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编号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933013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编号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5编号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5编号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5编号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编号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有限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调节 (1)方式: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来调节 (2)优点: 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走进社会主义一、走进社会主义 (3)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等固有的弊端 (4)仅

2、有市场调节的危害: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 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1)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 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商务 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其原

3、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一一、走进社会主义走进社会主义 (1)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主要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 法律手段:经济法规的制定和执

4、行。 行政手段:行政机关发布的强制性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含义: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的经济。 2.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一)现阶段总体小康的特点:(一)现阶段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二)(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经济持续

5、健康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内涵:(1)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3)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6、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与对外开放与对外开放 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 易的发展

7、,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的一起,促进各国经济合作。 (2)消极影响(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 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这种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三、经济全球化 与对外开放与对外开放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 迎接挑战。 (二)世界贸易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WTO

8、):): 1.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 冲突的场所。 3.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意义: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

9、水平。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如何提高: (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高效安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 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 技、引智有机结合。 三、经济全球化三、经济全球化 (3)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与对外开放与对外开放 (4)必须始终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5)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 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