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6846196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宁县艾滋病综合防治xx年度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摘要】艾滋病作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东宁县虽为低发县,但疫情形势 _,为全面了解我县艾滋病防治开展情况及实际效果,掌握高危人群基本情况和疫情态势,及时制定和调整防治策略和规划,于xx年7月-9月开展了艾滋病、丙肝疫情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危险行为的调查。调查覆盖暗娼、吸毒、城镇、和农村大众、在校青少年四个人群;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了不同的抽样方法;对暗娼、吸毒人群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全部问卷经过系统的核查和数据清理后,合格问卷统一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

2、析。 【关键词】艾滋病 调查 本次调查共获得565个样本,其中暗娼人群样本100人,吸毒人群样本13人,城镇居民251人,在校青少年201人。 一、暗娼人群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暗娼人群样本100人,进行了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均无阳性感染。样本主要中档场所,占100%。 2、人口学特征 调查样本的年龄中位数28岁,最小17岁,最大46岁,未婚者居多,占43%,在婚者占21%,同居者占11%,离异和丧偶者占25%。户籍以本省其他城市为主,占70%,本县占20%;本县乡镇或农村占2%,外省城市乡镇和农村占7%,外省乡镇或农村占1%;在本县居住以3个月以内居多,占32%,3-6个月占

3、21%,6-12个月占12%,1-2年占9%,2年以上占6%;汉族为主占98%,其他民族占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77%,其次为高中或中专占14%,小学文化占9%;82人应答了服务价格问题,服务价格在100元以下者21%,100-200元占55%,200元以上者占12%。 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详见表一 按国家督导评估框架指标计算,调查样本艾滋病知识知识知晓率为95%。 4、艾滋病相关 _情况 调查样本首次 _年龄最小12岁,最大26岁;首次商业 _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 4.1安全套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95人应答了最近一次商业 _安全套使用情况,使用率为97.89%;97人应

4、答了最近一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情况,坚持使用率为84.54%;组间比较,25岁,40%,25岁,占60%。25岁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94%,25岁,100%。 5、综合干预覆盖情况 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框架指标计算,调查样本最近一年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覆盖率为100%。 6、接受检测和检测后结果获得情况 调查样本最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者占95%,知道自己检测结果占95%。 7、讨论 检测结果显示,全县暗娼人群样本无hiv、梅毒、hcv感染,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经过几年的综合防治工作,全县暗娼人群防病知识知晓率近年来有显著提高,并对 _方式产生有益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该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5、到95%;最近一次商业 _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7.89%。 统计结果显示低年龄、底文化暗娼中安全套使用率低于组内高年龄组。 暗娼在商业 _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是84.54%,说明我县艾滋病防治措施在该人群取得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提示我们,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干预工作。 二、吸毒人群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吸毒人群样本13人,看守所占92%。社区样本占8%.13人进行了hiv梅毒、丙肝检测,感染率为0;调查样本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40岁;未婚者居多,占61%;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92%。 2、单项知识知晓情况 2.1 在问卷考察的8项单项知识中以

6、输血传播、共用针具吸毒传播知晓率最高,与性传播有关的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单一性伴与艾滋病预防关系问题以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处于中游水平,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问题知晓率最低。 2.2 综合知识知晓率情况 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框架指标计算,调查样本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 3、共用针具情况 调查对象中,全部是口吸吸毒,未有针吸人员。吸食的毒品以冰毒为主。 4、 _情况 最近一个月 _情况,吸毒人群样本最近一个月有 _的2个,安全套使用率为50%;最近一年有 _者每次都用20%。 5、艾滋病预防干预覆盖情况 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框架指标计算,调查样本最近一年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覆盖率为81%. 6、讨论

7、6.1 调查显示我县吸毒人群以男性为主,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未婚者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吸毒人群样本全部为口吸吸毒。 6.2 检测结果显示吸毒人群中hiv梅毒丙肝感染率较低,然而,行为学调查显示,我县吸毒人员性乱现象严重, _安全性低,说明我县吸毒人群中存在极高的感染与传播疾病的危险。 6.3 调查结果显示,吸毒人群样本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暗娼人群样本,预告干预服务有效提高了吸毒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但对其行为方式无显著影响。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与该人群隐匿性较强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县在该人群开展的工作不够深入。 三、大众人群(城市居民) 1、基本情况251人。 1.1人口学特征 调查

8、样本男女性别为0.92:1;汉族为主,占945,其他民族占6%;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占40.2%,大专及以上占25.9%,初中占31.9%,小学占2.0%,;45%的调查样本务农或工作,29.1%的上学,25.9%的无业。 2、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 2.1单项知识知晓情况 问卷调查的8项单项知识中,对输血传播、共用针具吸毒传播知晓率最高,与性传播有关的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单一性伴与艾滋病预防关系问题以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处于中游水平,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问题知晓率最低。详见表二 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框架指标计算,调查样本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62%。 2.2 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 调查样

9、本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最主要是是电视。其次为宣传材料,宣传广告栏等。详见表三 3、艾滋病相关歧视行为情况 调查样本可以接受同事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比例为70.5%,可以接受家人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比例为77.3%,可以接受同学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比例为85.7%。对身边的同事、家人和孩子同学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都可以接受的比例为54.58%。 4、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对身边感染者病人的接受率高于其他人群,这一结果说明我们针对城乡居民的工作已见成效。 四、校内青少年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在全县两所中学共获得15-24岁校内青少年样本201人,其中普通高

10、中样本占49.8%,职业高中50.2%。 1.1人口学特征 调查样本居住县级以上城市者占90%,居住农村占10%,男女性别比为0.55:1;汉族为主,占96.5%;其他民族占3.5. 2、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 2.1单项知识知晓情况 在问卷调查的8项单项知识中,对输血传播、共用针具吸毒传播知晓率最高,均在90%以上,与性传播有关的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单一性伴与艾滋病预防关系问题以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处于中游水平,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问题知晓率最低。 详见表四 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框架指标计算,调查样本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为87.06%。 2.2艾滋病知识信息获得主要 调查样本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最主要是

11、电视,详见图表5 3、艾滋病相关歧视行为情况 调查样本可以接受家人中的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比例为83.6%,可以接受孩子同学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比例为 85.6%,对身边家人和同学中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都可以接受的比例为76.12%。 4、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校内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可接受程度均低于城市居民,说明尽管我县艾滋病防治知识早已进入学校教材,但学校内开展的防艾教育效果不理想。 五、建议 1、加强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对青少年的教育不能简单化为艾滋病防御手段的宣传,应以性教育为主,紧密结合人生教育、未来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培养其尊重生命的意识、培养其对自己

12、和他人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起作用。 2、继续加强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3、加强对防治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与督导考核 4、提高干预工作的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 5、进一步扩大综合干预的覆盖面,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薄弱环节。 6、切实加强hiv抗体检测和结果告知工作 7、重视流动人群、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8、加强正确求医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化性病诊疗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吴尊友.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xx,22(5):321-322. 2陶小润,张晓菲,刘学真,等.艾滋病防治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xx,21(6):724-726.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