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6890287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人格的人:孔子论超越的个人人生兼及君子人格及其意义引子:现实人生与超越人生一、作为“仁义道德之师”的君子道德人格二、作为“仁义道德之君”的君子政治人格三、君子与小人及其道德和政治意义四、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在现实人生中,我们关注的是怎样对待我们生活中的遭 遇,是一种当下的、此岸的、具体的人生,超越人生则关注 我们到底在精神层面、在精神价值期望上、在终极人生认识 上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换言之,现实人生显现的是一种 事实化的、实然的人生,超越人生彰显的则是一种价值化的、 应然的人生。在超越的、应然的人生上,孔子在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塑 立过程中建构的是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的“君子理想型态”君子人格必

2、须以在社会机制中担任职务处理公共事务为目 标,同时必须有充分的德性自觉,修养自己并教化百姓,这 样的人生风貌也显现在孔子自己的一生写照中,虽然他为官 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仍不断争取实现抱负的机会,并且对于 已经为官的弟子乂不断地告诫施政的道理,可谓从未放弃对 公众事务的关心。对于自我的修养,孔子即以仁与礼为纲目 的两端,仁是内心丰沛不断的普遍的人性关怀,礼是仁落实 在生活事务的规范原则,仁必落实为礼,唯有在礼的遵守中 那个质朴的仁心才能在人际关系之间获得恰当的份际,当然 在现实事务上因着各种情况的差异与变化,即应有顺应情势 的处理。总之,孔子的仁德与礼治的两端建立了中国传统君 子人格的基本图像,

3、形成最正面最明确的理想人格型态。以下我们以论语为基础来建立对于君子人格的认识。在论语中,君子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仁义道德之君”,如论语-泰伯中的“君子笃于亲,则民义于仁”中的君子之所指;二是“仁义道德之师”,即儒学者认为“生 而知之”的贤能。同时,孔子谈论君子经常是与小人比照起 来说的。所以,我们将对作为道德人格的君子、作为政治人 格的君子以及君子与小人之辨分别述之,并同时对君子人格 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作一些分析。一、作为“仁义道德之师”的君子道德人格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着孔子这样一句话:“君子义 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 把君子的品德综合如上。1、君子义以为质。

4、孔子反复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把利看得很轻,穷不失义,弱不丧志,并把义利之辨看成是君子和 小人的分界线。儒家强调君子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追 求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鄙视那些只顾蝇头小利的人。 重义轻利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贯彻到现实生活和人际关 系中,就是重视道德境界的提高,反对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 求。但这并不是说君子不懂得利与义的关系,一概反对利, 而是强调正当谋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过, 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 下。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一再强调“见利思义”,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

5、不足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甚至“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认为“君子谋道不 谋食”,君子应把弘道作为人生的追求的最高目标,提倡精 神追求重于物质享受。因此,“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要还“博学于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 子认为达到君子境界的子贱和南宫适都是些尚德之人。作为 君子,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从而“修己以安百姓”。2、君子礼以行之。儒家所说的礼,是指作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一套生活 行为准则。守礼,社会才能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局面,实现上下和谐的社

6、会环境。所以,遵守“礼”是君子最首要的要求,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如 果行为处世只知动机上的善意,却不知遵守一个人际互动中 的份际的话,那么在社会活动中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冲突与 争执,这就是不智的行为,孔子警告说:对人恭敬却不重分 寸,就会反而因过度恭敬而举措多余,不必要来礼的时候还 一直多礼,这就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做事谨慎是对的,但是 不重视情境的需要、不知以礼节之,就会反而显得胆小怕事, 令人讨厌。勇于任事是应该的,但是不重视适度的礼节份际, 就会破坏大家共事时的和谐气氛,而显得自己是一个鲁莽无 礼之徒,造成别人做事的麻烦。直爽

7、耿正是对的,但是若不 知道别人的处境,只是一昧地直来直往,那么对于他人的生 存将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使自己非常不受欢迎。所谓“恭而无 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恿,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具体说,君子遵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辞让谦和。论语八侑中子曰:“君子无所争,必 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为人处世方 面,君子与士是这样做的:“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泰而不骄”、“矜而不争”,“切切偲偲,恰恰如也,可 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恪守本份。君子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制的要求,做到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此,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

8、夺也”,可以“固 穷”,能“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是为有礼守节,不 易志;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不出其位”,是为知礼守本,不逾矩。仁德风范。君子有礼,因为他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守仁才能 行之以礼。对于君子之“仁”,孔子有“仁者不忧”的说法。 他认为“内省不疚”,是以“君子不忧不惧”。关于“仁”,这里要特别提出来。因为,君子的追求绝 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仁”做为君子最根本的品 德,它的实质就是爱人,即爱亲人、爱他人、直至爱一草一木、天地万物。行“仁”要从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重兄 长做起,进而推广到他人和社会。所以,君子仅修身是不够 的,还应“修

