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951806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42编号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姓名:张立超 学号:120314060 年级:12 级教育学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 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在一定环 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 (2)学习环境的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3)教师角色: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定义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2、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 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一种教学过程的结 构形式。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一)支架式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 (DGX)的有关文件,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 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 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 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 入。 ”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 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 对于所要解决

3、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 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 区” 。 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 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 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之 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 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 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 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 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 化比

4、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过程中的脚手架。如 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 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 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 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 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 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 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 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

5、序排列。 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 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 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 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 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 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 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 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 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 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6、。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 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自主学习能力; 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 建构。 (二)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 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 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 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 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 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

7、让学 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 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 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 “锚” ),所以有时也被称为 “实例式教学” 或 “基于问题的教学” 。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 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 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 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 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

8、何去解决面 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 要搜集哪一类资料、 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 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1)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 容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 单); 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 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 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 修正, 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 题,学习过程

9、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 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 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 的表现即可。 (三)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 分支 “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这种理 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 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 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 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

10、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 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 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 在此 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 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 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 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 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 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

11、2)要注意建立学生的 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 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 “你怎么知道这 是正确的?” “这是为什么?”等等);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 “请对 A 与 B 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 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 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 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 支

12、架式教学中相同。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既有 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 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 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 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 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方法 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 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程。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教学坏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

1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5、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 目标) (二)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1、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景设计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设计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强化练习设计 2、 (1)分析教学目标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4)设计学习任务 (5)学习情境设计 (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9)管理与帮助设计 (10) 总结与强化设计 (11)教学评价 (本讲只是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简单介绍,不够严密和 完整,欢迎指正和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