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教案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025257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十九首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古诗十九首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古诗十九首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古诗十九首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古诗十九首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十九首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十九首教案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习要点,1、了解古诗十九首这一概念的内涵。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赏析行行重行行。,2,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它是流传在汉末魏初无作者且无诗题的诗歌总称。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中下层文人,所写是游子思妇之辞,间或也反映某些社会现实。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刘勰认为“古诗”是“五言之冠冕”。,3,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 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

2、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 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4,二、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最早载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又风格相近,故泛题为“古诗”,从此成了专称。 这组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当时旧有的道德原则失落,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新的信仰尚未建立起来,文士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和生命感受话题逐渐兴起。其内容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5,第一,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 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修齐治平建功立业,本是儒家强调的积极入世之道,而在这里,它染上了文士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悲伤色彩。他们意识到了物

3、有盛衰,感叹人生短促,于是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6,第二,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二首。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h)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7,明月皎夜光写对友情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慨,隐含着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在共同利益的争斗中,一些文士标榜气节、忠义,而当在功名利禄之途上展开竞争时,旧谊便发生了变化。侥幸者和失意

4、者的沉浮异势,使原来的友情徒具虚名。“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诗人一度笃信的道德原则,在复杂变态的人际关系中顿显虚妄。,8,第三,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唯物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 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三首。如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代来兹?”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这种价值选择虽然有些消极,但是它是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的生命冲动,是人的主体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无外在功利性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有着积极意义。,9,第四,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 共十一首。这类诗歌的产生,大体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一些中下

5、层文人为寻求出路,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宦游,长期漂泊在外; 一是汉末的黑暗政治和党锢之祸,迫使大量文士亡命江湖。这些文士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他乡逃避政治迫害,生活坎坷辛苦,心灵孤独屈辱,十分渴望家庭、爱情的慰籍。于是抒写羁旅相思之苦,便成为最突出的主题。如迢迢牵牛星。,1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借牛郎、织女的传说,形象表现了夫妻相爱而受压抑不能团聚的苦闷。表面上字字都是写天上的情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暗示人间情事。,迢迢牵牛星,11,作者都是中下层文人,从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汲

6、取营养;同时也接受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因而造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三、艺术特色,12,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三、艺术特色,13,四、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其作者都是下层文人,他们从诗、骚和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又有深切的生活体验,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

7、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14,2、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或融情于景;或寓景于情;或以事传情,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用比兴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有味,如行行重行行。,15,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16,3、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务求平淡,如话家常,古诗十九首每首诗都是如此。这是诗人借鉴民歌的结果。这

8、些诗虽然浅近,但含义丰富,耐人寻味。,总之,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使其成为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勰称它是“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17,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1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19,题材:游子思妇,20,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这话真是很难讲清楚。那远行的人往前走再往前走,前边的道路是无穷无尽的,而后边留下的那个人和他之间

9、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这就是往而不返,从这里边就使你感受到一种把两个人越拉越远的力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21,“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分别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了。所谓“生别离”,可以有两种讲法: (1)生离 (2)硬生生,思考:人世间的别离有生离也有死别, 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呢?,22,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死了,贾宝玉糊里糊涂地和薛宝钗结婚了,但他心里老想着黛玉,所以他的病总是不好,神智总是不清楚。于是有一天薛宝钗就痛痛快快地告诉宝玉说:“你不要再想你的林妹妹了,你的林妹妹早就死了!”宝玉当时就昏过去了。大家都责备宝钗不应该故意给宝玉这样大的打击,宝钗却说:“倘若总是不敢对他说明真相,那么

10、他心里就永远不能安定,病也就永远不能好。,23,今天我告诉了他,他虽然如此痛苦,可是从此以后他这种思念就断了,他的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宝钗这个人是很有办法也很有道理的。后来,宝玉的病果然就好了。所以,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因此,生离比死别更痛苦。,24,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阻”(1)高山大河的自然界的险阻,,(2)战乱流离等人世间的险阻。,25,(1)李善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说:“诗云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但这“不忘本”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远行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从正面写他的思乡念旧之情; 从

