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7002878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现代科技日益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税收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迫在 眉睫,税收工作的电子化应用、信息化管理方能体现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果。XX地税的信息化建设始于1997年,至今已10个年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与 积累,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和规模。回眸近四年来的建设历程,我们始终坚持省局 提的“一个平台、一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目标。以建设税务管 理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为导向,用税收业务与信息化技术相融与结合,支持了税 收征管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促进了税务管理的改革创新,为推动征管改革和加 强税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现税收工作向现代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2、过 渡奠定了基础。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行政强力领导、部门通力合作、 十部积极参与,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整体规划, 统一指挥、制定计划,组织实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确保各项工 作落实到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保障。去年,全省新征管软件上线时,全市 地税系统计划部署抓得早而准,准备工作做得细而全,上线环节做得紧而实,依 靠自身的技术力量,仅用短短20天的时间,完成了征管业务软件平稳上线运行, 使全市地税征管信息化迈上了新的台阶。(二)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底子薄、基础差、起点低,在2003年以前,全

3、局信息化水平几乎一片空白,仅有的几台386、486只起着打字机的作用,更谈不上广域网络。之后,随着投入的加大,设备有所增加,但也只 是停留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及税收会计核算等浅层面的 应用。2004年以后,在省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部署下,我局克服重重困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规划建设,由上到下,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分层实现,使 信息化建设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迈出了强劲跨越的步伐。至U2006年止,全市地税系统共投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硬件设施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从普通到高端,全市计算机人均已达0.8台,建成高标准中心机房及多媒体培训 教室,构建了覆盖到基层分局的

4、高速广域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形 成了一套涵盖税收业务、税务管理、行政事务和为纳税人服务的安全、保密、可 靠、实用的网络及应用系统体系。实现对经济税源的严密监控和对涉税资料的收 集整理,集网络管理,数据分析、处理、交换和监控一体化的新的信息化税收征 管模式。(三)人才不足,加速培训。 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硬件设备投入很大,建设快,十部的应用水平跟不上信息化建设进程,全市税务系统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只占 总人数的0.8%,远远不能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税务系统专业人才缺乏 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 必须在人才培养上有突破,在引进计 算机技术专业人才的同时,抓紧全员计算机知

5、识、网络硬件维护及应用、软件操 作与维护的培训,同时,精选税收业务好手与计算机专业人才互帮互学,多快好省地培养既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乂精通税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促进全员素质的全体提高,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经过几年的引进和专门培养,我局 信息化人才队伍规模逐步壮大。一批税务十部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提 高。据统计,我局现有网络工程帅 3人,高级程序员2人,中级程序员12人, 拥有一级以上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有 985人,既有税收、会计中级以上职称乂有计 算机等级证书的有302人。(四)建章立制,注重管理。随着全市地税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管理显 得犹为重要。我们从制度入手,结合工作实

6、际,制定网络管理制度、数据、 资料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征管软件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视频会议系统、多功能电教室管理办法 等一系列制度,细化工作职责,强化监督考核。在网络安全方面更是防患于未然, 通过对整个网络的结构和风险分析,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 全四个方面着手,以入侵检测、漏洞扫描为手段,实时监控,分析异常,确保系 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状态。 对信息化建设实行定岗、定员、定 责和考核,制定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确保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 进行,为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提供制度保证。二、突出重点,紧抓税收征管信息化应用。

7、计算机在税收征收管理上的应用,是地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税 收工作的现代化、提高十部的业务水平、促进征管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早在1997 我局就开始尝试用计算机系统辅助税收征管。2005年初全省统一核心征管软件在全市成功上线后,我局突出抓好了征管业务软件的应用,把充分应用税收征管 业务软件当成全局信息化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市局成立了业务需求组、技术运 维组等工作小组,制定下发了抚州市地方税务局征管业务软件操作规程及考核 办法并定期举办操作视频培训,目前,全局十部能够熟练掌握应用征管业务软 件。在抓好应用的同时,我局认真归纳基层好的征管业务需求并及时反馈省局项 目组进行分析,为省局完善

8、征管业务软件提供参考。通过紧抓征管业务软件的应用工作, 我局得到以下成效:一是彻底解决基层分局 会统人员重复的编制会统报表的工作局面,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基 层人员的工作量。二是加强了税源监控,堵塞漏洞,使税收收入大幅度的增加。三是细化了征管,征管信息化使征管户数增加,申报率提高。四是各职能部门处 理各种办税业务时间大大缩短,优化了服务。五是进一步规范了征管行为,加强 了内部和外部监控,促进了依法治税和廉政建设。三、拓展功能,提升税务管理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已有坚实的基础且初具规模,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 应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为此,我局坚持统

