王昌龄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 故人西辞黄鹤楼, 送君不觉有离伤。 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云雨, 孤帆远影碧空尽, 明月何曾是两乡。 唯见长江天际流。,2020/10/5,7,这里要求比较赏析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扣住送诗“不觉”“一道”“何曾”等词细心品味,就会把握诗中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 扣住黄诗“烟花”“孤帆”“尽”“唯见”等词反复品味,就能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2020/10/5,8,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 古典诗词讲究遣词炼句,甚至有人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遣词炼句其实就是作者力求选择最能准

6、确传达自己情感的词句。赏析古典诗词,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语含义、表达技巧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倚”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柳 李商隐 咏柳 曾巩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乱条犹未变初黄, 乐游春苑断肠天。 倚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 解把飞花蒙日月, 已带斜阳又带蝉!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乐游春苑,指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2020/10/5,9,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后,便可以按照具体答题格式进行答题: 李

7、诗中的“逐”字运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曾诗中的“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2020/10/5,10,4、比较意境的营造: 优秀诗词作品总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感染力强,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对诗词意境的揣摩,不仅要把握客观形象,还要感悟作者主观感受,从而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解答意境赏析题,可以按照“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的格式进行。 例:简要说明下面两首都写了“山中”景色的唐诗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山中 王勃 山中 王维 长江悲已滞, 荆

8、溪白石出, 万里念将归。 天寒红叶稀。 况属高飞晚, 山路元无雨, 山山黄叶飞。 空翠湿人衣。 注解:元:原来。,2020/10/5,11,第一首诗中的“高飞晚”“黄叶飞”是一派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了“悲”与“念”的复杂心情,抒发了作者寓居他乡的羁旅之愁和归乡之思。 第二首诗中的“白石”“红叶”“空翠”,色彩鲜亮斑斓而富有变化,是一幅迷人的深秋图,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喜悦之情。,2020/10/5,12,5、比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解答表达技巧赏析题,要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并按照“手法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福建卷10阅读下

9、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2020/10/5,13,答案: 步骤一:总起。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二:解析诗句。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步骤三:总结。“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方法:分清

10、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2020/10/5,14,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谈谈它们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乌衣巷 越中览古 刘禹锡 李白 朱雀桥边野草花,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乌衣巷口夕阳斜。 义士还家尽锦衣。 旧时王谢堂前燕, 宫女如花满春殿,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今惟有鹧鸪飞。,2020/10/5,15,两诗写法上的相同点: 均是面对古迹抒发感怀; 均是依靠禽鸟穿越时间,将古今联系起来。 写法上的不同点: 在表现角度上,刘诗以写今事为主,由“堂前燕”点出历史;李诗以写古事为主,由“鹧鸪飞”指出现实。 在抒情手法上,刘诗借景抒情,用朱雀桥与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来发出慨叹;李诗缘事抒情,用当年越王凯旋

11、的盛况来反衬今日的凄凉。,2020/10/5,16,6、比较思想情感。整体把握,求同存异。 辽宁卷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落帆江口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小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系船应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依据题目要求是要赏析相同的氛围,所以应找出相“同”关键词: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2020/10

12、/5,17,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步骤一:总论)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体味情感) 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2020/10/5,18,强化练习,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两诗中为什么都写到雁。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 晓发梳临水, 归思方悠悠。 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 乡心正无限, 高斋闻雁来。 一雁过南楼。,2020/10/5,19,这里要求分析意象“雁”的

13、内涵,两首诗借助“雁”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因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2020/10/5,20,2、阅读唐代李贺的南园诗二首, 其一: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二: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雕虫:雕虫小技。老:终老纸笔之间。辽海:东北,唐时这一代割据势力多次发生兵变。朝廷多次出兵讨伐。文章:指文人。这两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结合作品分析其使用效果。,2020/10/5,21,这两首诗运用了反问、比喻两种修辞手法,题目要求任选一种加以分析,带有综合性。 答案: “若个书生万户侯?”“文章何处哭秋风?”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对读书人不受重用、功业难成的愤慨之情,不仅增强了语势,也使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 “晓月当帘挂玉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读书人通宵达旦苦读的情景,将月亮比喻成弯弓,便寓有诗人参战的遥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动荡的时局中欲显身手、欲有所作为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