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941913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3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股票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股票 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股票 基本分析之财务操纵案例 据以确定虚拟会计实体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按照会计常识,只要 是可以辨认的资产都能够从总资产中剥离出来单独计价,但是总资产 的盈利能力却不是各单项资产盈利能力的简单相加。这种从总资产中 剥离部分资产,并模拟计算其营业收入和费用,再据以确定该部分剥 离资产产生的盈利的方法,不仅违背了会计实体和会计期间的基本假 设,而且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包装提高了许多机会。1997 年新上市的公司, 其招股书披露的前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 40以 上,个别公司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 100以上。形成鲜明对 照的

2、是,同期全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不足 7。由于上 市前的过度包装,导致上市后公司必须在提高净利润和降低净资产两 个方面进行利润操纵,以使上市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会比上市前陡然 降低。 二、利润操纵的案例分析二、利润操纵的案例分析 1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的案例分析1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的案例分析 提 前 确 认 营 业 收 入 的 情 况 多 见 于 房 地 产 业 上 市 公 司 或 上 市 公 司 控 股 的房地产业子公司。 L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L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1994 年销售英达花园以售楼合同金额及其相应的成本入 帐, 与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对销售收入确认的规

3、定不相一致, 其销售收入 27.85 元,及相应成本人民币 4 元列示于后附的合并会计 报表中。 ” 点评:点评:根据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房地产的销售应在办 理相应的产权移交手续,开具发票或结算单后方能确认为销售收入。 房地产的开发周期往往需要几年,按照确认营业收入的会计理论,房 地产企业在预售房屋或签定售楼合同后,按工程进度确认销售收入和 与之相对应的销售成本也不无道理。现行制度的规定过于严厉,但 L 公司以售楼合同金额确认为当年销售收入的做法似乎也不够谨慎,毕 竟合同义务的履行还刚刚开始,如果将售楼合同金额按施工进度分期 确认为销售收入好象还说得过去。 至少从推迟交纳所得税的角

4、度来说, 按 现 行 制 度 在 产 权 移 交 并 开 具 发 票 后 确 认 销 售 收 入 似 乎 也 是 对 公 司 有利的。 以 L 公司为例,1994 年以英达花园售楼合同金额及其相应的成本入 帐,导致利润增加 3.85 元(27.854) ,按 L 公司适用所得税率 15 计,1994 年将为此多缴纳所得税 620 万元。 L 公司显然不会不知道推迟缴纳所得税百万元的好处,并且甘冒被注 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风险,L 公司坚持按售楼合同金额确认 1994 年的销售收入一定有难言的苦衷。 H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H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经查,贵公司于 1995 年将业

5、已出租给某公司之物业出售 给另一公司,1995 年获销售收入 4100 万元。 ” 点评:点评:未等出租物业到期,便匆匆忙忙出售给另一公司,销售收入 4100 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 10013.6 万元的 41,H 公司之匠心由此 可见一斑。 J 公司被出具的说明意见J 公司被出具的说明意见 该意见称:“贵公司将南澳县国土局出让给贵公司的部分土地使用权 转让给深圳辉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鸿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和南澳国土开发总公司。根据深圳市华商律师事务所于 1995 年 4 月 18 日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贵公司尚应完善有关的法律手续。 ” 点评:点评:J 公司将 1995 年 4 月 18

6、 日尚未办完法律手续的转让收入计入 1994 年损益表,是否有点太早? T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T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贵公司 1996 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中计有.00 元人民币及 相应的主营利润计 453901.04 元人民币,系贵公司在 1996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开具销售发票,而于 1997 年 1 月 15 日之前办理产品出库 手续。 ” 点评:点评:销售实现在 1996 年,产品出库却在 1997 年,时间虽相差只 有 15 天,却跨越两个会计年度,看来无需注解,已能知道其中奥秘。 X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X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1995 年贵公司

7、按债务重整方案,以拥有的在建楼宇华乐 大厦中的部分产权计人民币 9.60 元,抵偿所欠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 圳市分行人民币 23.22 元的债务,由此产生利润人民币 83.62 元。后 又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人民币 23.22 元购回相同产权。我们认为 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和中国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不一致。鉴于上 述情况, 我们对后附会计报表的比较数字, 即相关的经营所得的利润、 所得税、固定资产、可分配利润、股东权益及 1996 年度的固定资产、 可分配利润、股东权益不能确定。 ” 点评:点评:X 公司保留意见中所披露的问题过于复杂,我们作一解释: 1X 公司拥有在建楼宇华乐大厦的部分产权,

8、该产权的帐面价值为 9.60 元。 2X 公司欠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债务为 23.22 元。 3X 公司以帐面价值仅 9.60 元的资产抵偿 23.22 元的债务,并将差 额 83.62 元作为利润入帐。 4X 公司后来又以 23.22 元的现金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购回上述 产权,并将上述产权列作 X 公司固定资产。 X 公司的会计师十分聪明,他首先创造了一笔交易:以一项资产抵偿 5 倍于该项资产帐面价值的债务,交易的结果当然是公司获得了 1.35 亿元的利润。然后他又制造了一笔交易:以相当于原来所欠债务的金 额向债权人买回抵偿债务的那项资产,交易的结果当然是债权人全部 收回了借款。最后他又以