9、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把仁德推广 于天下,济世安民,实现爱民、惠民、利民、富民的目的。 平时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君 子应具备的品德。一个理想的君子人格的生命写照,是不为谋求自己的生 活利益,而只关心公众事务,并且谨言慎行,希望作为社会 的典范,一切行谊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 标,如其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这就是好学,而 儒者的好学当然就是学仁。孔子乂说,生活中的富贵贫贱都 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仁德的遵从与否,不论在什么样的情 境下,都要以仁德的胸怀来面对世事,这就是儒者对于一个 理想

10、的君子人格的要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 于是,颠沛必于是。”。仁是君子的内在品德,必须要具体 地展现出来,孔子有一段话是赞美子产的君子风范,他说子 产自己的行为恭正有礼,对君王敬重有礼,对百姓的照顾务 使其能有好的生活,在劳动民力的时候,一定是为公益之事 才去役使的,这就是一个良好的担任公职者的行为写照,也 就是一个理想的君子人格应该展现的风范,“子谓子产:有 君子之四道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 使民也义。”。君子是仁德的执着追求者和克己的典范。在儒家道德体

11、系中,仁是最高德目,乂是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界标。孔子 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小人本 性嗜利,根本与仁无缘。君子虽说不一定必然达到这光辉的 顶点,但“君子之行仁也无厌”,能在仁德的追求中锲而不 舍。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于是。”他们善能以身作则,“克己复礼”,严于律己,宽 于待人。这既是仁德的要求之一,也是达到仁的修习途径。 因之,“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修内”而“让 外”,只关注自身德行完善与否,从不在意他人的评论。他 们“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 侧,夫是之谓诚君子。”3、君子孙以出之。孙同逊。君子孙以出

12、之体现在他注重做而不说或先做再 说。子贡问君子时,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此 意。论语中常提到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把“古 者言之不出”归于“耻躬之不逮”,所以君子只会“病无能 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孔子时常提醒有理想的君子在社会实践时的谨言慎行 之道,这是基于他对人性的透彻所亲身体悟出来的,孔子在 这方面的话语不少。“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无道,危行言孙。”如果大环境是可以让我们施展抱负的 话,那么我们立身处事与应

13、对进退就应该更加地谨慎恰当, 务求民众福祉与社会教化双美并行,如果大环境中充满了小 人得志与好人的陷阱的时候,那么立身处事仍然要守道正 直,不可妥协,但是在言诺之际就要非常小心地注意会不会 被人家拿来当话柄而正中下怀了。孔子乂说:“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日。”。社会中是充满 了陷阱的,对于周遭的小人的防范是时刻要注意的,在不好 的时代、不好的国家、组织、机构要小心防范小人的伤害, 在小人面前要注意他的心思欲望所显现的细微的企图,在对 谈之际要注意言语上的谨慎,莫要一时口快得罪小人而遭受 莫大的伤害。孔子乂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 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14、亦不失言。”对于同 守正道的人,该说的话要实时告知,否则对义人不义,你可 能害他作出错误的决策,而对于小人,有些话是不该说的, 你因为谄媚或自保而说了,造成社会的伤害或民众的受害, 那你就很不应该了,有智慧的君子应该不失去结合君子的机 会也不会发生讲错话的情况。 孔子乂说:“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 而言,谓之瞽。”在面对好人的时候,该讲的话就要讲,但 是有几种情况是不适合发生的,在情境上还不到该提的事 情,自己因为爱表现就拼命地谈起,这就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而当事件的进行已经到了该把一些状况让大家知道的时候, 自己乂因为私心想要从中取利而不实时告诉

15、大家,这就犯了 小人隐藏私心的坏心眼的毛病。总之,说话一定要看情势, 因为社会的互动是一个复杂的力与利、公与私、善与恶、功 德与灾祸的场域,有智慧的君子时刻警觉,随时掌握,作为 周围的学习者,就应该更加谨凛,见机观色而动。4、君子信以成之。孔子用“文、行、忠、信”教导学生,他认为“人而无 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粒,小车无机,其何以行之哉? ”, 因此,儒家讲求君子要守信誉。当然守信不是不求变通,应 做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因此“君子贞而不谅”。诚信是君子为人处世的一个根本准则,所谓“信”,就 是信用,即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君子重诺笃信,提倡“言 而有信”,把忠信作为立身之本,“君子不重则不

16、威,学则不固,主忠信”。诚信有二义,一为言行一致,行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二为讲信用,言而有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没有诚信,言行表里不一,为君子所不齿。君子能把握一个“诚”字。中庸说;“诚者,天之 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里说的“诚”含有真实无妄、 坦然无欺、恒久不怠等多种意义,作为道德修习过程中的一 种高级精神境界,是通往圣化之境的捷径。圣人天生至德, 生而有诚,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 中道,圣人也。”君子虽不及圣人生而有诚,但优于小人。 他们能做到“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一心一意地追寻 诚的境界。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 君子只要念念不忘一个“诚”字,就能“尽人之性”,“尽 物之性”,在道德的阶梯上逐步向着圣人靠拢,最终升入圣 化之境。5、君子当自强不息。孔子对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