9、一规划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以管理为目的,以应用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以创新为动 力,将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技术运用与税收业务互动空 问。进一步拓展税收信息化应用范围,实现信息系统的增值应用,提升信息系统 的应用效果,达到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协调发展。(一)开发与应用个性化业务软件促管理 我局结合自身征管实际情况,自行研发、设计一些符合抚州征管工作特色的个性 化业务软件,拓展征管信息化空间,将信息化工作融入到征管工作每个环节中, 有效的促进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为了加强全市货运业管理,规范货物运输业发票开具业务操作。我局开发了 货运发票监控管理软件,该系统针对实际业务中货运车辆

10、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运用技术手段,规范税务系统内部对货运发票的审核和管理过程, 严格控制纳税 人在申报税款并开具货运发票时必须按照单车的吨位进行限额。 有效避免货运发 票的开具过程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和潜在的管理漏洞。 该软件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 广运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税源的监控和管理,我局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对房地产等行业多渠道、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分析论证,研制开发出了一 套行业税源管理系统软件,解决了税收管理员税源监控相对滞后、纳税评估 分析不实、房地产等行业综合治税尚未建立的三大缺憾,及时化解房地产这一热 点领域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填补房地产行业税源监控

11、系统信息化的空白, 实现了房地产行业税收“科学化、 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行业税源管理软 件的运用,税源及时足额地转化成了税款,破解了 “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难 题,实现了房地产税收的一体化管理。由此也充分体现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 行税务管理实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近几年,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地税部门从工作需要出发,不断加大了办公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和科 技含量,电脑及打印机等设备总量大幅上升,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服务 器等计算机类设备越来越多。但设备管理水平不是很高,仍然停留在“手工帐” 阶段,成为影响税务信息化统一管理的主要瓶颈

12、。为解决设备管理水平和效率不 高等问题,我局依托自身技术力量,通过近二个月的努力,于 2005年8月10 日,正式完成了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验收, 并在全市地税系统推广运行。 这套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查询设备的名称、类型、使用单位、使用科室、设备来 源、购入时间、品牌、责任人、序列号、IP地址、内网信息点号码或外网信息 点号码以及电脑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情况等设备的相关信息,构建了一个固定资产 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了从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的升华。(二)挖掘征管信息数据服务于管理。新征管业务系统运行后,各类税收相关数据日渐增多,数据集中和系统整合后, 不同于以往的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问题便会浮上水

13、面。 整合是数据集中基础上的 整合,既包括数据整合,也包括业务整合和技术体系的整合。然而,无论整合的 具体形式如何,其最终目的是凸显税收数据在现代税收管理和服务上的核心作 用,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如何盘活海量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它们发挥应有的效果,为税收管理服务。我局结合基层管理 工作实际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对计会统及票证、发票、征收数据、户籍管理 等数据的利用进行了认真研究,探索到税收数据在实际工作的一些新的有益运用 并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数据挖掘程序, 将征收数据、发票和票证领用数据、纳税 户登记数据等各方面数据进行提炼并加工,生成了一系列税收电子数据报表

14、(包 括进度、重点税源、个体户户籍定位、餐饮发票销售、门临开票税收、批量扣税、 在途税金、车船使用税征收、税收收入对比分析等管理报表),并将这些数据报 表及时发布在我局的内部综合办公平台上, 为基层税务管理员的征收管理工作提 供便捷的服务,解决了基层工作人员手工操作之劳, 并能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重 要参考。四、税收信息建设几点体会。(一)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产力。实施税收信息化建设以来,我局税收信息化工作快速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 定增长,提高了税收管理的质量,堵塞了税收征管的漏洞,强化了监控管理的职 能,加速了行政管理流程的变革。在各项考核管理机制中,不仅注重税收收入任 务

15、的完成,而且更加注重税收质量的考核;在监督制约机制中,不仅注重事后结 果的制约,而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事中过程的监督;在税收执法中,不仅注重 坚持依法治税,严格从政行为,而且更加注重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营造良 好的税收内外部环境。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纵深发展 ,税收信息化的作用将日益凸 现,将成为税收工作的重要生产力。(二)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加速器当前,我局税收征管手段和管理方式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差 距,真正要做好“科技加管理”这篇文章还必须下更大的精力去完成。现阶段的信息化,严格讲仅是计算机在征收环节上的应用而已, 离信息化的数据集中、分 析、处理、共享、决策相

16、差其远。这就要求必须对现行的征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 式进行改革,完善税收监控手段,提高监控水平,强化税收征管,提高征管质量, 一系列的改革都是围绕税收信息化建设而加速发展。没有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就 没有税收征管等一系列的深化改革,税收信息化建设必将推进征管改革。(三)税收信息化建设是促进队伍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 尽管我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和十部整体 素质不高的现状,制约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应用,构成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当前,我局的技术力量仍然短缺,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可谓凤毛麟 角。在实际工作中,信息资源没有发挥,计算机应用能力跟不上信息化飞速发展 的要求,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效能发挥。鉴于此,一是要对现有人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调配,充分利用;二是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挖掘潜能,调动工作热情;三是要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