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6996098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附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5 题;共题;共 15 分)(共分)(共 5 题;共题;共 15 分)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吟唱(yng) 凸现(t) 漫步 不期而致 B. 迟钝(dn) 孤零零(ln) 闲瑕 心有灵犀 C. 合拢(ln) 闷热(mn) 蔚蓝 天崖海角 D. 点缀(zhu) 狭窄(zhi) 拍摄 兴趣盎然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呼之欲出 , 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

2、印象。 B.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无人问津了。 C. 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门庭若市 , 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 菜。 D. 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水落石出 , 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 的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拟人) B. 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 小碎纹一样。(比喻) C.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比喻) D. 为什么两边

3、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设问) 4.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寻十余里,无迹。译文: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 众服为确论。译文:大家信服地认 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C.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依照他的话(去做) ,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 竟不 可得。译文:到底找到没有。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D. 在经济社会快速

4、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二、按照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填空。(共二、按照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填空。(共 7 分)(共分)(共 1 题;共题;共 7 分)分) 6.默写 即使有_的体格,_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以忍受_的大风雪,神经不敢 _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_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他们的四肢更加_了,他们的行动更加_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 三、语言表达(共三、语言表达(共 5 分)(共分)(共 1 题;共题;共 5 分)分) 7.暑假,王阳同学和爸爸、妈妈去长白云山旅游。在大巴车上,王阳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

5、子在吸烟,他 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香烟,并表示歉意。假如你是王阳,请把婉转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四、文言文阅读(共四、文言文阅读(共 18 分)(共分)(共 1 题;共题;共 18 分)分) 8.文言文阅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6、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 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 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山门圮于河_ 阅十余岁_ 转转不已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 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7、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 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 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五、现代文阅读(共 15 分)(共分)(共 1 题;共题;共 15 分)分) 9.现代文阅读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 50 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

8、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 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 11 点多了,家里没人, 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 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 ,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 稀可见撒下

9、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 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 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 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 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 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

10、: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 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 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 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 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

11、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 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 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 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 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 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 影,便觉得不累了,

12、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 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六、写作题

13、(共六、写作题(共 40 分)(共分)(共 1 题;共题;共 40 分)分) 10.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用现代规范 的汉语言文字表达;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0-300 字。 题目: 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共 5 题;共 15 分) 1.【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A “吟唱”的 “吟”应读 yn ,“不期而致”改 为“不期而至”B“孤零零”的 “零”应读 lng ,“闲瑕”改为“闲暇”C“天崖海角”改为“

14、天涯海角”D 正确。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 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解析】【分析】这道题创设了四个富有生活情境的句子,考查的这四个成句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并且 都是容易理解的,仔细分辨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C 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与对应的语境不符。A、B、D 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 3.【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方法。B 该项只是两种纹路的比较,不是比喻。A、C、D 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15、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D 该句正确的翻译应为“终于没能找到”。A、B、C 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 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5.【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常见的 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成分残缺;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搭配不当。A 项应为“建 立和完善”;B 项“培养水平”搭配不当;C 正确。D 项应删掉“使”。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 句时要对症下药。 二、按照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填空。(共 7 分) 6.【解析】【分析】本题在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正确书写,尤其是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