11、留居者的角度来看,则是说胡马尚且依恋故乡的北风,越鸟尚且选择遥望故乡的南枝,你作为一个游子,怎么能忘记了故乡和故乡的亲人呢?这是从反面来作比喻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26,(2)第二种说法认为,它来源于吴越春秋的“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这是取同类相求的意思。就是说,“云从龙,风从虎”,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相依相恋不忍离去之处;而我和你本来也是相亲相爱的一对,怎么竟然会分离这么久而不能再结合到一起呢?,27,(3)隋树森引纪昀所说的“此以一南一北申足各在天一涯意,以起下相去之远”。这种说法是把出处和取意都抛开不论,只从字面上看,胡马和越鸟一南一北,在直觉上就使读者产生一种南北睽违

12、的隔绝之感。,2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去日已远”和前边的“相去万余里”似乎是一个重复,但实际上并不是简单重复。因为“万余里”虽然很远,但毕竟还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且它所代表的只是空间,并没有时间的含义,而“日已远”三个字则进一步用时间去乘空间,所得数字就更是无穷无尽了。而且更妙的是,这“日已远”三个字又带出了下一句的“日已缓”,从而使人感到:离人的相思与憔悴也是一样无穷无尽的。,29,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就是从此句变化出来的。但柳永的那两句却未免带有一些着力刻画的痕迹。而且那个“悔”字还隐隐含有一些计较之念,不像“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在外表上所写的只

13、是衣带日缓的一件事实,内中却含有一种尽管消瘦也毫无反省、毫无回顾、毫不放弃的意念。倾吐如此深刻坚毅的感情,却出以如此温柔平易的表现,这就更加令人感动。,30,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浮云蔽白日”所比喻的是什么呢? (1)有的人把这首诗看作思妇之辞, 比如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就说,“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负心”。那么,“白日”就指的是游子; “浮云”则指的是游子在外边所遇到的诱惑。西厢记里的崔莺莺送张生时说,“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像此处栖迟”,就是这个意思。,31,(2)从易经开始,“日”这个符号就是国君的象征。所以饶学斌的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说:“夫日者,君象也,浮云蔽日所谓

14、公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正也,谗毁之蔽明也。”这是以“白日”比喻国君;以“浮云”比喻谗间的小人。,32,(3)“白日”是比喻被放逐的贤臣,如李善文选注引陆贾新语说:“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彰日月。”,33,实际上,游子、国君、逐臣三者本来是可以相通的。因为在中国的伦理关系中,君臣关系与夫妻关系很为相似。如果那个行者是游子,则可能是说他在外另有遇合,不再想念家中的思妇了;如果那个行者是逐臣,则可能是说国君听信谗言放逐了他,使得他再也不能回到朝廷中了。杜甫的诗说:“每依北斗望京华”,又说“此生哪老蜀,不死会归秦”,那种对朝廷和君主的思念,实在并不亚于思妇对远行游子的思念。,34,纵使你不甘心放弃,纵使

15、你决心等到底,可是你有多少时间用来等待呢?时间在不停地消失,一年很快就到了岁暮,而人生很快也就到了迟暮。一旦无常到来,一切都归于寂灭,所有相思期待的苦心都将落空,这是多么令人恐惧而又不甘心的一件事!事实上,这又是人世间绝对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多么平常而且朴实的语言,然而却带有如此强烈的震动人心的力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35,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捐”这个词出自汉乐府有一首: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36,这首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汉成帝宠

16、爱赵飞燕,不再喜欢班婕妤,于是班婕妤主动要求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并写了这首诗。诗中说,当初我们俩的情意像白团扇这么圆满,这么纯洁,然而我经常恐惧的是:到了秋天,天气凉了,你就把扇子扔到盒子里不再使用了。“弃捐”,就是被抛弃的意思。显然,这是弃妇之辞。所以“弃捐勿复道”的意思是说:你抛弃了我,使我如此伤心,从此我再也不提这件事了。,37,“努力加餐饭”也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种是自劝,一种是劝人。 劝人: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就说:“以不恨己之弃捐,惟愿彼之强饭收住,何等忠厚。”这显然是解释为劝对方加餐的意思,这样解释也未始不可。,38,自劝:姜任惰古诗十九首释则说:“惟努力加餐保此身以待君子”,又引谭友夏的话说:“人知以此劝人此并以之自劝。”另外张庚古诗十九首解也说:“且努力加餐,庶几留得颜色以冀他日会面也,其孤忠拳拳如此。”,39,大家认为“自劝”、还是“劝人”好?,40,明确:我个人比较同意“自劝”这一说。 因为这样可以较自然地承接上面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如果你在人之老和岁月之晚的双重恐惧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