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7036310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节习俗的研究报告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白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据资料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 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 有要求。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 今仍很盛行。对于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盛大的节日,让我们来深入 体验了

2、解一下吧。对于春节有很多美丽古老的传说,在各种书上都有记载。我们利用身边的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搜索查阅。对于大江南北的炎黄子孙,过春节的方式也丰富多彩,我们通过网络提问等方式还原过春节最真实的一面。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利用此机会我们可以走亲访友,我 们通过亲友之口 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与美好寓意,并询问家 中老人对于春节的祝愿。我们对春节期间的家乡状况进行了拍摄,得到了一些照 片。一家人喜气洋洋地贴春联。以前贴时习惯贴一个倒的“福”,寓意“福到(倒)”,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喜欢正过来 贴上“福”。火红底色的春联,预示着来年生活的红红火火,表达着 人们对来年美好的期待。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

3、候有一种叫“年”的 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 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 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 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 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 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 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

4、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 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 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 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客家 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 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 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 封的“九天东厨司

5、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 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 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 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 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 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 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白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 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6、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押尘”。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 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 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 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押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 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 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 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

7、衣,除去一年的 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 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 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 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 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推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 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 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福字(民间还有将“

8、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 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 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 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愎荆楚岁时记 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乂有对来临的新年 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 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 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

9、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哗哗叭 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 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才苗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 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 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由长辈偷偷放在晚辈的枕头底下,并勉励 儿孙在在新的一年

10、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 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 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 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 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 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 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 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 也有大家聚在一

11、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 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 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 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因为“岁”与“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除此之外,春节还有其他很多习俗。如以前极为流行的 逛庙会、观社火、舞龙舞狮、大年初五迎接财神等,无一不象征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当然春节的饮食更为丰富讲 究。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 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

12、有着变化多端 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 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如北京人喜食红枣年糕、白果年糕和 白年糕而河北人却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 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 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 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 是煮汤。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 俗亦不相同,如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却在初 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 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 晚上11

13、时到第二天凌晨1 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 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 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 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 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可谓花样繁多啊。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 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

14、宜用米粉 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 团如月”的吉祥之意。Q1:现在的春节习俗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了?答:现在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严格遵循日期了。以往有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 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而现在都是根据是 否有空余时间来完成的。当然,还有其他的不同。现在时代 不同了,年前有单位组织的团拜,拜年方式也由以前的登门 拜访变成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贺卡等。Q2:你觉得春节最重要的习俗是什么 ?答:当然是守岁了。一年在

15、外打工,就盼着春节回家和 家人好好聚聚。守岁可以和家人聊聊一年的得失,接下来一 年的打算。Q1:中国各地有什么特色的春节习俗福建网友:福建乡村农家的房门两旁除了贴春联外,还 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甘蔗,叫“门蔗”,寓意渐入佳境。河南网友:我们河南人最重视的莫过于祭灶了。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 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 就能平安无事。云南网友: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 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 书写方式不同,连贴 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 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 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Q2:中国春节习俗对外国有什么影响 ?中新张帮俊:美国:纽约从 XX年起就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了。喧天的锣鼓,欢快的舞蹈还有各种色香味俱全的中 国美食,中国风浓郁的庙会在美国格外红火。很多美国人表 示,他们愿意沾沾中国春节的喜气。德国:春节前夕商场里 就醒目的摆出了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片,德国人非常喜 欢这些卡片。现在很多德国人都学会了包饺子。的却,越来越多的老外对中国年从好奇、 欣赏直至加入欢庆,一声声“大 吉大利” “恭喜发财”的祝福不断从他们口中传来。周楠:在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吃团圆饭 的时候家人会一起吃芥菜,因为它谐音“聚财” ,表达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