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46939619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三) (五) 综合性-开展实践活动,重视过程体验大语文观提倡联系课堂内外,打破学科界限,沟通学校社会,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打破了语文教学僵死局面,为语文教学注入一泓活水,也为习作教学注入了生机。教材编者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习作的重要意义,在习作3中安排了一次秋游活动: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植物的叶子,建议学生收集各种落叶带回学校与大家一起观察、交流。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学生在大自然中聆听、观察、发现、感受,丰富了积累,开阔了视野,启迪了灵性,培植了情趣,陶冶了情感,此时下笔不愁无话可说。习作6让学生观察图画,想象故事的发展、结果,再写故事

2、。这些都是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看、编、讲、写的系列实践活动,轻松完成习作。(六) 开放性-拓展习作空间,体现习作个性教材的编写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每一次习作都在开拓学生思路,扩大选材范围,鼓励个性化习作上花费了很多心思,既有引导,又具开放性,较好地处理了教和学的矛盾。三、 教学建议(一) 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进入第三学段,教师首先要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上的变化和提高,以免使教学停滞不前,制约学生的发展。但是也应认识到,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需要两年时间逐步达成的,作为起始年级不能一下将

3、目标定得太高,使学生望而却步,削减对习作的兴趣。应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稳定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此外应结合习惯篇;的教材内容,教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常抓不懈,养成良好习惯。(二) 用好教材,体现编者意图;用教材教,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将教材作为一种凭借,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的思路,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甚至适度的改编。应该看到教材不仅为学生的学、也为教师的教拓展了较大的空间,这为教师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提

4、供了可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应在习作教学中加以体现。(三) 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地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探究好在哪里?哪里写得具体?是怎样写的?;通过切身体验,发现总结出习作的方法,建构起自己的思路。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在比较鉴别中进一步落实习作要求。作文的修改也要体现合作互助,将自改、他改、互改有机结合起来,在修改中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还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超越学科和校园的范围,让学生去发现全新的、未知的世界;让他们从注重师生、同学间的合作,到关注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和老师;、小学生看电视情况调查与分析;、金鱼尾巴的作用和再生能力的实验记录;、学校电视台收视情况与改进办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习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