9、 1.66 亿元的价值将原来只值 3000 多万元的 在建楼宇的产权作为 X 公司的固定资产入帐。上述交易的结果是债权 人和债务人皆大欢喜:债权人如数收回全部借款,而债务人则获得了 1.35 亿元的帐面利润。本来一项很简单的偿还欠款的交易,经过精心 包装后竟然会产生巨额利润,堪称财务包装的杰作。也许是会计师自 己也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于是 1996 年(即次年)又将原值 1.66 亿元 的固定资产调低为 1.33 亿元。 2推迟确认本期费用2推迟确认本期费用 与提前确认营业收入一样,推迟确认本期费用同样具有增加本期利润 的作用。 S 公司被出具的说明意见S 公司被出具的说明意见 该意见称:“百大

10、宾馆已经使用的空调系统.29 元和客房、餐厅装潢费 375164.37 元,仍列在建工程。 ” 点评:点评: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建工程完工后应立即转入“固定资产” 帐户,并从转入之日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S 公司的做法显然是推迟 确认本期费用,并导致本期利润相应增加。 B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B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1995 年二电炉分厂因设备故障而停产发生的费用.06 元, 历史遗留的工程设备大修理支出.75 元,列入待摊费用和其他应收款, 未计入当年损益。 ” 点评:点评:上述两项费用如在本期确认,将会使税前利润因此减少 6.81 元。B 公司 1995 年利润总额为 637

11、5 万元,上述两项费用推迟确认致 使 1995 年利润增加 1447 万元,占利润总额的 22.7。 Z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Z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 意 见 称 : “ 1995 年 末 , 公 司 资 产 负 债 表 的 存 货 中 , 在 产 品 成 本 为 84.31 元,其中包括在产品定额成本差异 7.52 元。此项差异应在期末 在产品、库存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其中,本期销售 产品成本应负担此项差异额为 7.21 元。贵公司并未就该项差异额作 出记录和反映。我们认为,除存在上述因少转在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影 响本期销售成本少计外” 点 评 :点 评 : 根 据 注 册

12、会 计 师 的 保 留 意 见 , Z 公 司 1995 年 销 售 成 本 少 计 2434 万元,相应地利润多计 2434 万元。经查询 Z 公司 1995 年度损 益表,Z 公司 1995 年度利润总额仅为 436.22 万元,每股净收益仅为 0.0012 元。也就是说,Z 公司如果在产品定额成本差异 2434 万元全 部计入销售成本的话,Z 公司将会出现 1998 万元的年度亏损。通过 财务包装终于 Z 公司免遭亏损,每股净收益虽然只有一厘多,但总比 出现赤字要好。 E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E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公司 1995 年度利息净支出较长短期借款金额及合同规定

13、的利率计算的利息要少 660 万元。 ” 点评:点评:经检索,E 公司 1995 年度利润总额为 858.24 万元,少计利息 费用而导致的利润虚增 660 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 77。 N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N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贵公司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两个科目的使用及其摊销 上不够规范,不符合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影响了经营成果。 ” 点评:点评:据检索:公司被出具有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会计年度,利润总 额 346.82 万元, 仅为上年的 15。 而年末待摊费用余额高达 0.85 元, 年末递延资产余额高达 3.83 元,两项合计占流动资产年末余额的 15 以上。看来,

14、如果 N 公司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两个科目的使用及其 摊销规范一点的话,说不定 N 公司在当年就会出现亏损。 X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X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贵公司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已售罄的怡都大厦成本及华 乐大厦在建成本,因此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计人民币 0.57 元及在建工 程成本 0.57 元。因华乐大厦在建成本尚未核定,故我们不能确认办 理完毕。因此,我们对后附利润表中的销售收入人民币 0.00 元,成 本人民币 9.28 元,及净利润 0.72 元予以保留。 ” 点评:点评:X 公司的会计师把本该在 1996 年确认的成本放到 1995 年,调 整以前年度损益从而增加本年度利

15、润。 上年利润减少本年度利润增加, 还能提高利润增长率。 但是,财务包装毕竟作用有限,推迟确认的费用到下一期仍需确认。 B 公司、E 公司、N 公司和 C 公司虽然在 1995 年免遭亏损厄运,但 1996 年均出现巨额亏损。 3潜亏挂帐的案例分析3潜亏挂帐的案例分析 潜亏挂帐多见于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 ZF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ZF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该意见称:“公司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按二届董事会 23 次会议纪要决定暂挂”。 点评:点评:根据对 ZF 公司 1995 年报的检索结果,上次挂帐的待处理资 产净损失达 1055 万元,系于 19931995 年间形

16、成。公司主营业务 自 1994 年起已出现亏损,1995 年亏损进一步扩大。公司 1994 年利 润总额仅为 919.20 万元,以上资产净损失若在 1994 年度确认,则公 司在 1994 年度就会出现亏损。公司在 1995 年通过对潜亏挂帐以及 后面将要述及的重复计算投资收益等“技术处理”方法,竟然使 1995 年利润总额达到 2875.97 万元,比 1994 年增长 2.2 倍。但 1996 年 却发生亏损 5687.31 万元。 SH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SH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 SH 公司与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发生房地产纠纷,法院终审判决 SH 公司败诉,SH 公司为此须向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赔偿 2786 万元。该 被出具的保留意见称:“公司未将上述终审判决结果计入当期损益, 计影响当年利润 2786 万元。 ” 点评:点评:法院终审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纵然表示不服,也不能因此 而拒不执行终审判决,即使是出于谨慎考虑,亦应将损失计入当年利 润表。SH 公司 1996 年净亏损 7845.60 万元,每股收益0.516 元。 G 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G 公司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