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7016607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展问题调研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发 展问题调研报告省劳动保障厅: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城市化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专题调 研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抽调专门人 员,对我市目前推进城市化和劳动就业事业的现状、面临的 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 议,现报告如下:一、“十五”全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 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 改善,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就业机制,构建了就业再就业的政 策框架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资料 显示,至V 20XX年底,全市总人口为大大大万人,其中劳动 力资源总

2、数为 281万人,占总人口的68% 20XX年一20XX年, 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农村 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我 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加快 经济发展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首先, 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 双“三 b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 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 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 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

3、发展 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 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 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 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 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城镇 新增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 业等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市及区县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 组,制定了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区县、 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了检查考核办法,落 实了奖励约束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做好再 就业工作的

4、积极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起的显著。20XX年底我市基本实现了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但是还有相当数虽的“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未实现再就业。从20XX年底以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转向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上。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等措施,确保了困难群体的基本 生活,促进了再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市已 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就 业再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 20XX年,市委、市政府关于 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决定,有关部门的9个配套文件以及形成的7个操作性文件,对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 促进就业再就

5、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我市在建立以市场 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下岗失业人 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对“ 4050”人员、一户两代、 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制度, 利用政策杠杆,积极支持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下岗 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XX-20XX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70万元,扶持1024户3350名下岗失业人员 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带动597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认定服务性企 业等措施,税务部门减免各种税费亿元;全市财政为下岗失 业人员指出生活救助和就业再就业资金亿元,其中,兑现社 会

6、保险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公益型岗位补贴和职业介绍 补贴7460万元。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我市作为劳动保障部确定的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 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 用日渐明显,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 场机制基本形成,服务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 障工作机构成功实现了向乡镇和街道社区的延伸。全市已建 立起各类职业介绍机构 33家,其中,政府公共职业介绍机 构10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 22家。22个街道、87个乡镇 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有185个居委会建

7、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共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593名,基本做到了机构、 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构建了覆盖全 市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平台,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 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本着“建立新市场,发展专业市场, 规范已建市场,打击不法市场”的原则,力争 20XX年以前 建起以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及专 业市场为补充,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延伸的人力资源市 场体系。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 辐射区县人力资源力市场,连接城乡,覆盖全市的多层次、 多形式职业介绍网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组织的作用,基本

8、掌握全市城镇 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的有关情况,为做好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奠定了基础。2、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确定了 6家培训机构为省级劳务培训基地, 市政府已拨付200 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同时,为指导帮助农民工顺利就 业,市劳动保障部门编印了 5万册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指 南发放。3、积极实施“西输东接”工程。先后三次到大大市的 大县、大大县、大大县参加农村劳动力输出洽谈会,共提供2万多个岗位,意向成交12230人次。组织了 84户企业、5764 个就业岗位,赴大大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有 万农

9、民工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254人次。4、部分区县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工作机制。大大县专门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办公室,各乡镇普遍 配备了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人员,建立了250人的村级劳务信息员队伍,并与省内外 3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用 工联系。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四本台帐”, 并确定了两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张店区狠抓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了 区、镇、村、个人共同出资的培训投入机制。失业保险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我市失业保险制度自1986年建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统筹范围已扩大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 业、三资企业、私营

10、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乡镇企业中的城镇职工“十五”期间,全市参保单位 3039户,参保人数达万人,失业 保险费征缴收入达亿元,为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亿元。失 业保险基金不但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1,还承担了失业 人员的技能培训经费,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 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二、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劳动力资源总虽矛盾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大。近几年来,我市城镇需就业人员一直保持在10万人左右;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市有大虽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 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也加剧了城镇就业压力。再就业困难 人员虽总虽有所下降,但

11、剩余的多为再就业难点,据初步统 计,目前,我市区县属以上企业“4050”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 企业军转干部特困户有万人。此外,大中专毕业就业难的问 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保障体系不到位,企业用工不规范。一是不少企业,特 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不签订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 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等问题。二是同工不同酬,于身份不同, 各项待遇大相径庭,有的企业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 低成本的手段。三是有的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不按 劳动法办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和维护。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据调查统 计,全市劳动力资源中

12、,具有初中学历的万人,具有高中技 校学历的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万人,分别占劳动力 资源的47% % %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新兴的 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 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 的发展,创造了大虽的就业机会, 但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 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 活干的局面。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滞后。依据大大省劳动和社会保 障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关于印发大大省人力资 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我市适时制定了大大市人 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

13、方案。但是,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市 场建设依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县之间人力资源市场的 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建设相对薄 弱,影响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据调查统 计,全市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虽的65%以上。农村劳动力 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 益保护意识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 论是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在技能培训、 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 力、物力、财力。失业保险基金欠费严重,资金缺口大,“两个确保”形 势严峻一是困难、停产、破

14、产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增大,无 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二是部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政策缺 乏正确、全面、长远的认识,造成近年来企业欠费屡屡发生, 且日趋严重。截止目前,全市失业保险欠费企业达431户,欠费总额3508万元。三、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十一五”期间及较长一个时期内,要牢固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扩 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城乡就业全面协调发 展,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如内的目标任务。突出就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紧紧盯住个 体私营经济,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广开

15、就业门路;紧紧盯住 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降低准入门槛,增加就业容虽;紧紧盯 住劳动密集型行业,打造鲁中制造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 紧紧盯住中小企业,改善发展环境,挖掘就业潜力;紧紧盯 住灵活形式就业,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 策,拓展就业空间。要坚持发展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突出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加 强各类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虽开 展培训,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就 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落实好职业

16、培训补贴政策;全面实施 创业培训工程,扩大创业培训规模,为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 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等“一条 龙”创业服务;全面推行面向各类青年的就业培训,鼓励没 继续升学的青年学生到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机构接受技能 培训;扩大技能扶贫实施范围,使更多城乡困难家庭子女接 受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与就业联动机制。突出就业服务,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加强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和各级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 实现“一键登陆、全市查询、 资源共享”,推进市场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巩 固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提 供就业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集岗位 开发、再就业服务、托底安置于一体的基层再就业援助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